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线性介质F-P干涉仪光束输出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准直光束射入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干涉仪内的光场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非线性介质与光的作用,从F-P干涉仪出射的光束截面上的相移随位置的改变呈一定的分布,进而引起了干涉仪的透射率和输出光束重新分布。当干涉仪两个面的反射系数较大时,输出光束截面出现光强和相移的跃变.这种现象与以前在平面波假设下所得的光强分布所得结论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F-P干涉仪马建国,沈为国(安徽机电学院芜湖241000)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是一种重要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器件,它可以实现一组又亮又细的等倾多光束干涉圆环.我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F-P干涉仪,它是一种集等倾多光束干涉、光电转换、干涉仪动态扫...  相似文献   

3.
刘炎焱  王俊波 《光学学报》1994,14(1):07-111
本文对准直光束射入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干涉仪内的光场分布进行了研究。由于非线性介质与光的作用,从F-P干涉仪出射的光束截面上的相移随位置的改变呈一定的分布,进而引起了干涉义的透射率和输出光束重新分布。当干涉仪两个面的反射系数较大时,输出光束截面出现光强和相移的跃变。这种现象与以前在平面波假设下所得的光强分布所得结论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电化学选择性腐蚀工艺对GaAs衬底蚀孔,在其上获得了大面积具有光滑表面的Ⅱ-Ⅵ族半导体多量子阱外延膜.通过在其表面蒸镀反射膜,制成了高质量的F-P腔,制备出ZnSe-CdZnSe多量子阱F-P腔光双稳器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表面共振增强Raman方法,研究了菌紫质在不同条件下吸附在镀银玻璃上的Raman光谱,结果表明菌紫质吸附在银膜上,代表菌紫质分子循环中间体M412特征谱带的1565cm-1Raman位移明显增强,说明银膜对M412态有一定表面共振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取真空热蒸发镀膜的方法在普通玻璃、毛玻璃、硅片等衬底上镀银膜,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镀银毛玻璃的表面形貌,通过激光散射实验得出毛玻璃的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镀银毛玻璃衬底具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所能探测罗丹明6G的最低浓度为10-10 mol/L.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光束干涉理论,推导出等倾干涉圆环直径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出相邻两等倾干涉圆环的直径的平方差是常数,结果与实验相符合。用 Fabry - Perot 干涉仪观察钠双线的等倾干涉圆环,操作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本文提出一种简捷的调节方法,所测的钠双线波长差值与标准值的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8.
实验发现在保持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不变的条件下,随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和入射角不同,自泵浦相位共轭形成机制在FWM-TIR、FWM-SPB和FWM-TIR与FWM-SPB之间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通常使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时候,由于一般所用光束的会聚程度不大,同时干涉仪本身的各部件的线度也很小,因而干涉场所包容的范围是很狹窄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在一般的学校里所作的那样,只能由个別的学生逐一的去观察这一现象,见图1。我們能不能在較多的学生面前表演这一干涉現象呢?事实說明是可以的。如果我們设法让光束以較大的会聚程度投射到干涉仪上,并且使用較强的光源,那么当光束由干涉仪的两个鏡  相似文献   

10.
邓里文  王恭明 《光学学报》1998,18(11):556-1561
测量了棱镜/LB膜/银膜/空气,棱镜/银膜/空气,棱镜/银膜/空气三种结构在衰减全反射条件下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波由于银膜-空气界面粗糙度而散射以空气中的辐射效率,同时,由散射光强分布计算出表面度粗糙度参数随横向相关长度σ和表面波纹深度δ,再由σ和δ计算出理论辐射效率,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一、引 言 傅里叶变换光谱(FourierTransform Spec-troscopy,简称FTS)是以双光束干涉为基础的一种测量光谱的新方法.仪器的简单结构如图1所示.由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经过双光束干涉仪后,分为两束有一定光程差的相干光束,把它们所产生的干涉图,用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就得到入射光的光谱分布.由于这两束相于光之间的光程差与干涉仪中动镜的运动速度有关,因而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是由动镜运动速度调制的.入射光频率不同,对应的调制频率也不同,所以,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下面简称傅氏仪)是一种调制型的光谱仪器.在傅氏仪中最常用的双光束干涉仪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光束传播方法推导了长程表面等离子激元波产生的二次谐波场强公式,并首次在银膜与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的多层膜结构中观察到长程表面等离子激元波产生的二次谐波增强效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光栅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和初步制备了基于双光栅的等臂和不等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两个衍射光栅分别用作光束分裂器和光束复合器.来自激光器的平行光束透过第一光栅后产生多柬衍射光,等臂干涉仪使用两个平面反射镜反射两束对称衍射光至第二光栅的同一位置并产生完全重合的衍射条纹,即每束衍射光包含两个成分.利用光探测器监测任一束重合的衍射光束,该光束两成分之间的相位差随时间的变化就能够被准确测定.而不等臂干涉仪仅使用一个反射镜反射某一束衍射光并使之与零级光束透过第二光栅后产生完全重合的衍射条纹.通过使用一个厚度为50μm的玻璃片来改变相位差,对不等臂干涉仪的干涉效果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与理论值相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μ-CF_3CO_2)_2Ln(μ-CF_3HCO_2)Al(i-Bu)_2·THFl_2(Ln=Nd,Y)配合物单晶结构的X-射线分析指出,配合物具有中心对称性,配位中心由两个稀土和两个Al离子组成,稀土由两个THF和6个TFA分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盖三棱柱结构,Al由两个TFAG和两个i-Bu配位形成四面体结构。桥连Al与两个稀土的TFA分子的羧基发生歧化加氢,其碳原子由SP ̄2型转变为SP ̄3型.NMR研究表明,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保持了它在单晶中的配位结构,所不同的是两个i-Bu在溶液中有两种异构形成,二者间为慢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F-P滤波窗在半导体光孤子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谱窗滤波法对增益开关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脉冲消啁啾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线性啁啾近似下得到了啁啾光脉冲经F-P后的谱宽表达式,给出了经F-P后光脉冲的宽度、波形以及自相关测量时的波形因子与F-P参数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DSM-LPDF两相湍流模型及旋流两相流动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流体-颗粒速度的拉氏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DF)输运方程出发,用Simonin建议的Langevin模型封闭颗粒所遇到流体瞬时速度的条件期望项,并用Monte Carlo方法直接求解 PDF输运方程,将其和求解流体雷诺应力方程模型的有限差分方法结合,建立了雷诺应力-拉氏PDF(DSM-LPDF,简称DL)两相湍流模型.用此模型模拟了旋流数为0.47的突扩旋流气粒两相流动,并与文献中PDPA实验和用类似于单相流动湍流模型封闭方法的时平均统一二阶矩(USM)模型的预报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佐干涉仪中如存在多光束干涉现象,干涉光强将不再是严格的余弦分布形式.在导出菲佐干涉仪中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将其近似为理想多光束干涉光强公式的条件.推导了对多光束相移干涉图用四幅算法求解的相位计算误差,并据此提出了基于π/4相移平均的多光束干涉相位提取算法:通过采集相移间隔π/4的两组干涉图序列,将两次计...  相似文献   

18.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及其孔隙结构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氮吸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腈(PAN-Polyacrylonitrile)-基活性炭纤维(ACF-Activated Carbon Fiber)的表面和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碳质吸附剂的孔结构复杂性;通过XPS对PAN基ACF的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由SEM对PAN基ACF的表面以及断面的孔隙结构进行直拉观察,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实验发现当光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小时,无论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怎样,擦除光对相位共轭反射率没有影响,同时从上表面可观察到全内反射的光回路,所以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TIR;当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较大时,在一定的入射角和入射位置,擦除光的作用使相位共轭反射率很快减小,表明这时的SPPC的形成机理为FWM-SPB.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使用平面干涉仪检测锥体棱镜直角误差的方法。使用这一检测方法时需要制做一个角度为24.4°的夹具,将被测棱镜放置在夹具之上。这个夹具的作用是,可以使来自干涉仪的标准平行光束(测试光束)由反射面折射入棱镜内,并且垂直于被测直角棱线,经被测直角两个面的反射光仍按原光路返回。当出射光束与干涉仪的标准平行光束(参考光束)重合时产生干涉,实现在平面干涉仪上对锥体棱镜直角误差的测量。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测量准确、计算精度高的特点。适合于对高精度锥体棱镜(α≤3″)直角误差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