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利用清洁工艺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条生产柠檬酸的新工艺,可望有效的解决柠檬酸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合物的再次利用提出了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生产柠檬酸,其收率可从传统的80%提高到89%,产生的污染物可下降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铁(Ⅲ)-柠檬酸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李定(中南工业大学子弟中学长沙410083)关键词铁(Ⅲ)-柠檬酸水溶液,离子平衡,浓度-pH图铁(Ⅲ)和柠檬酸是许多食品和饮料的重要成分,也是血液中的成分之一。据报道 ̄[1],在血浆中含有大约0.1mol·dm ̄(...  相似文献   

3.
以1,3-丁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1,3-丁二醇为核心的柠檬酸-1,3.丁二醇-柠檬酸(cBc)爪状物小分子;再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集团的硬酯酸、十六醇接枝合成了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1,3-丁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六醇(CBC-SH).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CBC和CBC-SH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元素分析确定了CBC和CBC-SH的化学组成依次为C16H22O14和C98H184O15.合成的CBC-SH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将CBC-SH按600μg/g的加剂量添加到不同的轻柴油中,柴油的冷滤点可降低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稀土浓度的镧、钕柠檬酸配合物溶液对纤维素酶水解不同纤维素底物的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用沉淀法分别合成了镧、钕柠檬酸配合物;用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了镧、钕在配合物中的含量;用红外光谱法对镧、钕柠檬酸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DNS试剂法测定了不同稀土浓度的镧、钕柠檬酸配合物溶液对纤维素酶水解不同纤维素底物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柠檬酸中羧基脱去质子后与镧、钕离子配位,在合适浓度时,两个配合物对纤维素酶水解滤纸、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二糖的活性均有最大的激活作用,钕配合物的激活效果好于镧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阻抑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柠檬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在高氯酸介质中柠檬酸能抑制铁(Ⅲ)催化H2O2氧化吡咯红Y的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柠檬酸的动力学荧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2.4μg/mL,检出限为0.05μg/mL。将方法用于汽水中柠檬酸的测定,回收率为97%-106%。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的H-β沸石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程序升温脱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EBA)脱水合成2-乙基蒽醌(EAQ)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柠檬酸改性没有破坏H-β沸石的骨架结构,但其酸量明显减少。柠檬酸浸渍改性后未经水洗的催化剂上有较多的非骨架铝及柠檬酸残留;水洗至中性的催化剂在EBA脱水合成EAO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性能,EBA转化率可高达96.5%,EAO选择性可高达96.0%。  相似文献   

7.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碳纳米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La-Mg型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合成碳纳米管,并通过测定活性镍表面积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柠檬酸浓度及活化温度对碳纳米管生成的影响,TEM测定结果表明,经凝胶自燃烧产生的催化剂,可通过改变柠檬酸的浓度来制得不同粒径的催化剂颗粒,从而获得一定管径的碳纳米管,另外,在500-700℃内,活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只有在较低或较高温度时对活性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echini 方法制备铌酸锂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chini方法,以柠檬酸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配位,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多晶铌酸锂(LiNbO3)薄膜。以13C核磁共振、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提出了一种Nb-柠檬酸配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即柠檬酸作为三齿配体,以端羧基、-OH和中间羧基与Nb离子配位。以TG-DTA对Li-Nb凝胶前驱体的热分解历程进行分析,以拉曼光谱和XRD分析了LiNbO3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相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600 ℃下退火2 h可得到单相多晶LiNbO3薄膜,薄膜表面致密、平整,晶粒的平均尺寸为50 nm。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测定柠檬酸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柠檬酸含量测定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天平、滴定管、标准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柠檬酸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计算得柠檬酸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6%。在柠檬酸含量的测定过程中,滴定管的准确度是影响柠檬酸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维和二维H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柠檬酸稀土、稀土-DTPA配合物与磷脂双分子膜的作用,结果表明L在近生理条件下(PH=7.4)及 柠檬酸配体的磷脂双分子膜体系中,稀土离子首先与柠檬酸体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对磷脂双分子膜的结构影响较小,稀土-DTPA配合物对磷脂双分子膜的结构没有影响这些结果为科学地评价稀土离子进行体内的毒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Mg(OH)2和NaAlO2为原料,采用新原料路线共沉淀法实现了柠檬酸根插层结构LDHs的超分子组装。用XRD、FT-IR、TG-DTA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新原料路线共沉淀法较常用的共沉淀法得到的柠檬酸根插层LDHs结晶度高、晶相单一,客体柠檬酸根在LDHs层间的排列高度有序。  相似文献   

12.
柠檬酸改性Hβ分子筛上的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柠檬酸改性对Hβ分子筛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改性前后催化剂寿命、二异丙苯选择性及其异构体组成分布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及各异构体的分布与催化剂的酸密度和酸强度有关;较高酸密度和酸强度有利于烷基转移反应的进行,但却加快了催化剂的失活。柠檬酸改性处理可调节Hβ分子筛的酸密度和酸强度,改善苯烷基化的催化反应性能。经0.50mol/L的柠檬酸处理后,Hβ催化剂的寿命比原来延长30%,正丙苯的质量分数减少90%。  相似文献   

13.
刘密新  毛丽哈  吴筑平  杨成对 《色谱》1998,16(6):550-551
研究用离子色谱法对电镀抛光液中柠檬酸的测定方法,选择合适的分离条件,使电镀抛光液中磷酸、硫酸和柠檬酸得到很好的分离。研究其它酸对柠檬酸的影响,进行实际电镀抛光液中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反应法和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低温自蔓延燃烧法(简称柠檬酸法)合成了La0.5Sr0.5CoO2.91(LSC)复合氧化物。借助XRD和SEM对不同制备方法合成粉体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相反应法可制得均一钙钛矿结构的LSC氧化物,柠檬酸法除制得LSC氧化物外,还有LaSrCoO4相的生成。柠檬酸-硝酸盐溶胶-凝胶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合成粉体的粒度相对较小。为研究以Ce0.9Gd0.1O1.95(GDC)为电解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性能,将LSC粉体与GDC粉体按6:4(质量比)制备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阴极片。在空气气氛下使用直流四探针法研究了烧结样品300~800℃的电导率,发现由柠檬酸法得到粉体制备的阴极片的电导率值较高。将制备的样品置于马弗炉中800℃条件下烧结800h,比较失效前后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借助XRD,SEM等测试手段分析样品电导率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失效后两种样品的电导率值都有所降低,且样品中都有新相生成,晶体形貌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柠檬酸在D354树脂上的动态交换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下,实验测定了柠檬酸溶液在D354树脂固定床离子交换柱中的穿透曲线,研究了进口浓度、进口流速及柱高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用简单线性推动力模型描述固定床动态过程,考察了轴向返混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从穿透曲线回归得到总传质系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同时还研究了用强酸顶替法洗脱柠檬酸。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铁(Ⅲ)络合物的光致变色现象与柠檬酸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孝Rong 《分析化学》1997,25(2):165-167
报道了柠檬酸铁(Ⅲ)络合物的光致变色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微量柠檬酸(或盐)的测定。在PH1.8-2.5的酸性介质中,柠檬酸与Fe^3+生成的黄色络合物在光照下发生光致变色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表观摩匀吸光系数ε为805Lm.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1。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0mg/L,用此法测定了几种饮料的中的柠檬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柠檬酸法,在加入柠檬酸的同时加入少量有机模板剂(EDTA、熔融的硬脂酸和草酸)作为分散剂,与柠檬酸络合物上多余的羟基形成氢键,使前驱体定向生长,制得了针状、棒状以及纺锤状纳米SrFe12O19粉体,与不加有机模板剂时制得的球状相比,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的。利用XRD﹑IR和TEM等测试手段对煅烧后的纳米SrFe12O19进行表征,并利用VSM对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越大,矫顽力越大。同时对有机模板剂对形貌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镧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柠檬酸镧,探究反应条件对柠檬酸镧产率的影响,得到反应体系p H值4~5之间,柠檬酸与氯化镧的摩尔比1.2∶1,反应体系温度50℃为较优的反应条件。并将合成的柠檬酸镧添加到SBR混炼胶中,研究其对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的柠檬酸镧可使混炼胶的硫化速率t90达到943 s,比未添加柠檬酸镧的快了31 s,当添加量为7.5%时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佳,比未添加相比提高了将近50%。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结构,并采用硫化仪、万能试验机对混炼胶进行硫化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镧可提高混炼胶的硫化性能、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及抗硫化还原性。因此,柠檬酸镧可以作为SBR橡胶硫化剂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9.
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DTA结果表明用柠檬酸作为燃烧剂比用尿素为燃烧剂时进行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少,更易制得纳米级氧化物.利用XRD和TEM表征样品,确定了生产纳米氧化锌粉体的最佳条件:硝酸锌与柠檬酸按9:1.5(物质的量比)形成前驱体,600℃进行反应.得到球形粉体粒径为16.4nm。  相似文献   

20.
苦荞粉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硼酸-柠檬酸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法、氯化铝-乙酸钠法及芦丁法测定苦养粉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芦丁法仅可测定苦荞提取液中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而氯化铝法和硼酸-柠檬酸法无法将黄酮类化合物全部络合,试验选择硝酸铝法作为苦荞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