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2, 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与一水醋酸铜在低热温度下发生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用XRD, IR, ES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反应在50℃进行8h后的固相产物。用电导法研究等温固相反应, 探讨可能的动力学机理, 并计算了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2,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与一水醋酸铜在低热温度下发生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用XRD,IR,ES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反应在50℃进行8h后的固相产物.用电导法研究等温固相反应,探讨可能的动力学机理,并计算了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用恒温电导法研究了Cu(OAc)2·H2O与甘氨酸、丙氨酸在低加热温度条件下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探讨了可能的动力学机理,并计算出两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固相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4.
邻菲咯啉(Phen)与过渡金属离子在液相中的反应速度很快,瞬间即可完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过渡金属氯化物在水溶液中反应时,一般是以水合离子[M(H_2O)_6]~(2+)的形式参加反应。而在固相中参加反应物质的形式是其物质本身的凝聚态分子。因此,尽管是同一反应物,但在固相,液相反应中,参加反应物质的形式不同,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结果。为了比较固、液相反应的差别,寻找固相反应的规律性。我们研究了FeCl2_·4H_2O,CoCl_2·6H_2O,NiCl_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A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了固相产物,其组成分别为Cu(SAPy)2和Cu(SAP),后者为双核结构。通过等温电导法得到固相反应的活化能为:H2SAP(35.25KJ/mol82.31KJ/mol,并初步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草酸铁(Ⅲ)与路易氏碱在氢气氛和氦气氛中的固相反应。结果表明草酸铁与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明显发生固相反应,其产物随温度升高而变化。同时发现α-Fe对草酸钠有催化分解作用,与四硫化钾低于220°C时发生固相反应,生成KFeS2,但只有1/4草酸铁参加了固相反应,反应不完全,对固相反应的机制及反应气氛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铅(Ⅱ)化合物与NaOH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铅(Ⅱ)化合物与NaOH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反应。实验表明:铅(Ⅱ)化合物与NaOH的固相反应与其在溶液中的反应不同。着重研究了Pb(Ac)2·3H2O与NaOH的固相反应,用X衍射、热重、差热等实验手段测定了固相反应的过程及产物。  相似文献   

8.
30℃常压条件下,无水醋酸镍与水杨醛肟发生固-固化学反应,生成反式-水杨醛肟合镍配合物,反应在4h内完成.产率高达99%.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固相产物.用DTA法对比了在非等温条件下的固相反应情况,通过电导法计算出该固相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9.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忻新泉  郑丽敏 《化学通报》1992,(2):23-28,49
一、引言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的是配合物在低热温度(室温—200℃)下的固相反应,它是介于固体化学与配位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近二十年来,一些新技术新学科的兴起,要求越来越多具有特殊性能的固体材料,研究它们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开发应用是固体化学的任务。传统配位化学主要研究溶液中配位化合物的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铁氰化钾在室温下与碘化钾、硫化钾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碘化钾混合后,生成单质碘和亚铁氰化钾,而在溶液中该反应是反方向进行的.实验还发现,在固相下铁氰化钾与还原剂硼氢化钠不反应,而在溶液中,该反应却能进行.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3Fe(CN)~6,K~4Fe(CN)~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3Fe(CN)~6与NaBH~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3Fe(CN)~6与NaBH~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4Fe(CN)~6与K~2S~2O~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3Fe(CN)~6与K~2C~2O~4.H~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2C~2O~4.2H~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2.
贾殿赠  忻新泉 《化学学报》1993,51(4):358-362
本文报道室温固-固相化学反应一步法合成氨基酸铜配合物。trans-Cu(Gly)2.H2O、cis-Cu(GlY)2.H2O、trans-Cu(DL-Ala)2、trans-Cu(DL-Ala)2.H2O、trans-Cu(DL-Val)和trans-Cu(DL-Leu)2, 经元素分析、IR、XRD、DTA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几何构型。并初步讨论了室温固相反应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气相色谱为主要手段, 配合Mossbauer波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草酸铁(III)与硝酸钠在氢气氛中的固相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240℃前两者不发生反应, 草酸铁(III)还原分解; 260-320℃固相间发生强烈氧化还原反应, 大量二氧化碳放出, 并伴有少量氧和一氧化氮, 380℃后, 生成的亚硝酸钠与未反应的硝酸钠在铁(III)化合物作用下, 提前分解, 同时铁(III)化合物转化成γ-Fe2O3.  相似文献   

14.
计国桢  施亦群  蒋锡夔 《化学学报》1988,46(11):1139-1144
利用KINETICS-1计算机程序, 测定了在120-160℃四个温度下对甲氧基三氟苯乙烯与对三氟甲基三氟苯乙烯的交叉和均环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 我们的数据, 特别是与交叉环加成反应的趋向有关的, 并由方程(10)所定义的φ函数值(1.4-1.9)表明, 在电子基取代的和吸电子基取代的三氟苯乙烯之间的交叉环加成反应的过渡态中, 非常可能存在着一个额外的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设计和合成了十个由夹心型金属有机化合物阳离子与金属二硫醇配合物[M(mnt)2]阴离子组成的金属有机盐类化合物:(M'Cp2)[M(mnt)2]或[FeCp(Tol)2][M(mnt)2]其中M=Ni, Pd, Co, Cu或Zn, M'=Fe或Co Cp代表环戊二烯基; Tol代表甲苯; mnt代表, 通过元素分析, IR和NMR对化合物进行表征, 测定了[FeCp(Tol)]2[Ni(mnt)2]的单晶结构。Mossbauer谱和AESR表明(FeCp2)[Ni(mnt)2]是个混合化合物, 提出了该化合物的生成反应机理。测定了所有化合物的固体电导率和部分化合物的固体磁学性质。  相似文献   

16.
陈彬  傅强  赵成大 《化学学报》1990,48(9):856-859
本文对顺-, 反-氟代乙烯基负离子异构化反应的反应途径进行了微观动力学解析。在RHF/4-31G水平上优化求得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平衡几何和总能量, 得到了活化能、反应热、A因子及活化熵等一些物理量, 从反应物到过渡态的振动相关表明: 正则振动模式是各自独立的; 键角H(1)-C-C的伸缩振动模式直接与内禀进动(IRC)相连结。这为模式选择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7.
郑丽敏  忻新泉  梅毓华 《化学学报》1991,49(12):1473-1477
本文用红外、紫外可见漫反射、X射线粉末衍射和四极质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四氰合镍酸钾一水合物与草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的固相反应,发现K~2[Ni(CN)~4].H~2O与一些固体酸在室温下就发生反应,生成Ni(CN)~2.xH~2O,并放出HCN气体。由产物与反应物相对含量大小,得到固体有机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草酸二水合物>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己二酸。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景苏  忻新泉 《化学学报》1995,53(1):26-30
本文提出用反应截面法研究氢氧化铜和α-alaH的室温固相反应,讨论了反应温度及表面状态等影响截面移动的因素, 对表面反应速度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
马思渝  傅孝愿 《化学学报》1994,52(3):217-222
本文用AM1 MO方法和过渡状态理论研究N-4-己烯基硝酮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计算两个平行反应(a, b)的速率常数的比值, 得到与实验吻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还表明, 由于N-5-甲基的电子效应, 使得反应b的活化焓降低, 同时, N-5-甲基引起的构型变化, 使得反应b的活化熵增高(绝对值变小), 这使得K~b/K~a值明显增长, 是区域选择性发生较大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魏坤  李番  陈达 《化学学报》2000,58(1):71-74
依据固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晶Dy~1~-~xSr~xCoO~3~-~y的固相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纳米晶稀土复合氧化物Dy~1~-~xSr~xCoO~3~-~y的固相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反应活化能为120kJ.mol^-^1,从823-973K温度,其反应速率常数在0.302×10^-^6~4.50×10^-^6之间。通过固相反应在700℃获得了粒径在5-15nm的纳米晶粉体,这源于纳米晶的表面和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