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据固相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纳米晶Dy~1~-~xSr~xCoO~3~-~y的固相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纳米晶稀土复合氧化物Dy~1~-~xSr~xCoO~3~-~y的固相反应是扩散控制过程,反应活化能为120kJ.mol^-^1,从823-973K温度,其反应速率常数在0.302×10^-^6~4.50×10^-^6之间。通过固相反应在700℃获得了粒径在5-15nm的纳米晶粉体,这源于纳米晶的表面和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魏坤  彭珊珊  石燕 《化学学报》1998,56(8):780-784
研究了纳晶氧化物Dy~1~-~xSr~xCoO~3~-~y(x=0.6)的等温烧结动力学,计算了烧结激活能, 结果表明: 在烧结初期, 致密化机制主要为蒸发-凝聚传质; 在烧结中期, 致密化机制转为晶界控制。烧结过程的激活能为5.255×10^4J·mol^-^1。较小的激活能体现了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快速运动的晶界, 导致晶界与气孔的运动速度不匹配, 造成纳晶氧化物密度低, 最终形成纳米海绵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纳晶氧化物Dy~1~-~xSr~xCoO~3~-~y(x=0.6)的等温烧结动力学,计算了烧结激活能, 结果表明: 在烧结初期, 致密化机制主要为蒸发-凝聚传质; 在烧结中期, 致密化机制转为晶界控制。烧结过程的激活能为5.255×10^4J·mol^-^1。较小的激活能体现了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快速运动的晶界, 导致晶界与气孔的运动速度不匹配, 造成纳晶氧化物密度低, 最终形成纳米海绵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湿化学法制得Zr(OH)4和Dy(OH)3的共沉淀为前驱体, 在碱性介质(pH=7.60~13.89)中用水热法合成了ZrO2-10% Dy2O3(摩尔分数)立方相纳米晶. 研究发现, 纳米晶粒径随着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纳米晶粒径随着水热反应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将ZrO2-10% Dy2O3纳米晶在1400 ℃下烧结制得了致密的固体电解质陶瓷样品, 比通常高温固相反应法采用的烧结温度(>1550 ℃)降低了150 ℃以上. 还用交流阻抗谱法及氧浓差电池法研究了ZrO2-10% Dy2O3陶瓷样品在600~1000 ℃下的离子导电特性. 结果表明, 该陶瓷样品在600~1000 ℃下氧离子迁移数为1, 氧离子电导率的最大值为2.2×10-2 S·cm-1, 是一个优良的氧离子导体.  相似文献   

5.
两个新颖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及三价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热固相反应,我们合成了蝶型簇合物[MoOS~3Cu~2(PPh~3)~2(Py)~2](1),该簇合物与PPh~3反应,可以得到另一个新的簇合物[MoOS~3Cu~2(PPh~3)~3(Ph)](2)。使用Z-扫描方法测试这两个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它们都有较强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质,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分别是1.5×10^-^1^1mW^-^1和3.3×10^-^1^0mW^-^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双拄碳纤维微电极的研究及应用,分别用循环伏安法,计市电流法考察了该电极的性能,并用实验验证了双微电极的稳态电流理论公式,探讨了理论曲线与结果偏离的原因,采用发生一收集模式,提出间接测定维生素B~1的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维生素B~1的检测限为1.0×10^-^6mol.dm^-^3,线性范围为7.5 ×10^-^6-7.5×10^-^4mol.dm^-^3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快速制备了可重复性良好的NaYF_4:Dy~(3+)样品,研究了一系列反应参数对NaYF_4:Dy~(3+)晶相、形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反应时间长短并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光谱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Dy~(3+)掺杂浓度的增加并未改变样品晶相、形貌和尺寸,但发光强度发生改变,发光强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当Dy~(3+)掺杂浓度(物质的量分数)为1%时发光强度最强。根据具体的理论依据获得的电多极相互作用指数为6,表明Dy~(3+)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量对NaYF_4:Dy~(3+)晶相的影响。当使用柠檬酸钠和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可制备得到六方相NaYF_4:Dy~(3+)。增加柠檬酸钠和CTAB的量,样品晶相未发生改变。使用EDTA-2Na作为表面活性剂时,随着EDTA-2Na量的不断增加发生从六方相到立方相晶相的转变。3种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不断增加后样品均出现尺寸减小现象。合成的一系列NaYF_4:Dy~(3+)荧光粉均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出现Dy~(3+)特征峰。蓝光发射中心为479 nm,对应于Dy~(3+)的4F9/2→6H15/2跃迁;绿光发射中心为572nm,对应于Dy~(3+)的4F9/2→6H13/2跃迁,样品可实现蓝、绿发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敏化和猝灭同时偶合在同一体系中的敏化/猝灭室温磷光新方法。体系中, CTAB胶束一方面增强α-溴代萘的室温磷光发射、α-溴代萘和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效率, 另一方面起到猝灭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发射的室温磷光的作用。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反应由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限制,求得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常数为1.76×10^9(mol.dm^-^3)^-^1s^-^1, 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常数为7.82×10^7(mol.dm^-^3)^-^1s^-^1。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 实现了猝灭法测定联乙酰,检测限达2.8×10^-^8mol.dm^-^3。  相似文献   

9.
用滴定量热法分别建立了滴定期和停滴反应期单底物酶促反应热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两种模型,可由一次实验的滴定量热曲线同时解析出单底物酶促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H~m)和动力学参数(K~m和k~2)。用滴定量热法研究了一个经典的单底物酶促反应---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动力学,由滴定期和停滴反应期热动力学模型解析出在298.15K和pH=7.0时该反应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5.41±0.24)×10^-^3和(5.43±0.21)×10^-^3mol.L^-^1,酶转换数k~2分别为(3.58±0.33)×10^3和(3.60±0.41)×10^3s^-^1,摩尔反应焓为(-86.75±0.88)kJ.mol^-^1,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分析胺液中的热稳态盐离子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离子色谱(IC)法测定脱硫胺液中热稳态盐(HSS)离子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萃取上样量、流速、解吸溶剂等条件。Cl-、2-4SO、SCN-、HCOO-、H3CCOO-和H3CH2CCOO-的检出限为0.02×10-6(w),0.1×10-6(w),0.4×10-6(w),0.002×10-6(w),0.15×10-6(w),0.4×10-6(w),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2%~7.6%。同时建立了离子交换-容量法分析胺液中的热稳态盐分析方法,对离子交换和固相萃取两种处理样品的方法进行了对比,SPE法检出限低而且重复性好。采用SPE-IC和离子交换-容量法,对实际胺液样品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胺液中HSS的含量大于1%时,采用容量法简单快速;当HSS的含量小于1%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提出使用luminol-K7[Cu(IO6)2]-KOH化学发光体系,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进行多羟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基于多羟基化合物能增强luminol与K7[Cu(IO6)2]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 且浓度与增强作用的大小呈线性关系。利用该法进行尿酸的测定, 发现尿酸在2×10^-^8~1×10^-^6g/mL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7.2×10^-^9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2.04%。  相似文献   

12.
十聚钨酸/聚乙烯醇导电膜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发现粉状白钨酸在聚乙烯醇(PVA)或其它高分子水溶液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可以得到稳定的十聚钨酸溶液,并进而得到含十聚钨酸的高分子薄膜。通过光谱鉴定和组成分析,证明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十聚钨酸能以固态形式存在,而且这是首例十聚钨酸/高分子复合物,并且还研究了组成、湿度、光致变色对复合物薄膜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β-CD-Shiff碱铜(Ⅱ)配合物模拟酶催化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波  刘阳  梁芳珍  陈德展  孙天麟 《化学学报》2000,58(8):1031-1036
合成了Shiff碱2-羟基-1-萘醛缩-2-氨基噻唑(HNATS)及其铜配合物,发现配合物Cu(Ⅱ)-(HNATS)~2具有显著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可催化H~2O~2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2,4-二氯苯酚偶联反应。研究了β-环糊精对模拟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机理,考察了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建立了新的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5.0×10^-^4mol/L,检出限为5.0×10^-^6mol/L。方法用于测定人体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新型分子铁磁体: 氰根桥联的铜(II)-铁(III)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和表征了一个新的分子磁体,氰根桥联的杂化型异金属配合物[Cu(en)]~3[Fe(CN)~6]~2.3H~O(en为乙二胺)。变温磁化率、零场冷却磁化强度(ZFCM)、场冷却磁化强度(FCM)和磁滞回线测量表明铜铁离子间存在着铁磁性相互作用,其铁磁相变温度为T~c=11.0K,矫顽力为20×10^-^4T,剩磁为1.70×10^-^1cm^3.mol^-^1.T。该化合物为杂化型铜(II)-铁(III)普鲁士蓝类中具有铁磁相变温度的首例。  相似文献   

15.
徐葆裕  胡建勋  郑成法 《化学学报》1997,55(10):979-982
研究了UF6+HX(HX=HCl, HBr和HI)反应动力学, 结果显示,UF6+HX反应速率随着HCl-HBr-HI次序增加, 在室温下它们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32×10^-^6, 6.43×10^-^4, 5.89×10^-^3s^-^1.Pa^-^1。UF6+HCl和UF6+HB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29和4.18kj/mol。以上反应速率依次增加, 表出活化能依次减小的趋向与HX的键能以HCl-HBr-HI次序减小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赵新华  毛希安  吴萍 《化学学报》1998,56(10):994-998
首次在室温下测定了^1^7^1Yb在YbCl~2中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各向异性、自旋-晶格弛豫时间、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各向异性,计算出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根据TMS(^1H)的绝对屏蔽常数,计算了^1^7^1Yb在YbCl~2和在AYbI~3(A=K,Rb,Cs)中的平均绝对屏蔽常数(σ~i~s~o),逆磁绝对屏蔽常数(σ~i~s~o^d)和顺磁绝对屏蔽常数(-σ~i~s~o^p),并且对^1^7^1Yb的各项屏蔽常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滴定量热法分别建立了滴定期和停滴反应期单底物酶促反应热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两种模型,可由一次实验的滴定量热曲线同时解析出单底物酶促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H~m)和动力学参数(K~m和k~2)。用滴定量热法研究了一个经典的单底物酶促反应---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动力学,由滴定期和停滴反应期热动力学模型解析出在298.15K和pH=7.0时该反应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5.41±0.24)×10^-^3和(5.43±0.21)×10^-^3mol.L^-^1,酶转换数k~2分别为(3.58±0.33)×10^3和(3.60±0.41)×10^3s^-^1,摩尔反应焓为(-86.75±0.88)kJ.mol^-^1,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毕树平  陈刚  刘剑  邹公伟  干宁 《化学学报》2000,58(5):494-499
利用吸附的方法在热解石墨电极上制得邻苯二酚紫(PCV)修饰电极。在NH~3.H~2O-NH~4Cl底液(pH8.5)中,该电极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其示差脉冲氧化峰电位为E~p~a=+80mV。对铝进行检测,只是峰电流降低,而峰电位不变,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与铝浓度在1×10^-^8-1×10^-^7mol.dm^-^3和1×10^-^7-1×10^-^6mol.dm^-^3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为5×10^-^9mol.dm^-^3,标准偏差为5.0%(4×10^-^8mol.dm^-^3Al,n=8),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研究后认为:(1)PCV修饰电极表面是PCV单分子层吸附,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2)铝与PCV在电极表面形成一1:3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修饰电极上本身没有电化学活性,仅覆盖住原有的PCV电活性点,从而使峰电流降低,而峰电位没有变化;因此,在有铝和无铝时,电极过程没有变化,都对应于PCV的电化学行为。我们用电化学方法、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此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