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申虹  何国柱 《中国物理 C》1993,17(2):161-165
本文提出了垒下熔合中α转移的分子轨道理论,以解释垒下熔合截面增加现象.由α转移导出的分子势是引起这一截面增加的原因.应用这一理论计算了24Mg+32S的熔合截面,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质子散射作为手段对16O的α粒子结构模型进行了检验.基于4α结构模型,对跨度整个中能区的质子与16O核的弹性角分布进行了无自由参数的计算.理论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用于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微波电子枪注入器的α磁铁的物理参数和物理设计,并报告了磁场测量的结果:好场区范围13.3cm;场梯度均匀度1.5%.经模拟计算和束流实验证明,这块α铁的设计和制造满足了微波电子枪高亮度注入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整个中能区的质子总截面和朝前散射振幅作为手段,对原子核12C和16O的α粒子结构模型进行了检验.讨论了4He的总截面.结果是对12C和16O的α粒子结构观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了一种n与α相互作用的等效两体可分离势,并给出了n-α散射的S1/2,P1/2,P3/2分波相移对入射中子动能的解析表达式.用它计算各种动能的中子微分截面和极化都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与20MeV以下的中子散射实验数据作了比较,它们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氘氚燃烧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内扭曲模稳定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聚变α粒子对内扭曲模的稳定作用。去稳作用来自等离子体比压值,稳定化效应来自离子反磁漂移及α粒子的零频率稳定化,两种对抗效应均随等离子体参数变化。对一种具体的燃烧等离子体方案,内扭曲模增长率将是等离子体温度的函数。磁轴处α粒子的密度由聚变反应率及α粒子的慢化率确定。以CIT的设计为例,分析了内扭曲模的稳定化区域及激发阈值,这些结果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α-BeH2的结构、电子和光学性质.基态下,α-BeH2晶格常数a和体积弹性模量B0计算值与实验值及其它理论值一致.根据能带理论研究了α-BeH2基态下的能带结构、总态密度(DOS)和分波态密度(PDOS).经过分析发现α-BeH2为直接能隙半导体材料,能隙为5.44eV,与文献相比,本文计算的结果偏低,这主要是利用第一性原理中的局域密度近似(LAD)或广义梯度近似(GGA)交换关联能函数计算材料的带隙宽度或者磁耦合的理论结果均会偏低.通过对基态α-BeH2的Mulliken电荷分布和集居数的分析发现:α-BeH2属于离子键和共价键所形成的混合键化合物;α-BeH2的电荷总数分别来源于H1s轨道,Be2s和2p轨道.同时本文还分析研究了α-BeH2的光学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复折射率、反射系数和能量损失等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简化的j-j耦合双能级成对力模型,得到了中重核基态α转移率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类似于对转移,单个不成对核子对α转移有阻塞效应,这与已有的实验事实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结团模型(clustermodel)计算了从10752Te到292116共443个核素α衰变的半衰期,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显示了结团模型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研究原子核α衰变的性质。同时研究了Bi同位素链上奇A核α衰变的半衰期,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的偏差一般在3倍以内,进而对实验上未知α衰变半衰期的原子核的性质进行了预言。这有助于将来在实验室探测与鉴别这些原子核以及研究它们的α衰变性质。理论与实验的比较将加深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托卡马克中α粒子的新经典输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不可逆熵生产率的变分原理导出托卡马克中α粒子的新经典输运理论,求得普遍情况下高能α粒子的新经典粒子通量、能量通量和电流通量。所求出的α粒子自举电流和α粒子通量中的Ware通量比过去的结果大δ~(-1)(δ为逆纵横比)倍,而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基于两体碰撞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α粒子轰击固体靶的位移原子深度分布,并分析了位移原子深度分布与固体中能量沉积的关系。文中给出入射α粒子能量、入射角及靶材料的改变对位移原子深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位移原子数与轰击离子在靶中的弹性能量损失密切相关。聚变α粒子在SiC中产生的位移损伤远小于它在不锈钢材料中的位移损伤。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6Mg离子束轰击243Am靶, 产生了新同位素265Bh.实验中用氦喷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 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通过观测265Bh与它的衰变子核261Db及257Lr之间的α衰变的关联, 实现了对新核素的鉴别.实验测得265Bh的α衰变能量为(9.24±0.05) MeV, 半衰期为0.94+0.70 -0.31 s.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假设高能α粒子遵从慢化分布的基础上,对慢化分布作多级麦氏分布经验近似,从而借助已有的麦氏分布的介电张量给出了慢化分布的介电张量,并用它来研究高能α粒子对离子回旋频率范围的快波传播和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α粒子激励下氩激发态光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安培  朱正和 《光学学报》1993,13(4):94-298
用自制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测定了氩在α粒子激励下的发射光谱.在 300~600 nm范围,认证得到4条 Arl,24条 ArⅡ1条ArⅢ谱线.实验研究了谱线强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经初步统计分析,提出在472.8 nm,487.9nm等谱线上实现核泵浦激光振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双声道波导中低频环境噪声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北极冰下双声道波导的噪声分布特性研究,采用垂直阵对双声道波导内的噪声场进行了观测,北极冰下噪声物理模型使用混合加性噪声模型描述,统计分布模型使用α稳定分布描述.并将噪声划分为3个频段,按噪声来源分为背景噪声、冲击噪声以及航船噪声3种场景,分析其统计特性,给出了直方图统计、核函数估计与正态分布的比较结果,α稳定分布参数估计结果,峰度与偏度的计算结果以及累积分布函数检验结果。经分析讨论,给出结论:双声道波导中的噪声统计分布可用α稳定分布来描述,但上下表面声道的分布参数具有明显差别,上表面波导背景噪声明显偏离高斯分布而下表面声道的背景噪声接近于高斯分布;上下表面声道中不同频带的噪声分布差异也很明显,其中2~30 Hz差异性最大,30~100 Hz差异性较大,而100~500 Hz差异性相对较小,并且可以认为是对称α稳定分布.此外,上下表面声道中不同频带噪声α稳定特征参数变化也存在差异,上表面波导受冲击噪声影响α值变大,拖尾变薄;而下表面波导受冲击噪声影响α值则会变小,拖尾变重。   相似文献   

16.
简单回顾了超重核的理论研究现状,讨论了形变对长寿命重核α衰变半衰期的影响。分析了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的有效范围。强调了α衰变、结团放射性和自发裂变中应保持宇称守恒。提出了一些新观点。Status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n superheavy nuclei is simply reviewed.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uclear deformation on half lives of α decay forlong lifetime nuclei beyond 208Pb. The range of the validity of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model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onservation of parity in α decay, cluster radioactivity, and spontaneous fission of nuclei is stressed. New views on the properties of superheavy nuclei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α-Fe纳米线阵列膜磁各向异性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成伟  彭勇  潘善林  张浩力  力虎林 《物理学报》1999,48(11):2146-2150
在具有纳米级孔洞的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用电沉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α-Fe纳米线有序阵列组装膜.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穆斯堡尔谱仪(M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MS)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TEM和电子衍射的结果显示,阵列中的纳米线均匀有序,彼此独立,由一串α-Fe单晶磁性颗粒构成.VSM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纳米阵列结构具有高度垂直磁各向异性.当外磁场垂直磁化时,磁滞回线具有很高矩形比(0.98)和矫顽力(1.76×105A/m).尤其MS的测试结果显示,阵列中的每根纳米线的总磁矩都沿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赵小明  孙承纬  孙奇志  贾月松  秦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12):125002-1-125002-8
基于一维弹塑性磁流体力学程序(SSS-MHD),研究了反场构型(FRC)等离子体靶在磁驱动固体套筒压缩过程中强磁场对α粒子能量约束效应,分析了α粒子的非局域和局域自加热对FRC等离子靶压缩峰值温度的影响,以及α粒子能量在整个压缩过程中端部损失效应。等离子体部分采用多温单流体的模型,能量的计算中引入了DT离子、电子及α粒子多成分温度的能量方程,同时考虑了等离子体压缩过程热平衡下的核反应和非局域自加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磁化靶聚变等离子体在压缩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持刚性转子的靶结构,压缩过程形成的强磁场能够将α粒子的能量约束在O点附近的区域,有利于等离子体靶的点火及燃烧;α粒子对等离子体的自加热效应主要集中在等离子体电流中心区,而非等离子体中心轴处;α粒子对DT等离子体局域和非局域自加热过程存在差异,局域自加热过程的功率大于非局域自加热过程的功率,FRC等离子靶压缩峰值状态温度相差0.5倍。在反场构型的刮离层区,α粒子的能量端部损失在FRC等离子体靶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中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夏海瑞  李丽霞  陈晨  秦自楷 《物理学报》1993,42(11):1793-1799
依据P3121(D34)空间群的对称性,认为α石英晶体的元胞包含6个SiO2分子,某元胞常数应为c=1.0788nm,α=0.4904nm。同时,用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在能量高达72MeV的~(12)C轰击~(115)In(Z=49)的反应中,使用核化学技术测量了~8Be和α转移的余核碘(Z=53)和锑(Z=51)同位素的激发函数和角分布.用简单的运动学方法分析了余核角分布后指出,碘同位素来自三种不同的反应机制,即复合核蒸发α,强阻尼的非完全熔合以及不完全动量转移的裂开-熔合过程.在入射能量约70MeV时,后两个过程(或统称为~8Be转移)的截面为100多毫巴,显著大于根据锑同位素截面导出的大约17毫巴的α转移反应截面.实验结果和类似反应中测量出射α粒子得到的结论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