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成果通常具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数学家构建数学思想、发现数学定理时的原始形态.其次是公开发表,写在论文里、教科书里的学术形态.最后,则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课的教育形态.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数学家H·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1908-1990)有一句名言:“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Freudenthal,Hans.1983.D idacticalPhenomenology ofMathematical Structures.Dordrecht:Reidel.P.9)事实上,教科…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组织的,是形式化了的东西,因而掩去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数学发现前的发明创造的火热思考丢在了一边.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这样描述:"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把求解的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王跃红 《数学通报》2006,45(3):16-19
形式化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连最简单的2 3也已经具有显著的形式化特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国的数学教育历程和现实已经显示出,把握数学教育中数学形式化的适度性是一项有颇具难度的工作.要有效地改进这  相似文献   

4.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兰登塔尔曾说:"从来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会像当初被发现时那样付诸文字,一旦问题解决了,思考的程序便颠倒过来,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纵观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数学试题,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强烈的新课程理念,既让人感到试题的"美丽和谐",又富有新颖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老先生曾把数学形象地形容为"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只有经历过"火热思考"的数学学习者,才能感受到数学那种非同寻常的"冰冷美丽".笔者常想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向学生传递有价值的数学,这些年尝试过数学写作,想依托数学写作学校联盟平台,通过论文写作让学生体验不一样、全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激活学生乐于思考的基因,培养有探索精神,有钻研能力的学生.也尝试过搜集各种字  相似文献   

6.
"超预期思路"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价值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这一建设性方向的首要表征在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一种教育理念从理论宣言的层面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不起眼的教学细节往往正是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绝好素材 ,但它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对待学生数学解题活动中的“超预期思路” ,即属于这样一种情况 .为使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得到有效的张扬 ,本文旨在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作些探讨和分析 .1 “预期思路”与“超预期思路”就一般的解题教学而言 ,教师总是先由自己的解题活动达到对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 :“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应用题是指有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 ,与纯数学问题不同 ,其文字叙述较长 ,数量关系不明显 .因此 ,面对一大堆非形式化的材料 ,很多学生常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 .例如1 995年高考的淡水鱼养殖题和 1 996年的耕地减少题 ,考生得分率都很低 .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是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 ,缺乏解决数学应用题的一般策略 .下面 ,结合一个应用题的教学 (初中三年级 )介绍笔者的做法 .第一次活动问题 1…  相似文献   

8.
青年数学教师的"充水"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春 《数学通报》2003,(2):F002-F002
初做数学教师的人 ,几乎都被告诫过“若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先得有一桶水” .许多青年教师都曾尽力去研习数学 .后来并未见到预期的效力 ,就会觉得“‘一桶水’的法则 ,无济于教育实践” .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那“一桶水”的内涵 .在这一桶水中 ,近现代数学理论固然重要 ,但远非事情的全部 .在基础教育阶段 ,数以万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课 ,课程设置的目的 ,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职业数学家 ;而是要他们获得作为一种文化的数学素养 ,从课程中获得两种教益 :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内容和更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就是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里的“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或主要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形式.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成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这一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0.
数学素质与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已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还是一种技术,即“数学技术”;数学也不只是一种“知识”和“文化”,还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时代的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数学素质有:把客观事物和“数”与“形”的结合意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基本运算和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养成用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笔者在初中数学任教多年,渐渐发现初中数学对部分学生来说越学越了无兴趣,始终无法摆脱数学形式化的结果,以及数学运算、数学知识记忆等带来的困扰,从而严重阻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数学真的这么难学吗?显然不是的.华师大张奠宙教授说过:"好的教师,是把书本中印在那里的文字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述出来,用火热的思考去融化那冰冷的美丽!"因此,初中数学中那些实际应用型问题是突破形式化数学教学的一个好方向,而应用型问题的教学策略却各有千秋.通过本文,笔者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初中数学实际应用型问题的教学策略,文中结合笔者自身的一些案例和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大众数学”是在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我国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基于当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学生和教学实际,规定了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不规定要求的上限,事实上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思想。但是未来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含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如何加以实施等,都是急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大众数学”是未来数学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为了使大家能对国外提出的“大众数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征得美国数学教育学者Lynn Arthur Steen教授的同意,把他今年八月份,在“国际数学教育北京会议”上所作的大会发言,翻译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如何切合国内实际,继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数学教育思想,吸取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数学”,是有待于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与诗歌     
杨飞  陈荣 《数学通讯》2012,(14):64-65
数学是冰冷的科学,以严肃的理性锤炼人的思维;诗歌是火热的艺术,以活泼的形象抒发人的情感.一个冰冷美丽,一个热情洋溢;一个严肃,一个活泼;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他们是人类文化领域中互相排斥的两种文明成果,也可以看作人类文化领域中的一对矛盾,确实存在差异.但是,数学和诗歌是否互相依存呢?是否存在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张桂芳 《数学通报》2007,46(3):12-15
当前,不少关于计算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多指出:我们需要重视计算机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这种理念是美好的,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计算机应该被用于教学的哪些“点”上?1计算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支撑“点”作者认为,计算机支持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强求它能够在课堂里从头到尾都在唱主角,而是在一些必要的“点”上落实计算机的优势.这些“点”的划分,如果简单按照教学环节分可为课题引入、形成新知、新知深化凝练…….但计算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该以沟通数学学习材料与学生学习心向为重,因而计算机的应用就更应该…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东 《数学通报》2006,45(7):35-36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反例是理解概念的工具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石.教师要善于利用反例把“死”知识教活.例如,函数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利用反例可加深学生对反函数的理解.现举例如下:例1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函数y=f(x)的  相似文献   

16.
黄志文 《数学通报》2002,(10):22-23
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中专学生就业的困难等 ,我校近年来的入学学生水平逐年下降 ,再加上不断的降分录取 ,学生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相差甚远 ,对教师的教学影响非常大 .如果仍采取过去的教学方法 ,容易形成“好学生”的课堂、“坏学生”的地狱 ,显然不可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因此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 ,我们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法 ,试用了一种具有激励的“竞争式”的数学教学方法 .1 教学过程的准备1 1 教学内容的计划要能进行“竞争式”的教学 ,首先要计划好课堂讲解的内容 ,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 ;其次 ,应对要讲解的…  相似文献   

17.
陈洪强 《中学数学》2012,(22):45-46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数学教育,以及普及、发展、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可想而知,形式化的数学不是对将来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都是必需的,因此大家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自己必要的数学是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历经数次,苏教版也在编排上做出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本质特征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什么是数学 ?这是任何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只有对数学的本质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才能在数学教育研究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1 数学 ,其英文是mathematics,这是一个复数名词 ,“数学曾经是四门学科 :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 ,处于一种比语法、修辞和辩证法这三门学科更高的地位 .”[1 ] 自古以来 ,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 ,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 ,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 ,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 .数学既可以…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性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通过师生共同整合、选择、确定待解决的问题 ,以及把待解决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不断转换、分解成学生“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加以解决 ,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之中 ,最后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和对探索新问题的期待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课题组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 .本文是问题性教学的一个课例 .1 设置情境怎样引导学生走上“发现之路” ?由于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以及显示欲 ,所以精心设计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发现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谈谈数学实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太新 《数学通报》2001,(10):15-16
Euler曾说过 :“数学这门科学 ,需要观察 ,还需要实验 .”Gauss也曾提到过 ,他的许多定理都是靠实验、归纳法发现的 ,证明只是补充的手续 .在数学教学中 ,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 ,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仅就数学实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浅见 .1 数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数学理论的抽象性 ,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 .作为教师 ,就应该通过实验 ,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 ,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 ,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图 1例如 ,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