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立了蔬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3种苯并眯唑类杀菌剂及其有毒代谢物2-氨基苯并咪唑残留的离子对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上层乙腈经PSA和无水硫酸镁混合振荡离心除去杂质和乙腈层中残余水分,再加入离子对试剂,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的添标回收率在80%~110%之间,2.氨基苯并咪唑的回收率在70%~85%之间.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噻菌灵和2-氨基苯并咪唑在实际样品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7、0.09、0.05、0.10 mg/kg.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同时测定浓缩果汁中甲基硫菌灵(TM)、2-氨基苯并咪唑(2-AB)、多菌灵(MBC)、噻菌灵(TBZ)及5-羟基噻菌灵(5-OH-TBZ)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选取7种代表性浓缩果汁进行研究,果汁样品先用乙腈提取,经PSA柱净化后,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分离,以10 mmol/L乙酸铵-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四极杆串联质谱(MS/MS)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结果表明:在0.02~0.2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各待测物质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 5;2-氨基苯并咪唑和5-羟基噻菌灵的定量下限为2.0μg/kg,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定量下限均为1.0μg/kg。当2-氨基苯并咪唑和5-羟基噻菌灵的加标水平为2、4、20μg/kg,噻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加标水平为1、2、10μg/kg时,回收率为7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9%;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多种浓缩果汁中此5种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且稳定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中的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样品经乙腈提取、硅胶柱净化后用HPLC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3种杀菌剂在确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添加3个浓度水平标准品的回收率分别为:多菌灵80.5%~91.2%,噻菌灵81.2%~86.9%.68.9%~72.6%。该法对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3种杀菌剂的检出限较低,分别为0.008,0.009,0.015mg/kg。该方法可满足香蕉中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限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土壤和柑橘中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或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5.8~7.0μg/kg、9.3~14.1μg/kg和2.1~2.6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5.48%~109.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5.11%(n=5)。该法快速简便,定量准确,用基质配制标准溶液能够有效、准确地校正LC-MS/MS测定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基质效应,满足土壤、橘皮、橘肉和柑橘全果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5.
Zhang Z  Gong Y  Shan W  Jian Q  Shen Y  Liu X 《色谱》2012,30(1):91-94
建立了黄瓜和土壤样品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溶液提取,经QuEChERS方法净化,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2.1 mm, 5 μm)进行HPLC分离,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对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在黄瓜和土壤中4个添加水平(0.01、0.05、0.1和1.0 mg/kg)下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甲基硫菌灵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3%~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0%~9.3%),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8.8%~93.4%(RSD为5.3%~9.9%);多菌灵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1%~92.3%(RSD为5.2%~7.5%),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8%~90.9%(RSD为5.3%~13.2%)。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何强  孔祥虹  赵洁  李建华  乐爱山  张莹 《色谱》2008,26(5):563-567
建立固相萃取-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苯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的残留量。样品直接用水稀释后,于80 ℃下将苯菌灵完全转化为多菌灵,再经SCX固相萃取柱富集,采用LC-SCX离子交换色谱柱(25 cm×4.6 mm,5 μm)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0.1 mol/L KH2PO4溶液(pH 2.5)-乙腈(体积比为70 ∶30)为流动相,在1.0 mL/min下等度洗脱,于282 nm波长下检测。在0.02~2.0 mg/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均可达到0.004 mg/kg,回收率为94.2%~100.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浓缩苹果汁中苯菌灵、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柑橘中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硫菌灵的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氨基活性碳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以甲醇-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ZORBAX Extend-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在267 nm波长处,用紫外检测器检测。4种菌灵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1~10.0 mg.L-1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0.05 mg.kg-1。方法对多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硫菌灵的平均回收率在75.0%~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3.2%~14.3%之间。  相似文献   

8.
低pH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菠菜中的甜菜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菠菜中甜菜碱的方法。通过与对溴代苯甲酰甲基溴反应,将甜菜碱转化成苯甲酰甲基酯后进行测定。研究了缓冲液的pH、分离电压以及结构相似化合物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分离条件:75μm ID×50/57 cm(分离长度/总长)未涂层石英毛细管,分离电压15 kV,实验温度25℃,缓冲溶液100 mmol/L H3PO4-H3PO4盐,pH 2.91,检测波长262nm。在浓度范围5.8~580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y=72221x 4042.5,R2=0.9999,回收率在94.5%~99.8%之间。  相似文献   

9.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杀菌剂研究中已取得可喜的结果,如苯菌灵、多菌灵,具有生物活性的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已见报道,Richmond等研究发现保护性杀菌剂克菌丹在植物体内被代谢成具有内吸活性的含酰基硫代噻唑烷酮的氨基酸,杀菌和杀线虫剂N-244的结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烟草中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农药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梯度洗脱方式分离,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4种农药回收率为82.0%~112.4%,RSD为2.0%~5.3%。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同时检测谷物、蔬菜和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1%(体积分数)乙酸丙酮溶液提取,以无水硫酸镁(MgSO_4)脱水,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无水MgSO_4、多壁碳纳米管(MWCNT)混合净化剂净化,经C_(18)色谱柱分离,用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采用外标法定量。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在20.47~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在0.02~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 0,加标回收率为70.02%~11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19.62%(n=3)。噻呋酰胺和氯啶菌酯的检出限为6.15~16.67μg/kg,定量限为20.47~55.5μg/kg。其他25种新型杀菌剂的检出限为0.006~4.44μg/kg,定量限为0.02~14.79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谷物、蔬菜、水果中27种新型杀菌剂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蔬菜、水果中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环氟菌胺、嘧菌胺、双炔酰菌胺和硅噻菌胺6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检测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合新型核壳型填料色谱柱(Poroshell 120 EC-C18)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固相萃取结合新型色谱柱分离解决了酰胺类农药分析中基质效应强的难点问题。6种杀菌剂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0;对7种蔬菜及3种水果进行0.5、5和50 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5%~124%,相对标准偏差(RSD, n=5)为1%~18%; 6种杀菌剂的方法检出限(S/N≥3)为0.10~0.17 μg/kg。该净化、分离模式显著降低了蔬菜、水果中6种新型酰胺类农药的基质效应,方法简单准确,可满足蔬菜和水果中啶酰菌胺等6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欢  孙伟华  曹赵云  马有宁  柴爽爽  秦美玲  陈铭学 《色谱》2016,34(11):1070-1076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果蔬中啶酰菌胺、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和氟吡菌酰胺8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通过比较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两种分散固相萃取剂不同添加剂量下的吸附作用和净化效果,优化QuEChERS方法净化过程,以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8种目标化合物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上分离,经电喷雾正/负双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8种目标化合物在0.5~5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2~1.7 μg/kg,定量限为0.5~5.0 μg/kg。各种目标化合物在8种基质中3个添加水平(5.0、25.0和125.0 μg/kg)下的回收率为71.4%~121.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17.2%。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果蔬中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李超  王琪  张召香 《色谱》2022,40(3):289-295
通过热解法制备了硫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S-GQDs),同石墨烯量子点(GQDs)相比,S原子的引入有效改善了GQDs的表面状态和化学特性、增强其对正电荷的捕获能力,使其更易与阳离子相互作用.以S-GQDs为载体,结合电堆积富集技术,发展了一种基于场放大进样(FASI)和S-GQDs放大的双重富集毛细管电泳(CE)分离检...  相似文献   

15.
蔡伟秋  雷皓宇  胡玉玲  李攻科 《色谱》2020,38(1):113-119
建立了基于磁性共轭微孔聚合物的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果蔬中7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方法。将亚苯基亚乙炔基修饰的Fe3O4与1,3,5-三溴苯、1,3,5-三乙炔苯反应,制备磁性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能有效吸附共轭结构的有机磷杀虫剂,并在外磁场中实现便捷磁分离。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2~5.0 ng/kg,加标回收率为80.8%~12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n=5)。方法应用于分析市场上果蔬样品中7种有机磷杀虫剂,检出含量为1.1~500.0 ng/kg。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对果蔬中有机磷杀虫剂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刘文叶  乔宏  赵珊  李疆  丁晓静 《色谱》2016,34(3):332-339
建立了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分离测定复方化学消毒剂中有效成分聚六亚甲基单胍(PHMG)、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醋酸洗必泰(CHA)及苄索氯铵(BTC)的新方法。以50.2 cm(有效长度:40 cm)×50 μm i.d.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20 mmol/L硼砂+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5 mmol/L脱氧胆酸钠(SD)+0.8 g/L聚乙二醇 20000为分离缓冲溶液。详细研究了分离缓冲溶液中各组分浓度、样品提取液对分离的影响。4种物质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分别为1 mg/L和3 mg/L。4种物质的校正峰面积与相应质量浓度在3~140 m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84.1%~109.6%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6%。用该法测定了11件复方化学消毒剂样品中PHMG、PHMB、CHA和BTC,与产品标识值基本吻合。该法可成功区分单胍与双胍,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消毒产品的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17.
张晓艺  张秀尧  蔡欣欣  李瑞芬 《色谱》2020,38(5):564-57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血浆、尿液和瓜果类蔬菜中葫芦素B、E和I的检测方法。血浆和尿液样品经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法(SLE)提取净化,瓜果类蔬菜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水稀释。以XBridge BEH C18色谱柱(100 mm×3.0 mm,2.5 μm)为分析柱进行分离,以甲醇-0.025%(v/v)氨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以夹竹桃甙作为内标物,基质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血浆和尿液中3种葫芦素;以溶剂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瓜果类蔬菜中的待测物。血浆和尿液中3种葫芦素的检出限均为0.03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0%~113%,相对标准偏差为1.7%~12.2%(n=6);瓜果类蔬菜中3种葫芦素的检出限为5~10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6%~114%,相对标准偏差为4.1%~11.1%(n=6)。该法简单、灵敏、准确,已应用于食用苦葫芦瓜引起中毒的病人血浆和尿液,以及葫芦瓜的检测,并检出了葫芦素B。  相似文献   

18.
李爱梅  黄茁  卢文平  徐中其 《色谱》2014,32(8):897-903
比较了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水体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的分离效果。实验考察了水体的基质效应(pH值和水硬度)对分离的影响,优化了电泳条件,在压力进样模式(HDI)下,9.0 min内4种抗生素可达到基线分离,与HPLC相比,CE可以节省一半左右的分析时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在0.28~0.62 mg/L之间,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42%~0.56%及2.24%~2.95%;自来水和鱼塘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6.3%~107.2%之间和87.1%~105.2%之间。此外,利用场放大电动进样(FASI)对目标物进行柱内预浓缩,检测灵敏度较HDI进样模式提高,LOD降至17.8~35.5 μg/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n=6)分别为0.85%~0.95%及1.69%~3.43%。CE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的特点,对环境水体中抗生素的检测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解娜  丁晓静  宋宝花  李佳  王志 《色谱》2013,31(1):64-70
建立了邻苯二甲醛(OPA)、对氯间二甲基苯酚(PCMX)和三氯生3种杀菌剂同时分离测定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影响上述3种杀菌剂同时分离与准确定量的因素: 如分离缓冲溶液的浓度及pH,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样品缓冲溶液等。以40.2 cm (有效长度: 30 cm)×50 μm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20 mmol/L硼砂-80 mmol/L SDS(无需调pH)为分离缓冲溶液,2 mmol/L硼砂-8 mmol/L SDS (含体积分数为10%甲醇)为样品缓冲溶液,检测波长为214 nm。3种杀菌剂的校正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 3.8%范围内,迁移时间的RSD均小于0.9%, OPA、PCMX和三氯生的检出限(LOD,信噪比为3)分别为4.0、0.4、0.4 mg/L,定量限(LOQ,信噪比为10)分别为12、1.2、1.2 mg/L,校正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2~2 000 mg/L、1.2~200 mg/L和1.2~2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3和0.9995。该法前处理简单,可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3种组分,非常适合常规实验室分析。  相似文献   

20.
欧阳运富  唐宏兵  吴英  李贵英 《色谱》2012,30(7):654-659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PC-GC-MS)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代表性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丙酮(1:1, v/v)加速溶剂提取,活性炭柱-氨基柱串联净化,氮吹至干,残留物用环己烷-丙酮(7:3, v/v)溶解后经GPC-GC-MS系统以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测定。结果表明,22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1),检出限(以信噪比(S/N)为3计算)为0.3~1.8 μg/kg,定量限(S/N=10)为1~6 μg/kg。在2种基质(大白菜、苹果)中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0.5%~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2.1%~8.7%。该方法提取效率高,定性定量准确、灵敏,可实现对蔬菜、水果中多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