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建立了8种植物提取物中1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试样经正己烷提取,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GC-MS/MS法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0.008~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9;加标回收率为63.4%~133.0%;RSD为2.9%~17%(n=6);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01~0.06mg/kg。方法适用于石榴皮等8种植物提取物中1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影响因素。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萃取中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最佳微波萃取参数设置为: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0 min;萃取压力808 kPa。在此微波萃取条件下,萃取回收率在8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介于4.4%~5.8%,方法检出限(S/N=3)为0.04~0.16μg.g-1。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冰乙酸-乙腈(1∶99,体积比)超声提取,低温冷冻除去大部分的油脂杂质后,再用Z-Sep~+和C_(18)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经ACQUITY HSS T3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种拟除虫菊酯在2.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检出限为0.9~2.4μg/kg,定量下限为3.0~8.0μg/kg;在10、50、10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0.3%~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1.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在10 min内可完成检测,满足动物性食品中10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东盟进口坚果夏威夷果、开心果、杏仁中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作萃取溶剂超声波提取,经中性氧化铝串联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组分经不同极性的两根毛细管柱进行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以ECD检测器检测坚果中8种拟除虫菊酯农药。该方法在0.01~1.0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2~0.999 9;在农药添加浓度为10,20,50μg/kg时,回收率为7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5%~9.8%,检出限(LOD,S/N=3)为0.014~0.28μg/kg,定量下限(LOQ,S/N=10)为0.047~0.94μg/kg。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可靠,回收率高,方便快速,可用于坚果中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5.
刘丽  张琦  王海雁  冯锋  曹海荣  杨震  柯志军  陈希尧 《色谱》2017,35(8):860-866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花茶、绿茶、红茶和黑茶4类茶叶中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进行提取,优化洗脱液配比,选择Carb/NH2和SLH双柱串联净化富集。采用外标法定量,30 min内完成农药残留检测。3种拟除虫菊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4、1.0和0.3μg/kg,在0.05~2.0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10、0.50和2.00 mg/L 3个添加水平下,空白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80.6%~116.3%。茶叶实际样品检测结果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2.6%,日间RSD为2.7%~12.1%。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黄微  李娜  徐瑞晗  李婷  李崇勇 《色谱》2018,36(12):1303-1310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净化(SP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叶中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ASE萃取溶剂为丙酮-正己烷(1:1,v/v),萃取温度为100℃,萃取压力为10 MPa,加热时间为3 min,静态萃取时间为5 min,循环1次,冲洗体积为40%萃取池体积,氮气吹扫100 s。萃取结束后用Cleanert TPT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浓缩定容后,采用G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2~10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2~4.5 μg/kg,定量限为0.8~15.0 μg/kg。在绿茶、红茶空白基质中做加标回收试验,添加水平为0.02、0.1、0.4 mg/kg以及定量限水平,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69.87%~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1.2%。该方法背景干扰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稳定,适用于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CMISPE)-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多种植物源性食品中20种三嗪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利用液液萃取及复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以乙腈和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电喷雾扫描模式下进行H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20种除草剂在0.5~2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对玉米样品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5,10,20μg/kg),20种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在62.7%~11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13.9%。检出限(S/N≥3)均小于0.63μg/kg,定量限(S/N≥10)均小于2.1μg/kg。方法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20种三嗪类及磺酰脲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胺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的分析方法。最佳前处理条件为:0.5 g样品与1.5 g C18固相萃取粉末研磨5 min,混合物以10 m L丙酮洗脱并浓缩至0.4 m L,加入20μL四氯化碳和5 m L超纯水形成乳化,离心破乳后吸取1μL沉积相进GC-MS分析。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5~200μg/k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5%~10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n=3),检出限为1.00~1.48μg/kg,可满足土壤中微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沈伟健  曹孝文  刘一军  张睿  范欣  赵增运  沈崇钰  吴斌 《色谱》2012,30(11):1172-1177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检测蔬菜中1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的目标物经乙腈提取后,用乙二胺-N-丙基甲硅烷(PSA)和石墨化炭黑填料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在甜豌豆、绿花菜和大葱基质中均未见干扰所有农药测定的现象。1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定量限均为0.02~5 μg/kg。在10、20、30和100 μg/kg等4个添加水平下,所有农药的回收率均为71.0%~139.0%,相对标准偏差≤12.8%。该方法可作为蔬菜中17种菊酯类农残检测的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快速、准确测定果蔬中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漩涡振荡提取农药残留,固相萃取柱净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μECD检测器测定。该法可同时分离检测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出限为0.001~0.005μg/mL。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在0.01~1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高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8%~10.5%(n=6),回收率为89.9%~105.0%。  相似文献   

11.
焦慧泽  陆世清  侯迪  张前前 《色谱》2019,37(6):605-61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法(MS/MS)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ASE萃取温度为80 ℃,萃取压力为10.34 MPa,以正己烷-丙酮(2∶1,v/v)为溶剂静态萃取5 min,循环一次。萃取液浓缩后经GCB/NH2-Florisil柱净化,UPLC分离,MS/MS正离子扫描(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0种拟除虫菊酯的浓度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5,检出限(LOD)在0.5~5.0 μg/kg之间,定量限(LOQ)在1.6~16.6 μg/kg之间;在定量限、0.4 mg/kg以及最高残留限量(MRL,无MRL的加入1 mg/kg)3个水平进行添加回收试验(n=7),回收率为68.7%~103.8%,RSD为0.8%~13.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茶叶中痕量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种酰基吡唑类农药(呋吡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苯胺、吡唑特、苄草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冷冻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净化,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在20~1000 μg/L范围内,所有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均低于2 μg/kg,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01、0.02、0.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所有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均处于82.7%~11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12.3%。该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酰基吡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中常见的隐性农药、禁限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蔬菜样品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QuEChERS、色谱和质谱条件下,41种农药在1.0~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1.00 μg/kg,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4.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8%~11.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用于蔬菜中41种农药的快速测定,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蔡理胜  沈伟健  王正萍  张睿  丁涛  余可垚  王红  张文俊  龚玉霞 《色谱》2017,35(11):1177-1183
分别采用电子轰击电离(EI)源和正化学电离(PCI)源两种离子源技术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白菜和苹果中苯丁锡、三苯锡和三环锡含量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氢溴酸消解、丙酮-正己烷(1∶2,v/v)提取,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后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别在EI源和PCI源下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0.05 mg/kg(EI源)和0.01~0.02 mg/kg(PCI源),定量限(S/N=10)分别为0.03~0.16 mg/kg(EI源)和0.02~0.06 mg/kg(PCI源)。三苯锡、三环锡和苯丁锡分别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7。在50、100、2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采用GC-EI/MS和GC-PCI/MS时,阴性样品中3种有机锡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59.24%~97.36%(苹果)、50.54%~94.54%(白菜)和65.38%~95.86%(苹果)、62.56%~90.44%(白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超过6.9%(n=6)。该方法简单、灵敏,PCI源的选择性优于EI源,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刘洁  佟玲  孟文婷  赵云丽  于治国 《色谱》2015,33(12):1257-1268
建立了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同时测定当归药材中13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评估了不同的提取溶剂、固相萃取小柱、洗脱溶剂及体积对当归中多农残的提取净化效果,最终确定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依赖保留时间的多反应监测模式(scheduled MRM)下,以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3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 3个添加水平(10、50、100 μg/kg)下,除了烯草酮回收率偏低(62.0%~68.2%)外,其余农药的回收率为71.3%~119.7%,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不大于19.9%, 13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定量限为1.0~10.0 μ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当归药材中多类别农药残留量的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6.
覃玲  董亚蕾  王钢力  曹进  丁宏 《色谱》2018,36(9):880-888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选择4种代表性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基质,建立了13类42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分散后,以5%(v/v)甲酸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盐析后取乙腈层,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包净化。目标物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2 μ m)分离,以甲醇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42种兽药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大多数化合物在4种样品基质中的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5.8%~135.5%,相对标准偏差为0.5%~14.2%(n=6);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D,S/N=10)分别为0.01~1.68 μ g/kg和0.01~5.62 μ 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42种兽药残留的定量、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胡青  孙健  冯睿  张甦  于泓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色谱》2017,35(6):594-60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食品(含保健食品)中34种减肥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0.5~10μg/L范围内、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在5、10和2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49.2%~13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5.0%(n=6),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在25、50和100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1.5%~130.9%,RSD为0.8%~14.0%(n=6);西布曲明等29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0μg/kg,氯噻嗪等5种化合物的检出限为25μg/kg,定量限为50μg/kg。本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共检出了12种化合物,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行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鸡肉中9种氟喹诺酮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均质处理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MISPE柱净化后,采用BEH C18柱分离,以乙腈-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考察了MISPE柱对9种氟喹诺酮药物的吸附特异性;9种药物在0.2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6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8 μg/kg和0.25 μg/kg;在0.25、2.5、5.0 μg/kg添加水平下,9种药物的回收率为65.8%~112.2%,批内、批间RSD分别为0.6%~13.5%和0.5%~14.9%;MISPE的最大柱容量为464.7~932.4 μg/L。该方法灵敏度好、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9.
朱永哲  冯雅男  金正汉 《色谱》2013,31(9):850-86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可于10 min内快速测定土壤中的239种农药残留。土壤样品经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QuEChERS方法处理,用乙腈萃取;无水硫酸镁、乙酸钠固液分离后,过0.2 μm滤膜;在UPLC-MS/MS正、负离子同步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分析。239种农药中,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的有236个,占总数的99%。在40 μg/kg添加水平下所有被检测农药的回收率均在50%~150%之间,且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其中有209种农药的回收率达到70%~120%,有161种的RSD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LOD)范围为0.69~29.04 μg/kg。土壤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要求时间短、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本方法符合这些检测要求,适用于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