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激光加热金刚石对顶砧技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纯beta相和立方相C3N4beta相C3N4所属对称群为P63/M (176).对石墨相与beta相C3N4的X射线衍射结果进行了精确分析, 得到优化晶胞参数.原位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在6GPa时由beta相到立方相C3N4的相转变已经发生, 之后两相共存直到19GPa时相变结束得到纯立方相C3N4.  相似文献   

2.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通过在g-C3N4中掺杂C、B和N原子, 预测了四种元素均匀分布的B-C-N三元单层材料. 除了B4-C3N4单层材料是一个具有1.18 eV带隙的半导体, 其余三种C-B-N三元单层材料都是金属材料.其中,B3C-C3N4是铁磁金属,其净磁矩为0.57 μB/原胞,可用于构建自旋电子器件材料.计算的形成能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g-C3N4与高比表面积的TiO2复合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耗低. 甲基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的TiO2有效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g-C3N4复合后,TiO2的电荷载流子迁移速率得到明显改善. g-C3N4/高比表面积-TiO2的光催化活性很强,在100分钟内,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程度可达92.44%. 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不仅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文对6%-g-C3N4/高比表面积-TiO2的光催化机理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压下的电学性质测量是获得材料物理性质的有效手段。利用集成在金刚石对顶砧上的薄膜微电路,测量了高压下Fe3O4/β-CD(β-糊精)的电导率,并分析了电导率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在0~39.9 GPa范围内,Fe3O4/β-CD的电导率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呈半导体的特征;而在17.0 GPa处其电导率发生突变,表明样品发生了高压相变。在卸压过程中,电导率随压力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并且卸压后样品的电导率不能回到最初的状态,推测这是一个不可逆的高压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Si3N4层在ZrN/Si3N4纳米多层膜中的晶化现象及其对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系列不同Si3N4层厚度的ZrN/Si3N4纳米多层膜通过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 利用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由于受到ZrN调制层晶体结构的模板作用,溅射条件下以非晶态存在的Si3N4层在其厚度小于0.9 nm时被强制晶化为NaCl结构的赝晶体,ZrN/Si3N4纳米多层膜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的柱状晶,并相应地产生硬度升高的超硬效应. Si3N4随层厚的进一步增加又转变为非晶态,多层膜的共格生长结构因而受到破坏,其硬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γ-Si3N4在高压下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PWP)和广义梯度近似(GGA-PW91),计算了不同压强下γ-Si3N4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基于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γ-Si3N4各物理参数随外压力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γ-Si3N4是一种适合于在高压条件下工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C16H36O4Ti和Bi(NO3)·5H2O为原料,以棉花纤维为生物模板,合成了系列纤维状TiO2/Bi2O3光催化剂.采用XRD、SEM、UV-Vi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相结构、形貌和吸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Bi2O3为单斜相和四方相共存的混晶,纤维长度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8.
张彩霞  郭虹  杨致  骆游桦 《物理学报》2012,61(19):193601-19360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本文对小尺寸团簇Tan(B3N3H6)n+1 (n ≤ 4)的磁性和量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此类体系采用三明治结构作为其基态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体系的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当把Tan(B3N3H6)n+1团簇耦合到Au电极上时, 形成的Au-Tan(B3N3H6)n+1-Au体系在有限偏压下展示出了较强的自旋过滤能力, 因而可以被看做是一类新型的低维自旋过滤器.  相似文献   

9.
 运用金刚石压砧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对尖晶石结构的LiAl5O8进行了高压原位研究。实验发现:在高压下,一组LiAl5O8的新相衍射峰出现,随着压力的增加,其新相衍射峰逐渐增强,当压力增加到45.0 GPa时,LiAl5O8的低压相衍射峰全部消失,而形成了一组高压新相衍射峰。采用指标化程序对衍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这一高压新相为正交晶系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0.995 9 nm,b=0.644 7 nm,c=0.333 4 nm ,空间群为Pm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层间耦合作用对g-C3N4/SnS2异质结构的电子结构和吸光性质的影响.发现g-C3N4/SnS2是一类典型的范德瓦异质结构,能有效吸收可见光,其价带顶和导带底与水的氧化还原势匹配,且由于电荷转移而导致的界面处极化场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这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g-C3N4/SnS2异质结构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光解水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1.
ECR-PECVD制备Si3N4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芳  丁振峰 《光子学报》1997,26(9):836-840
本文研究了ECR-PECVD制备的Si3N4薄膜的光学特性.得到的Si3N4薄膜具有光致发光效应,在280℃沉积制备的Si3N4薄膜的光致发光波长为400nm,具有较好的单色性.测试分析了Si3N4薄膜对可见光、红外光具有较高的透射性能,Si3N4薄膜可作为红外光的增速减反射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研究了中性单点缺陷γ-Si3N4的能量、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N缺陷的结合能和形成能比Si(8)和Si(4)位的都低,显示γ-Si3N4中N缺陷更易形成. 分析了各种缺陷情况下相应的态密度. Si缺陷能形成p型半导体,N缺陷使材料形成间接带隙的n型半导体. Si缺陷情况下,物质有相对大的静态介电常数,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吸收和反射得到显著改善,但是N缺陷却没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3O4@[Cu3(btc)2],并作为分散微固相萃取的吸附剂用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富集. 对萃取的条件,包括萃取时间、溶液pH和洗脱溶剂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萃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Fe3O4@[Cu3(btc)2]可以有效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而四环素类抗生素与Fe3O4@[Cu3(btc)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主导了这一过程. 利用分散微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天然水中的四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残留进行了测定. 四种抗生素的检出限(S/N=3)为0.01∽0.02 μg/L,定量限(S/N=10)为0.04∽0.07 μg/L. 河水和养殖水中四环素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0.3%∽96.5%,相对标准偏差为3.8%∽12.8%. 结果表明,基于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散微固相萃取可以从水中简单、快速、高效地富集四环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探讨生长α-Fe2O3和Fe3O4纳米线的一个可控制的合成过程. 在研究中发现,高磁性的α-Fe2O3纳米线已经成功地利用氧化辅助气固法结晶生成于Fe0.5Ni0.5合金基板上;若基板事先浸泡于草酸溶液中,随草酸浓度的增加,所生长的纳米线晶相会逐转变为Fe3O4,当草酸浓度达到0.75 mol/L时,所生长的纳米线几乎全部转变成Fe3O4晶相. 此外,实验结果也显示所生长的纳米线长度及直径会随着气固过程中的温度上升而增加,生长密度则会随着气固过程中的流量加大而上升. 此过程所提出的合成程序可在2 h內完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制备了纳米CoFe2O4/S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oFe2O4中阳离子的占位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升高,样品的晶粒尺寸增大,晶格常数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通过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压力的升高导致CoFe2O4中的部分Fe3+从A位移向了B位,而部分Co2+则从B位移向了A位。  相似文献   

16.
 使用4∶1的甲醇-乙醇混合液作传压介质,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DAC),研究了层状铁电体Sr2Bi4Ti5O18的在位高压拉曼光谱和压致结构相变(0~27 GPa)。发现在8.31 GPa,Sr2Bi4Ti5O18经历了一次结构相交。在23.13 GPa以上,Sr2Bi4Ti5O18似乎出现了压致非晶相交的先兆。并使用内模方法对Sr2Bi4Ti5O18的内模进行了指认。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级轻气炮加载下的冲击Hugoniot线(冲击波速度D-粒子速度u关系)和粒子速度剖面测量,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计算研究了z切LiTaO3单晶的高压相变.实验发现,D-u关系在u=0.95km/s附近出现明显拐折;实测波剖面中25.9 GPa和32.6 GPa时观测到弹-塑性双波结构,而终态压力为42.7 GPa和53.0 GPa时则为三波结构.上述结果都清楚地表明z切LiTaO3单晶冲击相变的发生,相变起始压力约为37.9 GPa.同时,理论计算的菱形相(R3c对称群)压缩线与低压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而正交相(Pbnm对称群)压缩线则与扣除热压贡献的高压实验数据相符,由此推断z-切LiTaO3的高压相为正交结构.从实验和理论上澄清了z切LiTaO3的相变起始压力和高压相晶体结构的认识,研究工作亦对类似单晶材料的冲击相变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Ca3Sc2Si3O12:Ce3+共掺杂N3-、Sc3+、Mn2+、Mg2+和Na+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不同的电荷补偿对发光中心Ce3+的影响.首先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构建超晶胞模型对Ce3+周围的局部结构进行了优化,然后通过CASSCF/CASPT2 RASSI-SO计算得到Ce3+的4f→5d跃迁能量.计算数据与实验光谱相吻合.实验光谱中的一个未知峰值理论分析确认是Sc3+替代Si4+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Fe1-xMnxO3 (x= 0-0.20)陶瓷样品, 研究了不同Mn4+掺杂量对BiFeO3陶瓷密度、物相结构、显微形貌、 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Fe1-xMnxO3 陶瓷样品的钙钛矿主相均已形成,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 且在掺杂量x=0.05附近开始出现结构相变.随着Mn4+添加量的增加, 体系的相结构有从菱方钙钛矿向斜方转变的趋势,且样品电容率大幅度增大, 而介电损耗也略有增加;在测试频率为104 Hz条件下, BiFe0.85Mn0.15O3 (εr=1065)的 εr是纯BiFeO3 (εr=50.6)的22倍; 掺杂后样品的铁电极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能是由于Mn4+稳定性优于 Fe3+,高价位Mn4+进行B位替代改性BiFeO3陶瓷, 能减少Bi3+挥发,抑制Fe3+价态波动,从而降低氧空位浓度,减小样品的电导和漏电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基于二极管激光器的双路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分别对大气中NO3和N2O5浓度进行监测. 通过使用实验室标准样校正有效吸收腔长比RL和系统的总损耗系数?,并获得了NO3有效吸收截面. 该装置在时间分辨率为1 s时,对NO3的测量灵敏度达到1.1 pptv,N2O5被在线转换成NO3,从而被另一路光腔衰荡光谱装置探测. 利用该装置,对合肥市区冬季夜间大气中的NO3,N2O5浓度进行了实时监测. 通过对比一次大气快速清洁过程中氮氧化物、臭氧、PM2.5等组分的浓度变化,讨论了大气环境下可能影响NO3及N2O5浓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