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La_(2/3)Ca_(1/3)MnOz薄膜中的巨磁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ZrO2(100)衬底上首次成功地制备了La2/3Ca1/3MnOz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100)择优取向,并首次观察到十分明显的巨磁阻效应,在6个特斯拉磁场下,室温时的磁阻比为6%,而78度K时竟高达2500%,文中还对磁阻比的磁场关系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La2/3Ca1/3)(Mn(3-x)/3Gax/3)O3(x=0.00,0.10,0.15,0.20,0.30)体系的系列样品。通过系统地测量其零场和1.6特斯拉(T)磁场下样品的电阻率-温度关系以及一定温度下磁电阻率与磁场的关系,发现随Ga^3+替代量的增加其磁电阻率峰和电阻率峰均向低温方向移动,磁电阻率峰值增大,并伴生磁电阻率峰展宽效应。作者认为,上述结果是由于Ga^3  相似文献   

3.
用气体电离室-半导体位置灵敏探测器望远镜测量了46.7MeV/u(12)C离子轰击(197)Au,(115)In,(58)Ni靶时,在大角区发射的从Li到Mg的复杂碎片能谱;由各碎片的能谱提取了蒸发源的温度和碎片发射的最可几动能Ep,并与=Vcoul+2T计算的平均动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上提取的最可几动能Ep总是低于计算的.用A.Friedman简单的统计公式对复杂碎片的产额进行粗糙拟合,拟合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用46.7MeV/A12C轰击159Tb、197Au和209Bi,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和角度.研究了线动量转移、质量和出平面角分布,提取了核温度.应用级联两体统计衰变理论进行了拟合与解释,结果表明:在入射能约为50MeV/A的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以非完全熔合方式形成了核温度高达4-5MeV的类复合核,其后通过裂变、蒸发级联统计两体衰变而退激.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可变转动惯量的三轴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奇A117—125Cs核πh11/2负宇称带的性质.理论值与实验值很好的符合表明这一模型可以成功地应用于过渡区的软核.  相似文献   

7.
用中子活化法相对于54Fe(n,P)54Mn反应,在13.50—14.80MeV中子能区测量了Ba(n,x)134Cs,134Ba(n,2n)133Ba,140Ce(n,2n)139Ce,142Ce(n,2n)141Ce和23Na(n,2n)22Na的反应截面.并将所测的结果和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90Zr(n,2n)89m+gZr反应和93Nb(n,2n)92mNb反应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8.
NCl(a^1△)/I(^2P3/2)传能体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波放电C12/He等离子体作为Cl源,对反应NCl(a^1△) I(^2P3/2)→NCl(X^3∑) I(^2P3/2)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大的I(^2P3/2)自发辐射荧光信号,检测到NCl(a^1△,b^1∑)自发辐射荧光光谱在存在少量I(^2P3/2)下发生的显著变化,其中NCl(a^1△)自发辐射荧光信号降低,同时由于I(^2P3/2)的作用,NCl(b^1∑)自发辐射荧光信号大幅度增加。在考察各反应气体流量对I(^2P3/2)自发辐射荧光信号的影响时发现,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各种气体的最佳流量:He为1—4mmol/s,I2为0.01—0.03mmol/s,Cl2为1.0mmol/s左右,而HN3流量略大于Cl2流量时信号升高幅度开始变缓,约为Cl2流量的两倍时信号不再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2d,p)水平上研究了CH_3CHF_2与VO_2~+反应生成CH_2=CF_2(H_2消除反应),CH_2=CHF(HF消除反应)和CH_3CFO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以上三种反应中,H_2消除反应最容易发生.计算结果证明了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利于C-F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60Gd(19F,6n2p)对171Lu的1/2-[541]转动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此带的第一带交叉频率.与相邻偶偶核相比该频率值推迟了约40keV.推转壳模型对单准质子的顺排角动量和能量的计算结果表明πh9/2[541]1/2-轨道的形变驱动作用对这种推迟的贡献是不应被忽略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学测量方法结合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对金属Ag和Al与YBa2Cu3O(7-x)(YBCO)超导薄膜接触界面电学性质和互扩散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由于Ag和Al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二者与YBCO界面的互扩散特性有明显不同.这些不同影响到接触界面的电学性质和接触窗口下YBCO的超导性能.在Ag/YBCO样品中,在高于350℃以上的温度下氧气氛中退火将引起Ag和O的界面互扩散,但对YBCO体内O的分布及YBCO的超导性能影响不大,且有利于在界面形成好的电学接触;在Al/YBCO样品中,在高于350℃以上的温度下氧气氛中退火后,界面则主要发生O向Al膜体内的扩散,并在Al和YBCO界面生成一不导电的氧化层,这些将影响到YBCO体内O的分布和接触窗口下的YBCO的超导性能.在合适的退火条件(约500℃氧气氛中)下退火,Ag与YBCO将形成小的接触电阻,利用剥离工艺制备的样品,其界面接触电阻率ρ(ρc=R×A)高于是10(-6)Ωcm2.  相似文献   

12.
吴坚  张世远 《中国物理》2003,12(7):792-795
A series of (La_{1-x}Tb_x)_{2/3}Sr_{1/3}MnO_3 polycrystalline samples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magnetostric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measurement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is series undergoes a phase transition from a rhombohedral to an orthorhombic form at the doping level x≈0.20 at room temperature accompanied by an anisotropic magnetostriction up to -50×10^{-6} under a magnetic field of 1T. The linear and volume magnetostrictions vary with chemical composition, even change sign. At T=80K, the magnetostrictions for the samples of x=0.20 and 0.40 exhibit different behaviours. The sample of x=0.20 has positive volume and linear magnetostrictions and a negative anisotropic magnetostriction, while the sample of x=0.40 has an opposite behaviour. The magnitude of volume magnetostriction for both the samples is essential (~10^{-4}) at T=80K under a magnetic field of 4T. We conclude that these anomalous effects are due to the charge delocaliz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between orthorhombic and rhombohedral forms induced by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纲图.从中指认出(153)Ho的一个新三(准)粒子态和两个新单粒子态,指认出(157)Tm的一个新的同质异能态和一条新转动带.低位能级系统分析表明:在Ho和Tm这两条奇A核的同位素链中基态形状的转变区都在中子数86和88之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子转移过程与离子水化过程中的基本共同特征,提出了一种确定电子转移过程动力学参数的精确水化函数方案,利用实验振动光谱数据及水合热力学数据,建立了两种用于描述反应体系与中心离子-内氛水分子分离和溶剂重组之间能量关系的精确水化函数。在提出新的活化模型基础上,结合水化函数给出了活化能的计算方案。利用原始Landau-Zener理论计算了电子发射系数。所涉及到的位能面的斜率及耦合矩阵元,采用水化函数、  相似文献   

16.
在三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汤川作用势,进行变分计算,进一步研究了晕核11Li,14Be和17B的基态性质,给出了晕中子密度分布的一个解析表达式.理论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磁场位形下(YBa2Cu3O7)24/(PrBa2Cu3O7)2多层膜的电阻转变展宽,结果表明电阻转变展宽性质主要由磁场和多层膜c轴的相对位形决定,而与磁场和所加电流的相对取向无关。有效钉扎势和磁场的关系表明,H‖ab时,U0∝H^-α,H‖c时,U0∝lnH。这种三维-二维(3D-2D)转变,可以归因于YBCO/PrBCO和YBCO层厚度处于3D-2D转变厚度范围所致。  相似文献   

18.
凌代俭  陶阳 《大学物理》1994,13(8):11-12,13
一般教材中,在讨论一维弦线中的横波波动方程时,都假设弦线中的张力为恒量,在小扰动情况下,推导横波波动方程,本文在较一般情况下,推导一维弦线中的横波波动方程,并讨论弦线中张力的变化等问题,所得结果在小扰动近似下,与一般教材中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9.
构造了具有Uqp(U3)Uqp(U2)Uqp(SO2)对称的双参数qp-形变二维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并给出了其能谱和跃迁矩阵元.结果表明,能谱和跃迁矩阵元极其敏感地依赖于第二个形变参数.  相似文献   

20.
王强  顾秉林 《物理学报》1990,39(2):325-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