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氨基酸(Am ino acids,AA s)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元,与人的健康状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微量氨基酸的分离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壳聚糖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鸡蛋膜上,结合氧电极制得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壳聚糖比戊二醛能更好地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最佳条件为壳聚糖浓度0.3%、固定化酶量0.8 mg、 pH 7.0、缓冲溶液浓度300 mmol/L和温度25 ℃.本葡萄糖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16~1.10 mmol/L;检出限为8.0 μmol/L(S/N=3), 响应时间<60 s,有很好的稳定性,寿命>3个月.同一个传感器重复使用以及同方法制作的不同传感器之间都有很好的重现性,RSD分别为2.5%(n=10)和4.7%(n=4).实际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烟酰胺、 VB6、 VB12、 VE、Ca2+、 Mg2+、 K+和Zn2+等对葡萄糖的测定不产生干扰.本传感器已成功地应用于市售饮料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纳米棒-壳聚糖复合膜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金纳米棒-壳聚糖复合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酶膜状态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和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棒-壳聚糖复合膜可以辅助电子传递,提高电极的电流响应,并使生物传感器的使用温度范围有很大的扩展.此传感器表现出对葡萄糖溶液浓度的优良响应,线性范围在2.78×10-5mol/L—2.22×10-3mol/L,响应灵敏度约为7.819μA·cm-2(mmol/L)-1,表观米氏常数为10mmol/L.本工作还研究了温度和溶液pH值对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卟啉(Hemin)具有模拟酶的功能,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首先,利用Hemin与MWCNTs之间的π-π键作用,在超声分散下制备Hemin/MWCNTs纳米复合物;采用滴涂技术并在nafion的作用下将其固载在电极表面,制得该H2O2生物传感器(nafion/Hemin/MWCNTs/GCE)。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合成的纳米复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对传感器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最优条件下,此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电流与H2O2的浓度在6.0×10-7~1.8×10-3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7 mol/L。此传感器制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 甲基丙烯酸糠酯(FM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合成双亲性无规共聚物poly(AAPBA-co-FMA-co-HEMA) (PAFH); PAFH再与碳纳米管(CNTs)发生Diels-Alder反应制备了聚合物共价接枝改性碳纳米管(PAFH-CNTs), PAFH-CNTs经自组装形成复合纳米组装体(PAFH-CNTs NCs).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PAFH-CNTs NCs的形态及稳定性. 将PAFH-CNTs NCs修饰在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 引入辣根过氧化氢酶(HRP)构建了过氧化氢传感器.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传感器的形貌和传感性能进行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PAFH-CNTs NCs为稳定的零维/一维(0D/1D) “串珠状” 结构, 可在SPCE表面形成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网络, 构建的传感器在0.02~3.48 mmol/L范围内对过氧化氢(H2O2)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其灵敏度和检出限分别为63.98 μA·(mmol/L)-1·cm-2和 4.2 μmol/L, 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羟基磷灰石(HAp)-Nation复合膜,构建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葡萄糖传感器.羟基磷灰石和Nation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与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在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呈现出一对较好的近乎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并且对葡萄糖的氧化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同时消耗溶解氧,从而导致溶解氧还原峰的降低.在-0.8V处,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时消耗溶解氧的量增加,溶解氧还原电流逐渐降低,因此该修饰电极可以作为葡萄糖传感器实现对葡萄糖的高灵敏检测.在0.12~2.16mmol·L^-1浓度范围内,溶解氧还原电流的降低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测定出溶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该传感器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分别为0.02mmol·L^-1(SIN=3)和6.75mA·mol·L^-1.因此,HAp-Nation复合膜为酶的固定和直接电化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平台,在构建新型无试剂葡萄糖传感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流动注入式乳酸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测定L-乳酸的生物传感器,将乳酸氧化酶(LOD)通过共价键固定在尼龙钢上制备乳酸氧化酶膜,将制得的酶膜固定在氧电极上构成乳酸生物传感器;将透析膜放在氧化酶膜上产生对L-乳酸扩散高度限制来改变该生物传感器的响应;酶膜机械强度高,在氧电极上反复装卸而不损坏,所构成的乳酸生物传感器的校正曲线的乳酸定量上限达5mmol/L,响应时间小于30s;初步血样测试的结果显示该乳酸生物传感器用于临床血乳酸的测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牛血清蛋白(BSA)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 NPs)表面进行氨基、 巯基功能化, 随后以BSA同时作为模板和还原剂, 原位生成银纳米簇(Ag NCs), 获得显著增强阴极电化学发光(ECL)信号的Ag NCs-SiO2 NPs复合纳米材料. 结果表明, 当测试溶液中含有L-半胱氨酸(L-Cys)时, 其与传感界面上的Ag NCs发生共价结合作用, 从而猝灭其ECL信号. 基于该原理, 构建了“开-关”型ECL信号响应模式的L-Cys生物传感器. 该传感器检测L-Cys的浓度范围为50 nmol/L~50 μmol/L, 最低检测限达到13.7 nmol/L, 能够实现L-Cys的高灵敏及特异性分析, 有望在生物、 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场增强样品堆积-毛细管电泳法建立了在线富集氨基酸的分析方法,用于中药山楂中水解氨基酸的检测,并进行了回收率实验. 采用富集电压为-20 kV,进样压力为3 psi,进样时间为50 s,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运行缓冲溶液为270 mmol/L乙酸-270 mmol/L乙酸钠(pH=4.15)-6%(V/V)乙腈溶液,分离电压为17 kV,组氨酸、精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等12种氨基酸在50 min内达到分离,检出限在0.000 3~0.08 μg/mL之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间接紫外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完成了对爆炸残留物中7种无机离子(K+,NH+4,NO-2,NO-3,SO2-4,ClO-3,ClO-4)的分离检测。阳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10 mmol/L吡啶(pH 4.5)-3 mmol/L冠醚,K+和NH+4在2.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0.25 mg/L和0.10 mg/L(S/N=3)。阴离子测定采用的缓冲体系为40 mmol/L硼酸-1.8 mmol/L重铬酸钾-2 mmol/L硼酸钠(pH 8.6),氢氧化四甲铵为电渗流改性剂,5种阴离子在4.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为0.10~1.85 mg/L。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爆炸物样品种类的判定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三电极血乙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PVC基板上印制三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麦尔多拉蓝、乙醇脱氢酶(ADH)以及氧化型辅酶Ⅰ(NAD+)依次修饰在工作电极表面,然后在该三电极表面贴一层亲水膜,形成一个5μL反应池,制成血乙醇检测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条。结果表明,此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测线性范围为0.5~20mmol/L,r=0.99493;检出限为0.22mmol/L;电流达到95%稳态时间小于15s。考察了pH值、温度及干扰物对生物传感器的影响。用此生物传感器和顶空气相色谱法对10份全血标本乙醇浓度平行测试,两者相关性良好r=0.97583。利用虹吸现象吸取微量全血直接定量测定乙醇浓度是此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离子交换色谱一直接电导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矮壮素和缩节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磨碎超声提取后,用固相萃取(SPE)柱祛除蛋白质,过0.22μm过滤膜,进样检测。考察了不同的阳离子色谱柱SH-CC-1,SH-CC-2,SH—CC_3及其不同的淋洗液对矮壮素、缩节胺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SH—CC-3阳离子色谱柱;直接电导检测;淋洗液选用3.0mmol/L甲烷磺酸,流速为1.0mL/min;柱温:40℃;进样量:100μL。在此条件下,矮壮素及缩节胺在0.20-20.0mg/地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70,0.073m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0%-93.8%,84.9%~93.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检测土壤中矮壮素和缩节胺。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稳定和水溶性的聚丙烯酸修饰CeO2 NPs,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O2 NPs能够催化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发生显色反应,表现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活性.利用Raman和顺磁共振(EPR)光谱技术研究了其催化机理.基于CeO2 NPs催化TMB变色反应对H2O2浓度的依赖性和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溶解氧氧化葡萄糖产生H2O2的原理,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选择性高的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0.5~10 mmol/L,检出限(3σ)为0.1 mmol/L.对1.0 mmol/L葡萄糖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离子色谱法测定减水剂中硫酸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减水剂中硫酸钠含量的方法。减水剂试样溶于水中,采用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溶液中的有机物,进样量为20μL。在Metrosep A SUPP 5-250型阴离子分离柱上,以3.2mmol/L Na2CO3和1.0mmol/L NaHCO3混合溶液作为淋洗液,抑制型电导检测,以0.6mL/min流量洗脱,按峰面积定量。方法检出限(3S/N)为0.05mg/L。用标准加入法,以实体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6.3%~104.3%。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纳米金(Au NPs)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纳米材料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并用于饮料中葡萄糖含量的检测。将壳聚糖作为还原剂及稳定剂,通过一步法合成了Au NPs-rGO复合材料,并通过物理吸附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来制作GOx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在磷酸盐缓冲溶液(0.1 mol/L,p H6.0)中,-0.45 V(vs.Ag/Ag Cl)电位下电流法检测葡萄糖含量,线性检测范围为0.01~0.88 mmol/L,灵敏度为22.54μA·mmol-1·L·cm-2,检出限为1.01μmol/L,且表观米氏常数为0.497 mmol/L。该传感器用于多种饮料中葡萄糖含量的直接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离子交换-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假冒卷烟所用熏硫烟叶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选用Ion-Pac AS11-HC型分离柱,以15 mmol/L KOH为淋洗液,样品经10 mmol/L KOH溶液浸提后,过滤进样分析。SO32-浓度在0.2~2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该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6%(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50%~98.20%,检出限为0.051 mg/L。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液相色谱仪测定环氧氯丙烷工业中间体中己二酸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甲醇-10mm01/L磷酸缓冲液(体积比5:95)溶液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己二酸在100~20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9,按10s/Ⅳ计算,己二酸定量限为25.0mg/kg。添加回收率为91.1%~112.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7%~7.9%(n=5)。该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满足工业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鱼鳔膜为基质的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娟  崔淼  张彦  双少敏 《分析化学》2011,(9):1423-1426
以鱼鳔膜为基质同定葡萄糖氧化酶,偶联氧电极,构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测定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定量测定葡萄糖.考察了酶浓度、pH值、缓冲液浓度对传感器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即酶浓度为1 mg,pH 7.0,缓冲液浓度为100 mmol/L.此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16~1.2 mmol/L),较短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The Prussian blue/ionic liquid-polyaniline/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PB/IL-PANI/MWNTs) composite film was fabricated by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The ion liquid acting as a lubricating agent, could enhance the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degree and reduce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the polyanilin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film revealed that the PB nanoparticles have smaller size than that in pure PB film.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on liquid, the PB/IL-PANI/MWNTs composite film showed wonderful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can remarkably enhance sensitivity, expand linear range and broaden acidic adapt-ability for hydrogen peroxide detection. The composite film demonstrated good stability in neutral solution contrast to pure PB film, with a linear range from 2.5 μmol/L to 0.5 mmol/Land a high sensitivity of 736.8 μA·(mmol/L)-1·cm-2 for H2O2 detection. Based on the com-posite film, an amperometric glucose biosensor was then fabricated by immobilizing glucose oxidase.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biosensor also exhibits excellent response to glucose with the linear range from 12.5 μmol/L to 1.75 mmol/L and a high sensitivity of 94.79 μA (mmol/L)-1·cm-2 for H2O2.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estimated 1.1 μmol/L. The resulting biosensor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blood sugar in human serum sample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ative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clinical assay.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双抗体夹心层修饰金电极的信号增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即先通过组装L-半胱氨酸、戊二醛,固定c—Myc(9E10)单克隆抗体(C.AbI),形成C.Ab1单抗修饰电极,可识别致癌基因c—myc蛋白;再结合上第二抗体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抗体(c.Ab2),形成C.Ab1/c—myc/C—Ab2双抗夹心修饰电极,响应信号大幅度增强,传感性能优于C—A1单抗修饰电极.通过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行为探讨了双抗夹心法信号增强的机理,其阻抗值与c.myc浓度对数在0.043-430nM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可拟合为Y=10046.10+863.33墨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4,c—myc的最低检测限也降低至25.76pM.该传感器制备简单,选择性、重现性、稳定性和再生性好,在鼠血清样品中测得c—myc的回收率在97.4%-103.7%之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肿瘤样品中c—myc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