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4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叶欣  周惠琼  蒲金国  朱霞萍 《应用化学》2019,36(12):1462-1464
制备并表征了α-FeO(OH),探究了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LMW)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并阐明了机理。 单一和混合LMW对α-FeO(OH)吸附As(Ⅲ)均有抑制作用,4种LMW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草酸(OA)>柠檬酸(CA)>乳酸(LA)、水杨酸(SA)。 混合LMW的影响为:OA会加剧CA对α-FeO(OH)吸附As(Ⅲ)的影响,而SA几乎不起作用。 当ρ(As(Ⅲ))较低,LMW通过与α-FeO(OH)的静电引力、与α-FeO(OH)表面的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生成沉淀从而影响α-FeO(OH)对As(Ⅲ)的吸附;当ρ(As(Ⅲ))较高,LMW还通过阻碍As(Ⅲ)在α-FeO(OH)上的扩散和沉淀作用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为土壤中As(Ⅲ)的迁移转化、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精度光纤陀螺零位误差的形成原理,并就温度和磁场对高精度光纤陀螺零位误差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于温度引起的零偏峰值漂移为0.06°/h。最后,对交变温度场和径向静磁场交联作用下的情况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径向磁场和不同温度作用下,光纤陀螺由于交联耦合效应产生的径向磁场灵敏度变化,即交联耦合度<1%,这和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以(2S)-1-(3-巯基-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水解、盐析、精制合成了卡托普利,总收率85%,纯度99.72%,单杂小于0.1%。基于该工艺合成了卡托普利的5种杂质,纯度均大于95.0%,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填充水-氧化铝纳米流体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腔体中的自然对流。讨论瑞利数、颗粒体积分数、热源位置等因素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以及不同纳米流体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瑞利数下,随着热源在左壁面向上移动,换热效率逐渐增加。而在高瑞利数(Ra=106)时,观察到相反的现象;采用单相纳米流体模型,模拟表明热壁面平均努塞尔数比率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采用改进的纳米流体模型,结果显示平均努塞尔数比率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平均努塞尔数比率的变化斜率逐渐减小。改进模型模拟的换热效率比单相模型高,这是因为改进模型考虑了粒子间作用力及换热,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功能器件向微型化发展,微纳米尺度的低维晶体成为构建新一代功能器件的材料基础。传统的体块单晶生长方法不适用于低维晶体。长久以来,对新型低维材料的研究依赖于机械剥离、溶液法和化学/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效率、可控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发展高效可控的低维晶体新型生长方法成为实现这些低维材料器件实用化的前提。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刘阳团队基于多年来在分子材料结晶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发明了新的“微距升华”低维晶体生长方法。“微距升华”法利用原料与生长衬底之间的微小间距,可以在常压下实现常规物理气相传输中需要高真空才能够达到的分子流传输模式,使生长过程不再受传质限制,因此微距升华法无须真空和载气,速度快,原料利用率接近100%。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有机半导体、金属配合物,甚至含有大量羧基、羟基的药物分子及熔点在一定范围内的无机物晶体,生长的微纳米晶体与电子器件制程匹配,屡次创新器件迁移率记录。新方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已被多国科学家采用。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Am ino acids,AA s)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元,与人的健康状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微量氨基酸的分离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钾铁矾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含铁矿物, 它对砷酸根有一定吸附作用, 但几乎不吸附同样构型的磷酸根. 为了改善黄钾铁矾的磷吸附性质, 本研究制备了铈掺杂的黄钾铁矾, 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 构建了铈离子占据钾离子位的结构模型. 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少量铈的掺杂可将黄钾铁矾的磷吸附容量(pH=7, 24 h)从1.69 mg/g显著提升至29.33 mg/g. 同时, 初始pH和共存阴离子对其除磷效果影响较小, 说明含铈黄钾铁矾对磷酸盐的吸附具备高选择性. 进一步分析表明, 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能是易进行的化学吸附. 利用XRD及阴离子交换色谱, 证实了相比于纯黄钾铁矾, 铈的掺杂提高了黄钾铁矾的反应活性, 大幅提升了吸附过程中磷酸根与硫酸根的置换.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与红外光谱表征, 推测吸附过程形成稳定的Ce—O—P化学键, 实现特异性化学吸附. 这些研究结果为含磷废水的吸附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吸附材料, 并有望为黄钾铁矾的改性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例1 已知:如图1,⊙O的弦AB的延长线和切线EP交于点P,E为切点,∠APE的平分线和AE、BE分别交于点C、D, 求证:EC=ED.(人教版《几何》第三册第132页A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