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平 《光子学报》2007,36(8):1515-1519
在物体变形场的测量中,云纹干涉的载频调制技术有重要作用.在云纹干涉中,对称光照明产生的衍射光沿试件栅表面的法线传播并产生干涉.通过改变照明光的入射角度,可实现变形条纹场的空间调制.通过光程差的分析说明了载波条纹产生的机理,得出了载波频率与照明光入射角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式.利用三点弯曲加载结合二维载频调制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证明了在初始条纹较少的情况下,载频调制技术能有效地测量物体的位移场.  相似文献   

2.
作为试件变形传感元件的云纹光栅的制作是云纹干涉法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在120~200℃高温下使用的光刻胶光栅模板的制作及在此温度下试件栅的复制工艺,并利用此技术研究了新型微电子封装组件在125~20℃温度载荷下的热变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试件栅,云纹条纹质量好,可用于试件微小区域内热变形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载波相移云纹干涉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王冬梅  方如华  张修银 《光子学报》2001,30(11):1376-1380
通过对载波技术研究,提出载波相移云纹干涉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云纹干涉条纹信息的自动识别,给出了灵敏度和载波频率的定量关系式;同时,对载波数字相移云纹干涉法测试的精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载波相移云纹干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冬梅  方如华  张修银 《光子学报》2001,30(11):1376-1380
通过对载波技术研究,提出载波相移云纹干涉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云纹干涉条纹信息的自动识别.给出了灵敏度和载波频率的定量关系式;同时,对载波数字相移云纹干涉法测试的精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讨论了试件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中产生刚体运动时所形成的云纹图特性,定量地分析了各种刚体运动形式对云纹干涉法的影响。经分析表明:在用云纹干涉法测量变形位移场时,只有当试件绕坐标轴刚体转动时才会影响所测变形位移场。  相似文献   

6.
运用光的干涉与衍射理论,导出了对称入射光路云纹干涉法面内位移计量的基本公式。针对云纹干涉法在实际应用中易引入刚体位移对真实面内位移干扰这一棘手问题,设计了定量补偿面内位移和变形的非对称光栅补偿光路系统。由于采用高灵敏度基准光栅调节的方法,比螺旋测微器等纯机械方法具有众多优越性。本文分析了该补偿方法对面内正应变条纹梯度和面内剪应变条纹梯度的补偿原理和具体实施过程。本方法大大提高了云纹干涉法面内位移计量和补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三维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平  韩青  王晓风  刘菲  黄珍献 《光子学报》2007,36(7):1326-1330
将电子散斑干涉场的三维载波调制技术应用到三维物体变形测量中.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及垂直试件表面的三路相干光分别照明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通过控制反射镜的微小偏转引入载波,实现位移场干涉条纹的调制;利用物体的微小偏转实现离面位移场干涉条纹的调制;结合傅里叶变换法,分别解调出变形场的位相,从而实现了物体三维变形场的精确测量.将该技术应用到柴油机油泵的三维位移测量上,成功测量了油泵的三维位移场.  相似文献   

8.
纳米云纹法条纹倍增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战伟  谢惠民  方岱  戴福隆  王卫  方炎 《光子学报》2005,34(9):1431-1433
提出了一种纳米云纹法的条纹倍增技术,可用于单晶材料纳米级变形测量.在测量中,单晶材料的晶格结构由透射电镜(TEM)采集并记录在感光胶片上作为试件栅,几何光栅作为参考栅.对纳米云纹条纹的形成原理,透射电镜放大倍数与试件栅的频率关系,条纹倍增技术,位移、应变测量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讨论.该方法不仅能够测量连续力学参量,如应变和位移,而且能够表征纳观非连续参量,如位错、夹杂.  相似文献   

9.
以30mWHe-Ne激光作为相干光源,用LBS—16B型高速相机连续记录LY12铝板试件在大电流快速加热条件下的动态云纹干涉条纹图像,获得了1000幅/s的有效拍摄频率,为将云纹干涉应用于高温动态变形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0.15-2.5kA的大电流输出装置,对LY12铝板试件加热,可获得约27~7430℃/s的理论温升率;用高速相机连续实时记录高温动态云纹干涉条纹,获得了1000幅/s的拍摄频率,将这两种技术结合,模拟连续波激光辐照金属靶材产生的温升效应,并对变形过程进行测试,为激光结构破坏机理基础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表明云纹干涉法用于高温动态变形测试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双镀层高温高频光栅和云纹干涉法对激光加工硅钢片降低铁损的残余变形进行了测量研究。分别对采用CO2连续激光和YAG脉冲激光不同参数处理后硅钢片表面的残余变形进行了测量,对双镀层Cr-Cr光栅的制作方法、云纹干涉法测量残余变形的原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硅钢片在激光加工后,试件表面产生负性残余应变是细化磁畴,降低铁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原子力显微扫描云纹法的相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云纹法的相移新技术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压电扫描头作为相移元件 ,对所得云纹图像可进行 0 - 2 π范围内的四步相移。对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为典型实验和应用实例 ,分别对由全息光栅和含热变形的电子封装试件栅形成的云纹进行相移分析。成功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的 ,为微米云纹方法的条纹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方法可望在微观变形的云纹法测量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室温和85℃温度环境下高频位相型曲面变形光栅的转移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复制出高质量的曲表面试件变形栅,并具有灵敏度高、条纹质量好、方法简便、可用于工业现场等优点。为云纹干涉法对曲面变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物质纳米级变形的云纹方法———数字纳米云纹法,在测量过程中,借助于各种电镜,采用具有周期结构的晶体物质的晶格或一些过渡金属、贵金属材料规则的表面原子重构作为试件栅。该试件栅的节距可达到亚纳米的量级,使得该方法可以在纳观范围内测量物体的面内位移,应变。参考栅采用计算机绘制的正弦型数字栅。详细地论述了该数字栅的制作方法,数字纳米云纹条纹的形成机理,及位移、应变的测量方法,云纹条纹的相移方法和倍增方法。  相似文献   

15.
米红林  陆鹏 《光学技术》2012,38(3):328-331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试面内三个应变分量的应变测量技术,在试件表面预先压制三个压痕,通过激光照射压痕,经衍射后干涉,产生干涉图。通过分析变形前后干涉斑点的光强值的变化来对待测位置进行应变测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待测试件表面损伤小,且压痕应变花尺寸小,是一种新的光学应变测试技术,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普通应变测量,尤其对解决小空间应变测试问题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云纹干涉系统及其在金瓷双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纹干涉法对金属烤瓷形成的双材料试件进行面内位移、应变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云纹干涉技术对研究具有小变形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可行、有效,结果直观,同时图像灰度变化连续,对比度高,为后续图像处理提供了较好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温秀梅  戴福隆  邬柱 《光学学报》2001,21(3):76-379
介绍了一种云纹干涉法现场转移高密度光栅的新工艺,将现场转移光栅与实验室测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得到物体变形的面内U、V位移场。从理论上分析讨论该方法的可行性及误差。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与传统云纹干涉法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和量程,使云纹干涉法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平行式向列液晶实现相移剪切电子散斑干涉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力军  刘伟 《光学学报》1996,16(2):44-247
研究了向列型液晶的相位调制特性,采用平行式向列液昌作为相移器建立了相移剪切电子散斑干涉计量系统。该方法将相移技术引入到剪切电子散斑干涉术中,提高了检测精度,采用了相关条纹法求解相位,简化了计算;相移方法简单,可靠。用该系统进行应变场的测量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飞秒激光加工光子晶体光纤微型F-P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上熔切出微小矩形孔从而构成光纤法珀干涉腔,并对这种传感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在0~1 500 με的应变范围内,干涉条纹波长相对于应变的灵敏度为0.003 6 nm/με,线性度达0.998 9.在-20 ℃~100 ℃其温度系数为0.958 nm/℃.利用飞秒激光在光纤上加工F-P腔方法简单,能够实现光纤F-P腔的规模化批量制造.  相似文献   

20.
云纹干涉法面内位移测量的光栅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导致云纹干涉法面内位移和应变测量的根本原因,给出对称入射光路云纹干涉法面内位移计量的基本公式,设计定量补偿面内位移和变形的非对称光栅补偿光路系统。最后证明基准光栅补偿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