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汪纪苗  史定海  倪国君 《化学教育》2010,31(7):42-45,57
对宁波地区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开设情况、学生实验中活动方式、实验教学的评价、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落实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加强实验教学评价、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反思,试图为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创建先进的“HEART”实验教学理念。以此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二渗透、四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快乐实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敦促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建立了柔性的实验教学改革运行机制,形成了教学改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熊言林  强世苍  倪放放 《化学教育》2007,28(11):47-48,61
新课程对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展校本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是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校本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尝试:建立教师实验室、建立教师实验教学档案袋和开展校本实验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研究型大学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从阐述实验教学的创新理念出发,介绍构建三平台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特色,展示了改革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杜正雄 《化学教育》2015,36(6):52-55
实验教学能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实验讲解能力是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表征,实验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品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能力则是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核心。实验教学能力的生成是在观察、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实验课程教学、教学说课、教学比赛、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则是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生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龚龙生 《化学教育》2015,36(3):80-81
针对目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采用"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的实验教学程序,利于解决实验教学在教学方式、目的、时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探询-科研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摸索,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研、协作意识,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首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过程中出现的基础实验操作功底不够扎实、综合实验能力欠缺、基础理论和基础实验教学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增加综合设计实验,以及加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衔接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能力不足的现状;将管理学的"破窗效应"、"鲶鱼效应"、"木桶原理"等理论创新地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探讨了这些理论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高校多类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实验教学质量关系着本科教育的成效,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验教学必须坚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质量建设理念。基于此,高校应进行全方位审视,明确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其提升路径,制定和落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着力加强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更精、更细、更实地做好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出和效能,为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出应有贡献。基于近几年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实践,就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做了多视角的深入思考与探讨,提出的改进路径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刚  张恒  马莹  苑世领  宋其圣 《大学化学》2019,34(10):85-89
介绍了山东大学化学学科拔尖学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来课程改革及实施成效,探索适应化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作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数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创新发展,使集体备课的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多样化、实效性更强。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加快了一流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推动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发展,保障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三次会议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为主题,介绍了教指委制订的实验教学建议内容,并就今后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本文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当前的改革进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部分高校在实验的目标导向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改革、教学达成度考核设计、实验新原理新方法引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论述了近期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对今后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生演示-集体评课-全班实验"三环节教学模式是高师教学论实验课程的主要形式,我们对化学专业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观察和调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形式、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这对促进高师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实验教学能力的师范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Online laboratory teaching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wa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virtu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teaching project, combined with Blackborad (Bb) teaching platform and online communication media such as Tencent classroom/Tencent conference,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three-dimensional "online laboratory class". It not only solved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problem dur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of the new coronavirus, but also expanded the form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教学过程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且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厦门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环境内涵建设、提高实验环境育人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思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在课程教学中广为应用,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信息终端完成线上自主学习成为常态,课程教学的信息全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全媒体对实验教学带来全新要求。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仪器分析实验全媒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的实践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自主综合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提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深入开展全媒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过去近20年我国化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采用目标导向的方式,对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和思路.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将"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用于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中。通过对科研实例的深入解析,将涉及的相关教材知识穿插讲解。同时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讲为主、教师讲为辅"的方式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存在的物理化学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改革和探索,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深化知识点理解,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