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尝试用(NH4)3[Fe(C2O4)3]·XH2O的过量水溶液含浸法制备不同载体上单层型氧化铁催化剂.为了比较,也采用Fe(AcAc)3的甲苯溶液热吸附以及Fe(NO3)3溶液饱和浸渍两种方法制备样品.特别对合浸法,考察了含浸溶液的pH值、浓度及含漫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确定了不同载体催化剂前体的适宜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双组元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Ⅰ.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昭彬  赵秀阁  辛勤 《催化学报》2000,21(3):225-228
 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以Mo为主并含有少量金属Ti,Zr,Co,Ce或La的双组分氮化物,利用XRD,BET和DTA表征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孔结构和氮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上,Co或Zr可以和Mo生成某种无定形复合氮化物CoMoNx或ZrMoNx;Ti和Mo生成TiN-Mo2N混合物;稀土元素Ce或La的钼酸盐不能被氮化.对于用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第二组分的加入有利于Mo的氮化.浸渍法制备的样品上除Mo2N外,还有MoO2相存在.不同的制备方法对氮化物的比表面积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BET、XRD等测试手段,考察了由四种不同方法和条件下制备的VP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剂、溶剂、P/V、干燥条件及焙烧温度都对VPO催化剂的物理性质有影响。水相法制备,获较复杂的晶相,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减小,晶相强度增加。有机相法制备,可获得较单一、活性好的晶相,且焙烧温度提高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但超临界条件下干燥,可使催化剂比表面积成倍地增大  相似文献   

4.
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XRD和EXAFS技术表征了热解温度对煤中铁催化剂形态的影响,用XPS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元素在低温制备煤焦中的主要物相是Fe2O3和Fe3O4,而在高温制备的煤焦中,还原态α-Fe和铁碳物种(Fe,C)是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煤或焦中的氮元素以季胺盐、吡啶和吡咯等三种形态存在。铁能催化季胺盐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与吡咯类氮相比较而言,铁能优先催化  相似文献   

5.
对某还原性催化剂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将样品在加热条件下用硫酸溶液(2∶1)分解,样品处理后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其中SnO2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n=9)。  相似文献   

6.
对某还原性催化剂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将样品在加热条件下用硫酸溶液(2:1)分解,样品处理后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其中SnO2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n=9)。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控共沉淀中钼酸铵溶液的酸度制备了系列铁钼催化剂,采用N_2吸附-脱附、Raman、XRD、SEM、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酸度条件下制备的铁钼催化剂的甲醇氧化制甲醛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钼酸铵溶液酸度影响催化剂的粒径、形貌及表层铁、钼物种的分布与富集。恰当的钼酸铵溶液酸度范围,优化了催化剂表层MoO_3和Fe_2(MoO_4)_3物种的比例,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有利于甲醇氧化制甲醛收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希涛  钟顺和 《分子催化》2003,17(3):173-177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V-O催化剂,用DTA-TG、TEM、XRD、IR和TPR等方法对微粒的组成、表面结构及晶格氧活性进行了表征.用化学吸附-IR和TPD方法考察了乙烷在Fe-V-O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为超细微粒,粒子大小为10-20nm,其比表面、晶格氧的活泼性均大于共沉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乙烷能够以-CH3中的H原子吸附于催化剂表面Lewis碱位V=O链的端氧上形成两种分子吸附态,随吸附温度的升高,乙烷的吸附强度逐渐增大,其乙烷吸附量远大于共沉法制备的Fe-V-O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牛建中  寇元 《分子催化》1996,10(2):95-102
由铁锰羰基族混合制备的高分散Fe-Mn催化剂,对低碳烯烃来说,比簇衍生的铁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CO加氢选择性,和较长的寿命,本文用Mn,Fe的K边XANES谱研究了加入到铁体系中的锰组分的作用,结果表明,锰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提高铁分散度,而且也易于保持和恢复铁的零价特征1。  相似文献   

10.
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Cu、Cr、Mn、Fe、Ni,采用机械方法将其加到Al2O3载体上,制成负载型纳米催化剂.用TEM、SEM、XRD、HRTE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CO催化氧化的结果表明,铜催化剂的活性最高;铜、铬催化剂的活性高于贵金属钯催化剂;锰催化剂活性与钯相当;铁、镍催化剂活性较差.XRD实验表明,催化反应后,纳米金属将变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李春光  彭宇  潘庆芝  施展 《化学教育》2019,40(20):27-30
将学科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型综合实验,结合新清洁能源发展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采用液相还原取代法制备铂纳米管,通过XRD、TEM、XPS对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并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测试铂纳米管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开设该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催化剂制备的实验原理、合成方法及数据分析,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综合实验的操作技能,在培养研究兴趣的同时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出大孔高比表面高发散态Fe/ZrO2气凝胶超细粒子催化剂,研究了在其制备过程中织构性质、颗粒大小、体相和表面结构的变化,并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Fe/ZrO2催化剂作了对比。对几种Fe/ZrO2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考察表明,Fe/ZeO2气凝胶超细催化剂显示出高的反应活性;随载体ZrO2颗粒尺寸减小,活性组分铁的分散度变大,其颗粒尺寸变小,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反应活性增大,甲烷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盐超微粒子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Zn,Ni,Co的铁酸盐超微粒子催化剂,运用DTA-TG、IR、XRD以及BET比表面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铁酸盐对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铁酸盐均为尖晶石型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为31.9-36.3m^2/g,晶粒大小约为30-35nm,在由二氧化碳选择性氧化乙苯制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TG-DTG,研究了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前驱化合物的 种类及 热处理对其在碳-氧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观察到在干混法制备催化剂时,所用铁盐分解温度越低活性越高。此外还发现,热处理可明显提高由分解温度高的含氧铁盐制备的 催化剂的活性,但对于不含氧铁盐和分解温度低的含氧铁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MoO3—SiO2表面复合物金属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宇  钟顺和 《分子催化》1997,11(5):342-348
采用MoOCl4的盐酸溶液负载于SiO2的表面反应法,制备了负载型和键联型两种MoO3-SiO2(MoSO)表面复合物载体。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MoSO的表面构造及其化学吸附性能;并利用TPR技术考察了该表面复合物载体对负载金属Pd,Cu氧化物还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PtRu/C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用三种方法制备了PtRu/C[Pt和Ru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0%,记为PtRu/C(20%-10%)]甲醇阳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考察了PtRu/C催化剂的粒子大小和晶格参数的变化,利用单电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改变溶剂的组成提高了贵金属在活性炭表面的分散度,并改善了PtRu间的相互作用,用乙二醇/水/异丙醇混合溶剂制备的PtRu催化剂金属颗粒较小,PtRu间的相互作用较强,以该催化剂作甲醇阳极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光还原沉积贵金属法,制备了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控制TiO2表面负载银的形貌,利用AAS,XRD,TEM和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胺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g/TiO2复合纳米催化剂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以及银沉积量和沉积形貌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光还原沉积条件,可在平均粒径为24nm左右的TiO2颗粒上获得3nm左右均匀分散的银粒子;在TiO2上沉积适量的具有较高分散度的金属Ag,能有效提高TiO2对苯胺氧化反应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ICP-AES法测定了大蒜中铝、铜、铁、锰、锶和锌等六种微量元素,试验了大蒜样品的分解方法,讨论了钙和磷对测定元素的干扰和溶液酸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用该法成功地进行了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9.
脱铝沸石羟基窝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H4Y和NaY沸石用草酸溶液脱铝制备的样品,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表征“羟基窝”的3710cm-1处的背底吸光度(A3710).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用DTA和TGA建立了定量测定“羟基窝”的方法,并测定了各样品的“羟基窝”浓度,样品的“羟基窝”浓度与其实际脱铝数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胶乳中的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硝酸消解胶乳样品,以氨水溶解消解产物,加入磺基水杨酸与铁形成 三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以工作曲线法测定。建立了在氨性溶液中快速测定胶乳中铁的FAAS法。对样品处理方法、消解产物的溶解性质、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稳定性、试液和空白溶液粘度一致性、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6%,加标回收率95.0%-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