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甲象与甲微量元素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指甲微量元素水平与甲象的关系,对健康者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甲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甲象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与健康者相比,恶性肿瘤患者的甲硒、锌水平下降(P<0.05),而甲铜和铜锌比水平升高(P<0.05);恶性肿瘤患者中,与无紫晕者相经,有紫晕者的甲硒、锌水平下降(P<0.05),而甲 铜水平升高(P<0.05)。提示肿瘤患者甲象与甲微量元素有一定相关,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出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磷酸(pH=30)为流动相,同时测定甲强龙注射液中琥珀酸甲强龙和游离甲强龙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好(R>3)。  相似文献   

3.
冬凌草甲素葡萄糖苷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冬凌草甲素的构效关系,合成生物活性更高的化合物,以冬凌草甲素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进行选择性保护,再进行糖苷化,最后脱保护,经五步反应,以23.0%的总收率,合成了冬凌草甲素-6-O-β-D-葡萄糖苷,并得到一系列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乙腈-磷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甲强龙注射液中琥珀酸甲强龙和游离中强龙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间接电氧化法合成的二甲砜及反应物二甲亚砜进行了分离分析。研究了分离二甲砜、二甲亚砜的最佳条件,内标法定量。两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2-30μg,且有较好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施剑秋  程培元 《结构化学》1992,11(6):471-475
冬凌草甲素,C_(20)H_(28)O_6,Mr=364.44,是一种从中药中提取的抗癌药,它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的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α=13.316(9),b=21.302(2),c=13.015(1),V=3697(9)~3。Z=8,D_c=1.31g/cm~3,D_o=1.30g/cm~3,F(000)=1568。该分子是四环二萜类化合物,A环和C环是椅型结构,B环是船型结构;D环是部分共轭五员环,为半椅型结构,环上相邻的两个双重键侧基组成一个六原子的共轭平面。  相似文献   

7.
8.
邓文礼  杨大本 《结构化学》1994,13(6):451-456
报道一种新类型的有机电子晶体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C_(14)H_9NO_2)和N-对甲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C_(15)H_(11)NO_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b,a=7.649(4),b=11.659(2),c=23.739(3)A,V=2117.0A ̄3,Z=8,D_c=1.401g/cm ̄3,M_r=223.23,μ=0.885cm ̄(-1),最终偏离因子R=0.053,R_ω=0.048;(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_1,a=7.624(2),b=11.237(1),c=13.856(2)A,V=1187.0 A3,Z=4,D_c=1.328g/cm ̄3,Mr=237.26,μ=2.764cm-1,最终偏离因子R=0.036,R_ω=0.032。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内酰亚胺碳、氮、氧原子与其苯并环共平面。化合物(2)中的甲基碳原子与取代基苯环共平面,苯并酰亚胺平面与取代苯环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58.4°(化合物1)和56.2°(化合物2)。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新类型的有机电子晶体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C_(14)H_9NO_2)和N-对甲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2)(C_(15)H_(11)NO_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b,a=7.649(4),b=11.659(2),c=23.739(3)A,V=2117.0A ̄3,Z=8,D_c=1.401g/cm ̄3,M_r=223.23,μ=0.885cm ̄(-1),最终偏离因子R=0.053,R_ω=0.048;(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_1,a=7.624(2),b=11.237(1),c=13.856(2)A,V=1187.0 A3,Z=4,D_c=1.328g/cm ̄3,Mr=237.26,μ=2.764cm-1,最终偏离因子R=0.036,R_ω=0.032。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内酰亚胺碳、氮、氧原子与其苯并环共平面。化合物(2)中的甲基碳原子与取代基苯环共平面,苯并酰亚胺平面与取代苯环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58.4°(化合物1)和56.2°(化合物2)。  相似文献   

10.
11.
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甘氨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尿素、甲脲和二甲脲水溶液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酸的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理论水化数和体积作用系数,讨论了溶剂组成变化对甘氨酸迁移偏摩尔体积和理论水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与尿素及烷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以1:1的形式为主.尿素、甲脲、二甲脲分子与氨基酸荷电中心的直接相互作用,削弱了两性离子带电中心对周围水分子的电致收缩效应,造成了理论水化数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稳健回归解析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新  李井会等 《分析化学》2001,29(9):1036-1038
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紫外光谱严重重叠,本文构造和使用两个M估计的新的目标函数导函数Ψ(x)函数,并由此建立两个新稳健回归方法,以此解析重叠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结果满意,为多组分同时测定提供了两个新稳健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实验室常见且价廉的丙酮、甲醛、乙酸酐、叔丁醇及异氯丙烷为原料,通过醛酮缩会、酸酐酰化、格氏反应等方法,合成了甲瓦龙酸内酯,收率达到35%-45%。经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及折光率测定,表明最终产物确是甲瓦龙酸内酯。  相似文献   

14.
谢川  刘建  李海燕 《合成化学》2005,13(2):201-203
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Ag2O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合成了紫外吸收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其结构经UV,IR和MS确认。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对二氨基苯甲醛3g(20mmol),Ag2O0.3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质量的10%),KOH4.5g(浓度3%),在60℃反应24h,收率75.8%。  相似文献   

15.
稳健回归解析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磺胺甲唑和甲氧苄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新  李井会  高礼让  朱秀慧 《分析化学》2001,29(9):1036-1038
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的紫外光谱严重重叠,本文构造和使用两个M估计的新的目标函数导函数(x)函数,并由此建立两个新稳健回归方法,以此解析重叠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磺胺甲噁唑和甲氧苄啶,结果满意。为多组分同时测定提供了两个新稳健回归方法。  相似文献   

16.
顺式-二碘-二(2-甲基吡啶)合铂(Ⅱ)与高氯酸反应制得I(2-甲基吡啶)Pt(u-I)2Pt(2-甲基吡啶)I(Ⅱ)(3);3经胺化、复分解和取代反应合成了抗肿瘤新药甲啶铂,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除脂,过HLB固相萃取小柱,用3mL10%甲醇淋洗,5mL100%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氮气吹干,残渣用1mL10%乙腈水溶液定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甲砜霉素在0.05~2.0mg/L,氟甲砜霉素在0.025~1.0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0%、95.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11.2%,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检出限分别为10μg/kg、5μg/kg。  相似文献   

18.
郭宗儒  易翔  王敏敏  褚凤鸣 《化学学报》2001,59(11):1925-1931
用分子对接确定了一系列RXR激动剂与受体的作用方式,与X衍射测得的晶体复合物中9-cis-RA的作用方式相近。对接后的配体-受体复和物经分子力学优化后更接近药效构象,两者相互作用能与活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0.64。用活性构象建立的CoMFA模型比低能构象建立的CoMFA模型有更高的可信度,其交叉验证相关系q^2=0.79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γ^2=0.988,绝对误差SE=0.099,f6,33=456.8。  相似文献   

19.
在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HF/4-31G)结合点电荷模型方法对AChE-HupA复合物活性位点的410个原子和1929个点电荷进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 比较了石杉碱甲分子在形成复合物前后的结构变化特征。发现复合物中石杉碱甲分子构象并非能量最低构象, 它的能量比HF/4-31G全优化得到的构象的能量高91.8kj/mol。和单分子状态相比, 形成复合物后季铵基和内酰胺基的N-H, C=O键的键长变长、键强减弱, 其总原子净电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这些基团的空间取向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C(8)-N(21)键的旋转达20ⅲ。这些信息将有益于设计新的AChE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H2SO4酸性条件下,甲醛对KMnO4-盐酸萘甲唑林(盐酸氧甲唑林)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且强度与药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采用KMnO4-甲醛体系测定制剂中盐酸萘甲唑林(盐酸氧甲唑林)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盐酸萘甲唑林在1.0×10-8~7.0×10-6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9×10-9g/mL;盐酸氧甲唑林在5.0×10-8~1.0×10-5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47×10-8g/mL.对浓度为1.0×10-6g/mL的盐酸萘甲唑林和盐酸氧甲唑林分别进行的11次平行测定,RSD分别为4.0%和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