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锌含量在μg·mL~(-1)~mg·L~(-1)范围的水样品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进行了研究。通常由于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中,由于锌的灵敏度很高使制样过程易受到污染,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需较繁杂的富集。通过在样品加入乙醇降低空白值和改进精密度,调节仪器条件的内气流为0.5L·min~(-1)以降低锌的灵敏度,使方法线性范围达到0~20μg·L~(-1)。本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5.9%之间,检测限为0.098μg·L~(-1)。应用于天然河水、自来水及瓶装矿泉水中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好及耗能低的分子光谱技术,其在化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应用于尿素的定量分析亦有报道,但还是存在操作复杂和灵敏度低等问题。该工作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及灵敏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RRS-ET)新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痕量尿素(UR)的检测。在盐酸及稳定剂氨基硫脲(TSC)存在条件下,丁二酮肟(DMG)与UR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二嗪衍生物4,5-二甲基-2-咪唑酮(DIK), DIK作为能量受体能与能量供体聚苯乙烯纳米探针(PS)发生RRS-ET现象,使得体系的RRS信号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UR浓度的增大,体系在500 nm处的RRS强度呈线性降低。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对影响体系信号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选择HCl溶液浓度为0.75 mol·L~(-1), TSC溶液浓度为0.22 mmol·L~(-1), DMG溶液浓度为19.35 mmol·L~(-1), PS的浓度为17.5μg·mL~(-1),水浴温度为80℃,水浴反应时间为20 min时,体系获得最佳检测效果。在最佳条件下,聚苯乙烯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降低值与UR浓度在2.0~32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 ng·mL~(-1)。同时,考察了共存物质对2 000 ng·mL~(-1) UR测定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100μg·mL~(-1)的Na~+, Zn~(2+), 20μg·mL~(-1)的Mn~(2+), Cr~(3+), 10μg·mL~(-1)的SO~(2-)_4, NO~-_3, Co~(2+), Fe~(3+), 2μg·mL~(-1) Cr~(6+), Ca~(2+)不干扰UR的测定,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最后,将该RRS-ET方法应用于尿液中UR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19%~96.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0%~6.35%之间,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个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分析尿素的新方法,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黄河上游地区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评价该区域重金属污染水平,分别于2014年4月(枯水期)和10月(平水期),在12个采样点采集了24个黄河表层水样。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量水样中As,Cd,Cr,Co,Cu,Mn,Ni,Pb和Zn的含量,并确定黄河上游水体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显示枯水期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顺序是:Cr(18.56μg·L~(-1))As(2.95μg·L~(-1))Ni(1.87μg·L~(-1))Mn(1.20μg·L~(-1))Cu(1.12μg·L~(-1))Zn(0.59μg·L~(-1))Pb(0.08μg·L~(-1))Cd(0.01μg·L~(-1)),平水期的重金属平均浓度顺序是:Mn(596.89μg·L~(-1))Zn(52.46μg·L~(-1))Cu(36.2711μg·L~(-1))Ni(25.11μg·L~(-1))Cr(23.19μg·L~(-1))Pb(19.51μg·L~(-1))As(7.30μg·L~(-1))Cd(0.37μg·L~(-1))。将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与中国和国际水质参考值以及同地区丰水期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Cr,Mn,Pb和Cu含量高于标准值。同时,用重金属污染指数(HPI)评估所有金属对整个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选点枯水期HPI值为6.46~11.95,平水期HPI为4.53~210.53。两个季节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和HPI都显示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河研究流域水体重金属含量及HPI均显示平水期重金属污染程度较枯水期高,可能与季节性生产及降水变化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以Dowex1-X10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的固相萃取小柱,建立了固相萃取、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TXRF)测定高冰镍中微量贵金属钯、铱、铂和金含量的新方法,解决了复杂体系中微量贵金属检测前的分离富集难的问题.在0.5mol/L盐酸体系中,TXRF测定高冰镍中钯、铱、铂和金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4%,其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015、0.011、0.013μg/mL和0.01 5μg/mL,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0、0.036、0.043μg/g和0.050μg/g.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ICP-MS基本一致.用TXRF可以同时、快速地测定高冰镍中的贵金属,样品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KI_3-罗丹明6G体系荧光法测定痕量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硒摄入过量会导致硒中毒,因此痕量硒的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灵敏、具有选择性测定硒的氢化物发生荧光分析新方法。在0.36mol·L-1硫酸介质中,以NaBH4为还原剂,Se(Ⅳ)被还原为H2Se气体。用KI3溶液作为吸收液,I-3被H2Se气体还原成I-。当加入罗丹明6G时,罗丹明6G(Rh6G)与吸收液中的I-3形成缔合微粒导致荧光强度减弱。有Se(Ⅳ)存在时,罗丹明6G与I-3结合较少,剩余量增多,荧光强度增强。优化了分析条件,选择0.36mol·L-1 H2SO4,21.6g·L-1 NaBH4,23.3μmol·L-1 Rh6G,50μmol·L-1 KI3,激发波长为480nm时瑞利散射不影响荧光测量。在选定条件下,Se(Ⅳ)浓度在0.02~0.60μg·mL-1范围内与562nm处的荧光强度增加值ΔF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562nm=12.6c+20.9,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L-1。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法测定5.07×10-6 mol·L-1 Se(Ⅳ)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0.5mmol·L-1的Ba2+,Ca2+,Zn2+,Fe3+,0.25mmol·L-1的Mg2+,0.05mmol·L-1的K+,0.2mmol·L-1的Al 3+,0.025mmol·L-1的Te(Ⅵ)均对测定不产生干扰。Hg2+,Cd2+和Cu2+等易与Se(Ⅳ)结合生成沉淀,干扰Se(Ⅳ)的测定,这些干扰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络合剂消除干扰。该氢化物发生-分子荧光光谱新方法已用于水中痕量硒的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1.8%~107.1%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核燃料后处理流程中,需对工艺中的铀浓度进行准确测量。利用X射线管照射铀溶液,通过测量铀的L边界X射线透射谱确定铀浓度。文章设计了铀的L边界X射线透射谱测量系统。通过配制1~200g·L~(-1)铀标准溶液,建立铀浓度测量工作曲线,并对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铀浓度测量工作曲线线性拟合参数R2=0.999 9;系统对57.004g·L~(-1)铀溶液测量精密度为0.21%,对38.255g·L~(-1)铀溶液测量相对误差为0.32%;对2.236g·L~(-1)铀溶液进行连续测量,99.67%数据落在μ±3s。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研究Fc(COOH)_2(λ_(max)=255 nm)与BSA(λ_(max)=277. 5)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c (COOH)2在10~190μmol·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8 4),BSA在100~1 900 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2),BSA与Fc(COOH)_2反应后,最大吸收波长移至275 nm。当固定Fc(COOH)_2或BSA的浓度时,Fc(COOH)_2或BSA的吸光度随着BSA或Fc(COOH)_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Fc(COOH)_2与BSA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于Fc(COOH)_2和BSA能形成氢键,分子链增长,吸收的能量增加,导致吸光度增大。同时考察Fc(COOH)_2和BSA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70μmol·L~(-1)的Fc(COOH)_2与1 900 mg·L~(-1)的BSA反应0. 1,24和96 h后,在λ_(max)=275 nm处的吸光度由1. 062分别变为1. 045和0. 986;当700 mg·L~(-1)的BSA与190μmol·L~(-1)的Fc(COOH)_2反应0. 1,24和96 h后,在λ_(max)=275 nm处的吸光度由0. 813分别变为0. 794和0. 750。  相似文献   

8.
锌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及菌体内元素含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研究培养液中锌元素浓度变化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及菌体内其他元素吸收状况的影响;从菌体中无机元素再平衡角度探讨锌干预影响嗜酸乳杆菌生长及元素吸收的潜在机制。以嗜酸乳杆菌为实验细菌菌种,以元素锌为实验元素,观察培养液中锌浓度变化所导致的嗜酸乳杆菌生长速度的变化。共设置7个锌元素浓度组,每组6个平行样品,锌元素浓度范围为0~1 200 ng·mL~(-1),每组浓度间隔200 ng·mL~(-1),其中0 ng·mL~(-1)组即为对照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培养液和嗜酸乳杆菌中的锌(Zn)、铜(Cu)、铁(Fe)、锰(Mn)等43种元素的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嗜酸乳杆菌的OD值,监控其生长速度。利用SPSS20.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20.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培养液中Zn浓度变化会引发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刺激效应,在Zn浓度为600 ng·mL~(-1)时刺激效应最明显,同时导致菌体内无机元素浓度发生改变,菌体内包括Se和Fe在内的部分有益元素含量随着细菌生长速度的加快而升高, Cd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则降低。相关分析显示,菌体中Se, U, Fe, Al, Ti, Sb, Ba, Mn, Co, Zn和Sr(按照2~10 h整体相关系数值由高到低排列)11种元素的含量与OD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U, Al, Ti和Sb为负相关,其余7种元素为正相关;嗜酸乳杆菌中Se, Sr, Al, Mn, Fe, Co和Cd等14种元素含量与菌体中锌元素含量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中锌元素浓度变化会刺激或抑制嗜酸乳杆菌生长速度,同时,还可上调某些有益元素及下调某些有害元素元素的含量;菌体中有益与有害元素含量的再平衡或许是培养液中锌干预改变嗜酸乳杆菌生长速度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微量注射进样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油料作物中铅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量注射进样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油料作物黄豆、花生、葵花子和芝麻中铅、锌含量,采用导数测量系统使检测灵敏度提高了5.6~8倍,检出限改善了8.8~10.5倍,经测定,黄豆、花生、葵花子、黑芝麻、白芝麻中铅含量分别为:4.638,3.420,1.076,0.304,1.996μg·g~(-1),锌含量分别为:34.72,28.69,64.61,20.55,18.97μg·g~(-1)。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铅:0.0522,0.242μg·mL~(-1),3.50%,锌:0.0131,0.000452μg·mL~(-1),2.9%。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珠光颜料中Pb、Cd、As、Hg、Ba、Cr、Sb、Se8种元素的含量.各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1-1.0000),检出限为1.17-30.59μg/L,用标准加入法作了回收率实验,在1.0-10mg/kg水平回收率在94.5%-101.7...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灵敏度高的测定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的荧光分析法。黑色素不发荧光,一旦在强烈的氧化条件下(在碱性过氧化氢中加热)被氧化后就会发出强烈的荧光,通过测量其相对荧光强度来测定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带宽为5 nm,扫描速度为2 400 nm·min~(-1),扫描间距为1 nm的条件下确定乌骨鸡黑色素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浓度范围在10~100μg·mL~(-1)的乌骨鸡黑色素的最佳氧化条件,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向A375细胞(无黑色素的人的黑色素瘤细胞)样品中分别加入25, 40和80μg·mL~(-1)黑色素标准品,在最佳氧化条件下进行反应后测定细胞样品中黑色素含量。计算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值,意在探究细胞中杂蛋白和脂质对黑色素定量结果的影响;向乌骨鸡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分别加入5.00, 7.50和10.00μg的黑色素标准品,按照最佳氧化条件测定其细胞样品中总黑色素含量,并计算其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乌骨鸡黑色素的激发波长为354 nm,发射波长为453 nm;乌骨鸡黑色素最佳氧化条件为:pH为8,氧化温度为55℃,过氧化氢浓度范围为24%~26%,氧化时间为2 h;黑色素浓度在10~100μg·mL~(-1)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4,线性回归方程为b=0.014 7a+0.313 8,荧光分析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30μg·mL~(-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方法检出限为3.68μg·mL~(-1);精密度实验的RSD值为1.87%,重复性实验的RSD值为4.59%;在A375细胞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黑色素标准品后,测量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78%, 3.53%和0.25%;在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加入不同黑色素标准品后,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94%, 92.14%和99.83%, RSD值为4.00%;综上所述,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检测限低,且测定结果不受细胞内杂蛋白以及脂质的干扰,更适用于测定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负载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的纳米氧化铝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系统地研究了其在动态条件下对稀土离子Sc~(3+),Y~(3+)和La~(3+)的吸附性能,并确定了最佳吸附及解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5时,分析物均可被上述吸附材料定量吸附;用0.5 mol·L~(-1)盐酸溶液可将吸附在微柱上的稀土离子完全解脱。该方法对Sc~(3+),Y~(3+)和La~(3+)的检出限分别为0.15,0.18和0.34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3.0%和1.7%(n=12,c=0.5μg·L~(-1))。方法应用于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中痕量Sc,Y和L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聚氰胺与铜离子配位反应并抑制AT-双链铜纳米颗粒合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策略检测三聚氰胺。当三聚氰胺存在时,与铜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使得后期合成铜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浓度不够,导致铜纳米颗粒荧光减弱。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三聚氰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50μmol·L~(-1),检出限达0.5μmol·L~(-1)。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检测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回收率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多量程原位水质总磷总氮一体式在线监测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对于总磷(TP)总氮(TN)联合测定的需求,基于国标法提出了联合测定原理,利用顺序注射技术和微控技术建立水质总磷总氮多量程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TP和TN的测定。总磷的测定量程分为0~1.2,1.2~2.5,2.5~5μg·mL~(-1);总氮测定量程分为0~10,10~20,20~40μg·mL~(-1)。测定范围涵盖地表水环境I~V类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总磷、总氮的标准限值。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了总磷与总氮测定的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其校正决定系数≥0.996 4,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μg·mL~(-1)和0.05μg·mL~(-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6%~3.84%、0.78%~3.69%,贵州七大水库实际水样数据比对中,总磷相对误差≤±3.7838%,总氮相对误差≤±3.69%。系统运行稳定,可以精准、高效地分析不同地表水样的总磷总氮,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适用于实验室、站房式、便携式在线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5.
光泽精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光浩 《光谱实验室》2002,19(6):736-740
对光泽精化学发光体系的动力学性质、荧光光谱、化学发光光谱及化学发光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详细研究了光泽精 - H2 O2 - Co(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 ,当光泽精 (L c)为 2 .5×10 - 5mol/L、H2 O2 为 0 .5 mol/L、Na OH为 0 .4 mol/L、CTMAB为 2 .0× 10 - 5mol/L时 ,测定 Co( )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 0 .0 5— 2 0 0μg/m L ,检出限为 0 .0 1μg/m L。对 10μg/m L Co( )连续测定 7次 ,相对标准偏差为 1.7%。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检测水溶液、尿液和血清中的咪达唑仑,建立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检测方案。使用BWS415-785H型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采集了拉曼光谱,其激发光波长为785 nm,光谱测量范围为68~2 700 cm~(-1),光谱分辨率小于3 cm~(-1),激光功率为80 mW,积分时间为5 s。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咪达唑仑的拉曼光谱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对拉曼峰进行了归属。然后以银溶胶作为表面增强基底,以硫酸镁(MgSO_4)水溶液作为促凝剂,选取689和827 cm~(-1)处的拉曼峰作为特征峰,对咪达唑仑进行了SERS检测。在水溶液中咪达唑仑的检测限为6μg·mL~(-1),在5~40μg·mL~(-1)浓度范围内,拉曼特征峰的强度随咪达唑仑水溶液浓度的线性曲线方程为y=188.18x-743.05,相关系数为r=0.972,回收率范围为98.2%~107.2%, RSD范围为2.08%~3.25%。在尿液中咪达唑仑的检测限为20μg·mL~(-1),在20~125μg·mL~(-1)浓度范围内,拉曼特征峰的强度随咪达唑仑尿液浓度的线性曲线方程为y=59.78x-640.71,相关系数为r=0.958,回收率范围为96.9%~107.9%, RSD范围为4.45%~5.75%。在血清中咪达唑仑的检测限为20μg·mL~(-1),在15~125μg·mL~(-1)浓度范围内,拉曼特征峰的强度随咪达唑仑血清浓度的线性曲线方程为y=30.81x+176.66,相关系数为r=0.963,回收率范围为94.2%~105.7%, RSD范围为3.60%~4.41%。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无损、操作简便等优点,为咪达唑仑的现场快速检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现状,提出并建立一种基于二维相关荧光谱水体中PAHs的检测方法。以菲和荧蒽为研究对象,配置36个蒽荧蒽混合水溶液样品(蒽和荧蒽的浓度范围均为1×10-4~1×10~(-6) g·L~(-1)),采集了所有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以激发波长为外扰,构建同步二维相关荧光谱。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蒽和荧蒽浓度的多维偏最小二乘(N-PLS)模型,对蒽和荧蒽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5.48×10~(-6) g·L~(-1)和6.25×10~(-6) g·L~(-1)。为了比较,基于常用的三维荧光谱建立了NPLS模型,对蒽和荧蒽的RMSEP分别为5.92×10~(-6) g·L~(-1)和7.33×10~(-6) g·L~(-1)。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维相关荧光谱检测环境中PAHs污染物是可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三维阳极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进行了结构改进,缩短了微通道长度,减小了阴阳极间距,去除了隔离棒,利用阴极附近电解液的快速流动来减轻燃料渗透;研究了该电池的性能特性,考察了电解液浓度、甲酸浓度和反应物流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池性能随电解液及甲酸浓度的升高均先上升后下降,随反应物流量的升高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当电解液浓度为1.0 mol·L~(-1)、甲酸浓度为0 5 mol·L~(-1)、反应物流量为300μL·min~(-1)时,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可达44.6 mW·cm~(-3),比相同体积、相同阳极有效面积的同类电池提高了107%,电池性能得到有效强化。  相似文献   

19.
青篙素是一种优异的抗疟药,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但山于青蒿素天然来源的限制,青蒿素的化学合成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二氢青篙酸是合成青篙素的关键前体.二氢青蒿酸与单线态氧反应形成过氧化物是青篙素光化学制备中的关键步骤,制约着青蒿素化学合成的产率.然而关于.二氢青蒿酸与单线态氧反应的重要动力学信息并未有报道.本文通过光敏化法产生单线态氧,研究二氢青蒿酸与单线态氧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通过直接检测单线态氧在1270 nm处的发光衰减动力学,得出单线态氧与二氢青蒿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在CCl_4中为1.81×10~5 (mol/L)~(-1)·s~(-1),在CH_3CN中为5.69×10~5 (mol/L)~(-1)·s~(-1),DMSO中为3.27×10~6 (mol/L)~(-1)·s~(-1)发现在三种溶剂中二氢青蒿酸与单线态氧的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为优化青蒿素光化学合成的实验条件提供了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青蒿素的合成效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pH值为6.5的NaH_2PO_4-Na_2HPO_4缓冲介质中,利用1,10-菲咯啉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邻氨基酚显色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及反应程度,通过测量424nm下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活化剂1,10-菲咯啉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10~(-8)~6.00×10~(-6)mol·L~(-1)和6.00×10~(-6)~1.25×10~(-5)mol·L~(-1),检出限为6.2×10~(-9)mol·L~(-1)。用于水中1,10-菲咯啉稳定性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