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崔嘉轩  刘璐  李东浩  朴相范 《色谱》2021,39(11):1157-1170
微纳尺度物质的分离和分选在精准医学、材料科学和单细胞分析等研究中至关重要。精准、高效和快速的分离微纳尺度物质能够为癌症的早期诊断、生物样品检测和细胞筛选提供重要帮助,其中基于外加场分离技术的分离微纳尺度物质因可以对微纳尺度物质高效在线分离和分选,被广泛应用于微纳米颗粒、外泌体以及生物细胞的分离工作中,而目前多数外加场分离技术存在装备繁琐和样品消耗大等问题。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制作微通道和微流控芯片操纵微小流体对微纳尺度样品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因具有快速检测、高通量、在线分离、集成性高、成本低等优势现被应用于微纳尺度物质分离分析中,是一种微纳尺度物质分离的有效方法,通过在微流控芯片上设计不同的通道及外部配件提高主动场对微纳尺度物质分离效率。外加场分离技术与微流控技术联用可以实现微纳尺度物质的无损、高效、在线分离。该综述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在微流控芯片上依托流动场、电场、磁场及声场等外加场分离技术来提高对微纳尺度物质分离效率的研究现状,并将各个外力场对单细胞、微颗粒等微纳尺度物质的分离进行分类介绍,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及发展应用,最后展望了外加场分离技术与微流控技术联用在应用于癌细胞的早期筛查、精确分离微尺度物质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联用技术的优势和未来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场流分离作为一类分离技术可分离、提纯和收集流体中的悬浮物微粒,它是将流体与外场联合作用于待分离物质,利用样品质量、体积和密度等性质的差异实现分离,然后利用分离物质的保留性质来确定样品颗粒粒径及分布、分子量等性质。其中非对称流场流分离能够提供连续的、高分辨率的分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欢迎。本文介绍了场流分离的分类及其原理,重点介绍了非对称流场流分离的原理及其应用,包括非对称流场流分离的影响因素及与其他分离技术的比较;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pH区带逆流色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区带逆流色谱是在逆流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备型分离技术。利用物质解离常数和疏水性的不同进行分离,具有分离量大、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应用领域比较广泛;简单介绍了该技术的分离原理及分类,并对该技术在氨基酸衍生物、肽衍生物、染料、生物碱和异构体等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及其改进方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屈锋  韩彬  邓玉林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2008,26(3):274-279
对自由流电泳的分离原理、分离模式、影响分离的因素和条件以及自由流电泳仪器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近年来自由流电泳在离子、小分子和微粒分离,多肽和蛋白质分离,细胞和细胞器分离,药物对映体分离,微芯片装置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73篇。  相似文献   

5.
分子筛材料在小分子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分离技术与工艺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沸石分子筛、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等材料. 分子筛具有比表面积大、 稳定性高、 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可以满足吸附分离技术中高效、 节能和环保的需求, 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小分子混合物分离吸附剂. 本文综合评述了吸附分离领域中常用的吸附剂材料的特点和吸附分离机理与评价方法, 总结了分子筛在空气分离、 烃类分离、 二氧化碳吸附、 芳香硫化物脱除、 一氧化碳吸附、 氮氧化物吸附、 氢气储存吸附及氢同位素分离等领域的应用, 并对基于分子筛膜的小分子混合物分离现状进行了介绍. 此外, 本文还系统分析了分子筛对不同混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与其拓扑结构、 骨架组成及改性方法之间的关系, 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分离过程是化学工业的关键步骤,也是能耗和物耗最为集中的过程,占全部工业能耗的近50%[1]。特别是乙烯、乙炔和丙烯等大宗基础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当前仍主要依赖于深冷精馏等高耗能分离技术,亟待发展高效分离技术。吸附和膜分离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有望显著降低分离过程能耗[1,2]。在结构相似化合物的分离过程中,吸附剂和膜等分离材料通常存在选择性和容量(渗透率)难以兼具的问题。例如在乙烯和乙炔的吸附分离  相似文献   

7.
李晓新  束伦  陈莎 《化学学报》2016,74(12):969-979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可设计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物质分离、提纯、催化等领域,同时也作为模板制备各种功能材料.MOFs作为色谱分离的材料已得到了较多的研究与应用.按照被分离物质的类别,综述和总结了不同MOFs材料作为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效果,重点介绍了MOFs材料的色谱分离机理.MOFs材料的孔径、功能基团和不饱和金属位点在分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对MOFs在色谱分离应用中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分析中手性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霞  赵志毅  刘明霞  李向军 《色谱》2020,38(9):1038-1045
毛细管电泳(CE)作为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分离模式灵活多样等众多优势,在手性物质分离等领域应用广泛。在以往的工作中,手性化合物的CE分离模式、手性拆分剂选择及提高分离度等研究已作了详尽报道,而成功分离后的手性物质定性、对映体出峰顺序确认等问题也至关重要。该文以CE手性化合物分离分析中是否依赖标准品分类,及其定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吸附分离材料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利用纤维素中的羟基基团,通过交联、接枝、引入无机粒子或与聚合物复合,可以制备出微球和薄膜等不同形态的吸附分离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本文结合近五年来国内外纤维素及其复合材料在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近况,从水、油、重金属、气体和有机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纤维素基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佳  邱洪灯 《色谱》2023,(10):825-834
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柱,色谱柱的灵魂是色谱分离材料,色谱分离材料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决定色谱的分离模式和分离性能。碳点作为一类新型的零维碳纳米材料,自2004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凭借其广泛的原料来源、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光漂白性等独特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发光二极管、传感、催化等领域,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同时,碳点还具有设计性强、粒径大小适中等优势,将其引入色谱分离新材料中开发高选择性的色谱固定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碳点的分类、合成策略、发展历程,然后聚焦于色谱分离材料领域,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碳点在液相色谱固定相(含亲水色谱、反相色谱、混合色谱、手性色谱等)、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各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对碳点在色谱分离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为基于碳点的色谱分离新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adsorptive capacity and selectivity of a novel adsorbent with pyridyl group toward stevia glycosides we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polarity and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sorbent on the sele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wo separ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the enrichment of rebaudioside A(RA). They were selective elution using methanol or ethanol solution as solvent, and dynamic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using pyridyl resin with high selectiv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nrich RA from stevia glycoside with high content of stevioside.  相似文献   

12.
侧链长短对全氧冠醚聚硅氧烷色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硅氧烷侧链全氧冠醚(丙烷氧甲基15-冠-5),将其涂渍在示经处理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其色谱柱具有高柱效,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高热稳定性和优异的选择性。并且通过与另一种氧烷侧链冠醚固定液涂渍柱的比较,考察了侧链脂肪间隔基的长短对冠醚固定液色谱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固定液对样品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2种新型聚硅氧烷侧链全氧冠醚(十一烷氧甲基18-冠-6和十一烷氧甲基15-冠-5),并将其涂渍、交联在未经处理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其柱效较高,使用温度范围较宽,热稳定性和选择性较好.研究了固定液对样品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制备双羧基冠醚玻璃空心柱的新方法,对其色谱特性研究表明:用该法研制的双羧基冠醚空心柱色谱性能良好,对某些极性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有特殊的选择性,还探讨了反应机理及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字敏  张玉海  艾萍  袁黎明 《化学通报》2006,69(10):793-796
以纤维素三苯甲酸酯、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以及二者的混合物为固定相,制备了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最高柱效达到2580板/米。其能对一些难分离物质对、位置异构体以及手性化合物进行拆分,如对丙氨酸的分离因子可达到1·13。此外,还研究了毛细管柱的极性、选择性以及保留机理。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PM和PA两个系列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甲酯与二乙烯苯的多孔聚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气相色谱性能,并评价其极性。通过实例说明它们对各种混合物的分离情况;保留时间较短,柱温较低,选择性较高,性能优于PorapakT或其它极性相近的商品聚合物固定相。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wo crown ethers, di(tert-butylbenzo)-propyl-15-crown-5 polysiloxane (PSO-DTB-15C5) and dibenzo-propyl-15-crown-5 polysiloxane (PSO-DB-15C5)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oated onto fused-silica capillary columns. The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olumn efficiency, polarity,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and selectivity, were studied.Excellent selectivity was obtain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polar position isomers, especially phenol and dinitrotoluene isomers.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用套索冠醚N,N′-双(2-甲基吡啶)-二氮杂-18-冠-6作为固定相,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内,测其柱效、惰性、热稳定性、平均极性及选择性等性质.其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的试验数据所证实.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中等极性,适用于对醇、卤代烃、芳香烃等各类异构体的分离,并用分子结构观点探讨了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墨化炭黑(GCB)预涂覆技术对白酒分析专用色谱柱(LZP-930)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详细考察了所制备的色谱柱(LZP-930G)的性能参数,并对LZP-930G色谱柱的保留行为进行了评价,探讨了GCB对LZP-930G色谱柱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LZP-930G色谱柱的柱效、惰性、稳定性和极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酸类和醇类组分的分离选择性和色谱峰峰形,实现了白酒中53种易挥发和半挥发性微量组分的同时分离,且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63%和4.51%(n=5)。表明GCB预涂覆技术能够用于高性能白酒分析色谱柱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Cyanobiphenyl-mesogene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is bonded on silica by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is used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Various instrumental analyses such as elemental analysi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ere used for its characterization. The stationary phase exhibits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hydrophobicity, low hydrophobic selectivity, polarity recognition and shape selectivity in the separation of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polar neural aromatic compounds. Temperature and mobile phase composition were confirmed to have effects on the chromatographic behavior. Isomers of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carotenes are well separated on the stationary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