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化学   484篇
物理学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反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以二乙烯苯(DVB)作为交联剂。在致孔剂甲苯和环己烷存在下,用经典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得了一系列的大孔共聚物。通过测定树脂的孔结构性能及化学组成,讨论了不同交联剂用量和配比对共聚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大孔交联聚乙烯醇共聚物的结构性能、功能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质子化胺基吸附剂,发现它们对水溶液及血清中的游离和结合胆红素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血液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在环氧化的交联聚乙烯醇球上固载多乙烯多胺和磺酸基团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环氧化的交联聚乙烯醇球首先与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及四乙烯五胺等多乙烯多胺进行胺化反应,由此获得不同长度悬臂,而后将胺化的环氧化的交联聚乙烯醇球与DMF/ClSO3H反应,从而固载磺酸基团.磺酸基团的固载量随交联度的减小和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初步研究证实,该类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李永胜  李弘  何炳林 《化学学报》2002,60(8):1485-1489
首次报道以自制氯乙酸降冰片烯甲酯(NMCA)为引发剂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本体聚合。详细考察了单体转化与反应时间、产物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此引发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ATRP反应所 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PDI = 1.80~2.45),且实测值(GPC)与理论值偏差 较大。而NMCA引发的苯乙烯的ATRP反应可得分子量分布较窄(PDI = 1.54)、实验 值(GPC)与理论值基本吻合的产物。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及产物分子量 随单体转化率变化研究证明这一聚合反应具有活性聚合反应特征。产物的NMR分析 证明所合成产物分子中降冰片烯环上双键未参与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合成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聚乳酸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合成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患者血清及正常人尿液内中分子物质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凝胶色谱法,以206nm处的紫外吸收为检测手段,分别从尿毒症患者血 清及正常人尿液内分离出A,B两个中分子峰,而从正常人血清中分离出来的A峰远低 于尿毒症患者血清的A峰;在B峰的位置正常人血清未出现明显的吸收.运用该方法 不仅提高了凝胶色谱的分离效果,且能方便地得到中分子级分的纯品.对清除了淋洗 液组分的中分子级分进行紫外和红外扫描,结果发现来源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正常人 尿液的A峰物质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且红外吸收光谱极其相似,而不同来源的B峰物 质虽然紫外吸收相同,但它们的红外吸收却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B 峰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以230nm处的紫外吸收为检测手段,正常人尿液的B峰物 质被分离成17个亚峰,尿毒症血清的B峰物质被分离成13个亚峰.其中绝大部分亚峰 的出峰位置(洗脱体积)相同.  相似文献   
7.
8.
9.
A novel polymer-bound 1,2-diol, 3-polystyrylsulfonyl-1,2-propanediol (6) had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sodium polystyrylsulfinate with allyl bromide, followed by oxidation and. hydrolysis or directly with 3-chloro-1,2-propanediol in the presence of a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n-tetrabutylammonium iodide. The capacity of resin 6 for terephthaidehyde reached 1.43 mmol/g. The aldehydic groups attached to polymer 6 reacted with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or reduced by sodium borohydride giving p-formylbenzaldoxime (yield: 89%)and p-formyl-benzalcohol (yield: 734%), respectively. The high yields of these polymer-supported reactions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6 possessed the effective isolation of its reactive sites.  相似文献   
10.
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小球,经浓硫酸处理后进行高温裂解,得到球形碳化树脂。测定了碳化树脂的比表面、表观密度、骨架密度、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等与原始共聚物结构间的关系。研究了某些球形碳化树脂对各种气体的色谱分离效率。实验证明,某些球形碳化树脂对于惰性气体,永久气体和C_1~C_3低碳烃气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