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γ—Al2O3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百军  盛世善 《分子催化》1999,13(6):429-434
采用XRD,TPR,XPS技术,分别研究了Co3O4/γ-Al2O3样品的晶相结构,还原性能及表面状态,XRD结果表明,不同前驱物的钴负载于γ-Al2O3后,钴是以Co3O4的结构存在,还原后的钴皆以α-Co的形式存在,但以CoCl2为前驱物时,还原后的样品中钴的晶粒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Cu/Co比不同的五个Cu-Co-Al合金样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Co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u-Co-Al合金由CuAl、CuAl_2及Al_(13)Co_4三种物相构成。随Cu/Co原子比(0.17~23.1)增高,Al_(13)Co_4及CuAl物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CuAl_2物相产生且逐渐增多。RaneyCu-Co催化剂由两种Cu-Co固溶体组成,一种富铜,另一种富钴。Cu-Co固溶体的形成发生于碱抽提或还原过程,含钴物相的存在有利于CuA1物相的碱抽提。  相似文献   

3.
XPS/AESCharacterizationsofActiveSurfaceCarbonSpeciesforCOGenerationonCo/Al2O3CatalystforCH4/CO2ReformingtoSyngas1)LUYongYUCha...  相似文献   

4.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孟明  谢亚宁 《分子催化》2000,14(3):161-165
采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技术,对用不同原料盐和不同焙烧温度制得的Co/γ-Al2O3催化剂中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XANES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为原料盐于500℃焙烧的样品Co(N)-500,其Co-K边的近边结构与标样Co3O4相似,而其它样品的近边结构则与标样CoAl2O4相似,随焙烧温度提高,在吸收边前的弱吸收峰(ls→3d)逐渐增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高温焙烧的负载型钴金属催化剂对甲烷与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预处理温度及反应条件等对合成气生成量的影响,并用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上的积炭量.结果表明,钴负载量高于12%时,在1073~1473K焙烧的Co/Al2O3催化剂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具有独特的抗积炭性能.TPR,XRD和催化反应结果表明,来源于CoAl2O4尖晶石的金属Co以及CoAl2O4尖晶石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积炭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其活性特征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低温焙烧的Co/Al2O3或Ni/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La0.8Sr0.2CoO3燃烧催化剂的载体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贾美林  沈岳年 《分子催化》2000,14(4):265-269
负载型La0.8Sr0.2CoO3/β-A)催化剂,由于钴离子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易和载体γ-AI2O3作用形成CoAl2O4尖晶石或在尖晶石,因而不能有效地成为CO、HC化合物完全氧化的催化剂,采用XRD、BET、DTA、TG和二甲苯完全氧化催化活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oAl2O4的形成过程,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放热、释氧而失重的过程,并伴有晶胞的稍微增大,若在γ-AI2O3表面涂数一层以MgAl2O4  相似文献   

8.
Co/γ-Al_2O_3 CATALYSTS FOR NITRIC OXIDE SELECTIVE REDUCTION BY ETHYLE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Co/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乙烯选择还原NO的反应性能,用XRD和BET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结果表明,在Co/γAl2O3中存在两种钴相,即Co3O4和CoAl2O4,前者是C2H4的完全氧化活性中心,后者是NO的选择性还原活性中心.随焙烧温度的提高,Co3O4向CoAl2O4相的转化是样品对C2H4完全氧化活性下降和对NO选择还原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更高焙烧温度下,样品活性的下降与载体及CoAl2O4相的烧结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pH3.8的H2SO4-NH4Ac介质中,Co(Ⅱ)-β-巯基丙酸(MPA)-NaNO2体系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在-0.84V(vs.SCE),钴浓度在0.02~100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ng/mL。本文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法用于土壤中总钴和有效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采用XAFS方法分别对Co的近边结构和配位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XANES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Co均处于不对称的配位环境中,在吸收阈值处,形成了1s→4p吸收峰,并且该峰发生了分裂,尤其是Co/γ-Al2O3分裂现象最为明显.对于Co-M/γ-Al2O3(M=Pt,Pd,Rh),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来源于Co的高度分散性及贵金属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于Co/γ-Al2O3,则与四面体配位的Co2+离子有关.EXAFS结果表明,含贵金属样品中,Co均以零价形式存在,和标样Co粉相比,Co-Co键长略有增加,而配位数较标样下降许多.配位数的下降,表明Co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而键长的增加可能是贵金属与Co的相互作用削弱了Co-Co键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钴(Ⅱ)—β—巯基丙酸—NaNO2体系的极谱化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3.8的H2SO4-NH4Ac介质中,Co(Ⅱ)-β-巯基丙酸(MPA)-NaNO2体系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在-0.84V(vs.SCE)钴浓度在0.02~100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ng/mL。本文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法用于土壤中总钴和有效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弱酸性介质中钴(Ⅱ)与TPPS4的显色反应条件。实验发现胺类化合物质子化后,不参与成络反应,而均能使TPPS4试剂的吸光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Co(Ⅱ)-TPPS4络合比为1:1,ε_(426)=3.54×10 ̄5,钴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并用于烟草、茶叶中痕量钴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将分别带有正、负电荷基团的季铵盐酞菁钴CoPC「N(CH3)3I」4和碘酸盐菁然CoPc(SO3Na)4溶解在一起,负载在由水滑石热分解而成的MgAl复合氧化物碱性载体上,制成负载离子对型酞菁钴催化剂,其所具有的碱经性双功能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催化1-辛硫醇氧化,当这两种酞菁钴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时,催化活性最高,并且稳定性也有较明显的改善,这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具有酶催化的特点,即遵循双底物(1-C8H  相似文献   

14.
CoAPSO-34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用水热晶化法将钴元素引入了硅磷铝分子筛骨架,合成出CoAPSO-34分子筛.实验表明,在碱性介质中以低价态引入的钴元素首先转化为高价态Co(Ⅲ),然后才进入分子筛骨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确认钴元素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利用程序升温氨脱附和氨法红外光谱考察了CoAPSO-34的表面酸性.将CoAPSO-34用作甲醇转化的催化剂时,随钴含量增高,催化剂稳定性下降,反应产物中C=2~C=4烯烃的选择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了弱酸性介质中钴(Ⅱ)与TPPS4的显色反应条件。实验发现胺类化合物质子化后,不参与成络反应,而均能使TPPS4试剂的吸光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Co(Ⅱ)-TPPS络合比为1∶1,ε426=3.54×10^4,钴含量在0 ̄5.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并用于烟草、茶叶中痕量钴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Co3(CO)7(μ3—S)(μ,η^2—SCNR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CO)8与4个二硫代双(烷基硫代甲酰胺)类前配体[R2NC(S)S]2反应,得4个含烷基硫代甲酰胺基的三核钴羰基硫簇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一个簇合物Co3(CO)7(μ3-S)[μ,η^2-SCN(i-Pr)2](Ⅲ)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1452(2)nm,b=1.5028(3)  相似文献   

17.
采用XAFS方法分别对Co的近边结构和配位状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XANES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Co均处于不对称的配位环境中,在吸收阈值处,形成了Is→4p吸收峰,并且该峰发生了分裂,尤其是Co/γ-Al2O3分裂现象最为明显,对于Co-M/γ-Al2O3(M=Pt,Pd,Rh),这种不对称性可能来源于Co的高度分散性及贵金属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于Co/γAl2O3则与四面体配位的Co^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咪唑偶氮苯酚-4-磺酸(IAP-4S)与Co(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应用拟定方法测定了钴镍混合试样中两组分的含量和标准合金样品中的钴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Co/γ—Al2O3催化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反应性能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百军  熊国兴 《分子催化》1999,13(6):424-428
研究了γ-Al2O3负载的Co/γ-Al2O3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反应。反应结果表明,以CoCl2作为前驱物的Co/γ-Al2O3催化剂的选择性要高于以Co(NO3)2作为前驱物的Co/γ-Al2O3催化剂,而活性则正好相反。当钴的负载量小于9%时,随着钴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之增加,当钴的负载量大于9%时,随着钴负载量的增加,Co/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略有增加,而生成肉桂  相似文献   

20.
烟草中Fe,Co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pH4.0时,meso-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与铁、钴同时络合显色的反应条件以及一阶导数光谱行为。此体系一阶导数的灵敏度比零阶导数灵敏度高。Fe ̄(3+)~0.18μg/mL、Co ̄(2+)0~0.24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Fe ̄(3+)=0.48ng/mL,Co ̄(2+)=0.2ng/mL。回收率为:Fe98.5%~100.8%,Co99.2%~101.3%。此方法用于烟草中痕量Fe、Co测定,与AAS值相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