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Cu/Co比不同的五个Cu-Co-Al合金样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Co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u-Co-Al合金由CuAl2、CuAl2及Al13Co4三种物相构成。随Cu/Co原子比(0.17-23.1)增高,Al13Co4及CuAl物相逐渐减少,直到消失,CuAl2物相产生且逐渐增多。RaneyCu-Co催化剂由两种Cu-Co固溶体组成,一种富铜,另一种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XRD、XPS、及H_2—TPD技术对不同Cu/Co比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反应醇选择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均由不同Cu/Co比的两个Cu-Co固溶体相组成,还原(H_2,563K,2h)前,表面除有Cu ̄0和Co ̄0外,尚有少量Cu ̄(+1)和显著量的Co ̄(+2)存在,还原后,Cu ̄(+1)几乎消失,Co ̄(+2)仍有一定量存在,在反应温度下(563K),CO和CO_2均能使表面Co ̄0部分氧化,且CO_2氧化能力大于CO,而合成气(H_2/CO=2)表现为还原的性质。三种气氛对Cu ̄0无明显影响。催化剂表面Cu/Co比高于体相Cu/Co比,表面Cu富集显著.RaneyCu-Co催化剂表面有四种吸氢中心:Cu(弱吸氢中心),高配位Co(弱吸氢中心),低配位Co(活化吸氢中心),及强吸氢中心;对不同催化剂,表面低配位Co中心的比例与醇选择性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基于上述结果,就CO播入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563K、6MPa及H_2/CO=2的条件下,考察了Cu/Co比不同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上CO加氢产物主要为C_1-C_6正构醇及C_1-C_8正构烃。烃和醇产品的分布均符合Schulz-Flory方程。但醇产品的链增长几率(0.3-0.55)均小于烃产品的值(0.6-0.75)。Cu/Co比不同的催化剂在进入活性稳定区之前,均经过了一个不尽相同的活性波动区,活性趋于稳定所需时间随Cu/Co比增大而缩短。Cu/Co=0.3-1.5(原子比)时,就醇收率而言,RaneyCu-Co催化剂明显高于共沉淀Cu-Co催化剂,Cu/Co=0.8(原子比)时,稳定醇收率达0.57g·g ̄(-1)·h ̄(-1)。  相似文献   

4.
采用BET和TEM表征手段对不同组成的CuAlNd合金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Nd催化剂的表面织构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aneyCu催化剂为单孔型催化剂,RaneyCuNd为双孔型催化剂,小孔为狭缝状孔道,大孔为两端开放的直通型孔道。CuAl2物相脱Al形成大孔,Cu4NdAl8物相脱Al形成小孔。随着抽Al程度的加深,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孔径rp却呈减小的趋势。甲酸甲酯氢解反应结果表明,抽提部分Al的催化剂,其甲酸甲酯转化率均低于RaneyCu;完全抽提Al的催化剂,低Nd含量样品的活性均大于RaneyCu,适量加入Nd对提高活性是有利的。对RaneyCuNd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是Nd元素的添加量和铜活性位的数目。  相似文献   

5.
杨儒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1998,26(6):538-542
采用XRD表征手段对不同稀土元素不同组成的Cu-Al-M(M=Nd,Ce和La)合金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M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所有Cu-Al-M合金均形成有二元CuAl2和三元CuMAl8的两种晶相,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中,三元Cu,MAl8晶相逐渐增多。而且其中的Al难于CuAl2中的Al的抽提,RaneyCu-M催化剂中只存在金属铜的晶相,未形成Cu-M晶相,而一随着Al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XRD、XPS、及H2-TPD技术对不同Cu/Co比的几个Raney Cu-C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反应醇选择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Raney Cu-Co催化剂均由不同Cu/Co比的两个Cu-Co固溶体相组成,还原(H2,563K,2h)前,表面除有Cu^0和Co^0外,尚有少量Cu^+1和显著量的Co^+2存在,还原后,Cu^+1几乎消失,Co^+2仍有一定量存在,在反应温度下(56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_3(4,4'-bpy)_3·(phen)_3](ClO_4)_6·2H_2O(1)、[Cu_3(4,4'-bpy)_3](bpy)_3](ClO_4)_6·H_2O(2)和[Cu_3(4,4'-bpy)_3·(NO_2-phen)_3](ClO_4)_6·6H_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啶为扩展桥的结构。利用Heisenberg模型求得交换参数J值为-0.23cm-1(1)和-0.90cm-1(3),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仅有很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Cu-Zn-Cr/Al_2O_3催化剂的XRD研究解韫青,连业良(青岛建工学院分析检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以Al_2O_3为载体的催化剂有广泛的用途,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进付研究,卞国柱 ̄[1]研究了K-MoO_3/γ-Al_2O_3催化剂的物种...  相似文献   

9.
低碳醇合成Raney Cu—Co催化剂的研究:Ⅰ.反应性能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563K、6MPa及H2/CO=2的条件下,考察了Cu/Co比不同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上CO加氢产物主要为C1-C6正构醇及C1-C8正构烃。烃和醇产品的分布均符合Schulz-Flory方程,但醇产品的链增长几率(0.3-0.55)均小于烃产品的值(0.6-0.75)。Cu/Co比不同的催化剂在进入活性稳定区之前。均经过了一个不尽  相似文献   

10.
在位ESCA表征不同状态下Cu-Co尖晶石催化剂表面状态和组成。氧化态催化剂表面富铜,钾表面浓度较低。Cu为Cu ̄(+2);Co大部为Co ̄(+3),部分为Co ̄(+2)。还原态催化剂表面形成富钾层。Cu为Cu ̄0或Cu ̄(+1),Co为Co ̄0。Cu、Co间有强相互作用,合成气通过Cu、Co的协同催化作用形成低碳醇。解析反应后脱附的C_(1s)峰表明存在三种类型的碳物种:非解离吸附CO,解离吸附的CO物种,表面碳酸钾。解离吸附与非解离吸附碳物种的合适比例是形成低碳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尿素-NaBr-KBr熔体中钴及稀土-钴的电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钴合金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可用于制作磁性、磁光…等功能材料。日本学者研究了在有机电解液中电沉积Co-Gd薄膜,未见前人研究低温熔盐体系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报道。尿素-(79mol%)-NaBr(19.5mol%)-KBr(1.5mol%)的熔点为51℃,可在100℃左右下作为电解介质。在尿素熔体中加入BaOAc,能增加Co ̄(2+)还原为Co的阴极极化。因此选择100℃的尿素-NaBr-KBr-NaOAc作为本底熔体,研究Co ̄(2+)的电还原,镧、铽、镝、铥各自与钴的电解共沉积。在所研究的熔体中,Co ̄(2+)一步不可逆还原为Co。测定Co ̄(2+)+2e=Co反应的传递系数α为0.45,Co ̄(2+)在熔体中的扩散系数为2.5×10 ̄(-6)cm ̄2·s ̄(-1)。稀土离子还原为稀土金属的电位很负,以致在本底熔体分解前未出现阴极波。但在含COCl_2熔体中加入REC_3(LaCl_3、TbCl_3、DyCl_3、TmCl_3),使钴的析出电位向正方移动,而且阴极电流增大,因而有可能发生RE(La、Tb、Dy、Tm)与Co的诱导共沉积。在尿素-NaBr-KBr-NaOAc-CoCl_2-RECl_3熔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键.3.单个MS4(M=Mo,W)基团最多只能键合六个Cu(Ag)原子,即最大核数为七.4.迄今为止所有Mo(W)-Cu-S原子簇化合物中Cu均为+1价.5.预计合低价态Mo(W)的这类簇合物将会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并行考察了用溶剂化金属原子分散(SMAD)、浸渍、共沉淀三种方法制备的Cu-Co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563K,6MPa,H2/CO=2)性能及吸附态CO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1)三种催化剂上反应产物均为C1-C5正构醇及正构烃,总醇的选择性依下列次序递增:SMAD<浸渍<共沉淀;(2)表面低配位钻中心上多重吸附态CO的红外吸收峰的面积分数,对不同催化剂的变化规律,与醇选择性的变化一致;(3)高温还原和焙烧均使醇选择性下降,同时使表面低配位Co0中心减少.据此讨论了CO插入中心,活性结构及制备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Cu-Ag/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及对苯的氧化活性朱波,陈平,罗孟飞,袁贤鑫(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吴红丽(杭州大学中心实验室,杭州310028)关键词Cu-Ag/γ-Al_2O_3催化剂,还原特性,苯的完全氧化反应,氧化活性.1...  相似文献   

16.
室温或近室温条件下,2-氨基嘧啶(AP)与4种铜(Ⅱ)盐CuCl_2·2H_2O、CuBr_2、CuSO_4·5H_2O、CuAc_2·H_2O发生固-固相化学反应,生成3类不同配位比(Cu/AP分别为2:2、1:1和1:2)的2-氨基嘧啶合铜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ICP)、IR、XRD、UV、ESR等方法表征了固相反应产物。不同阴离子铜盐的结构是影响固相反应的主要原因。讨论了固相反应的过程。反应沿晶格结构变化最小(活化能最低)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7.
4-氨基-3,5-二甲基-1,2,4-三唑(TZ)与水杨醛缩合形成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3,5-二甲基-1,2,4-三唑Schiff碱(SATZ),该Schiff碱与Cu(ClO_4)_2·6H_2O形成配合物Cu(satz)_2·6H_2O,分子式为C_(22)H_(22)CuN_8O_2·6H_2O。经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Z=2,α=8.202(1),b=19.569(4),c=8.972(8)A,β=107.72°(2),V=1371.8(5)A3,Dc=1.46g/cm ̄3,μ=0.853mm ̄(-1),F(000)=630,R=0.051,R_w=0.062。分子中2个偶氮甲碱(-C=N-)中   的N原子及2个酚氧原子与中心Cu原子形成规则的菱形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CoMo/TiO3和CoMo/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及表面结构变化和预处理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担体TiO2(A)和TiO2(B)分别采用TiCl4中和法和TiOSO4水解法制备.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CoMo/TiO2(A)>CoMo/TiO2(B)>CoMo/γ-Al2O3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HYD)活性有很大影响,TiO2担体上Mo物种主要以八面体配位构型存在,Mo6+更易于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19.
配位聚合物PAAm-CuCl_2和cuCl_2·2H_2O的Cu ̄(2+)2pXPS谱上都有Shake-up峰,其与各自的Cu ̄(2+)2p3/2肩峰或主峰距离ΔEs2或ΔEs分别为8.7和8.6eV;但配位聚合物Cu(Ⅱ)-PVA却无此峰.由此推定,前者的Cu ̄(2+)是以sp ̄3杂化轨道接受PAAm4个链节单元C-N上N的孤对电子部分转移形成配位键;而Cu(Ⅱ)-PVA配位聚合物中的Cu ̄(2+)却以dsp ̄2杂化轨道接受PVA4个链节单元侧基O的孤对电子部分转移,产生配位键,即Cu ̄(2+)与PAAm或PVA的链节单元配位比均是1:4,此结果与电导率法测定PAAm-CuCl_2的配位比相同.  相似文献   

20.
担载于Al_2O_3和ZrO_2上的三种金属羰基络合物在He气中进行程序升温分解(TPDE)时,其羰基发生表面歧化反应生成CO_2能力的次序为NaRuCo_3(CO)_(12)>>Ru_3(CO)_(12)>>C_3H_7CCo_3(CO)_9。吸附于担载Ru_3和Co_3上的CO在He气中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生成CO_2。在H_2气中,吸附于担载Ru_3上的CO力H_2生成CH_4,吸附于担载Co_3上的CO却生成Co_2,在担载RuCo_3上的CO几乎完全力H_2生成CH_4。以ZrO_2为载体的Ru_3、Co_3和RuCo_3催化剂上的CO吸附和反应能力均大于以Al_2O_3为载体者。吸附于以ZrO_2为载体的RuCo_3催化剂上的CO在TPD和IR谱上并不显示CO物种的存在,分析了C_(ads)和O_(ads)物种存在的原因。根据实验结果还讨论了金属、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和表面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