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NH2 + HNCO反应机理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 采用全电子的UMP2和UQCISD(T)方法对自由基NH2和HNCO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反应存在如下两条反应通道: NH2 + HNCO→NH3 + NCO (1)和NH2 + HNCO→N2H3 + CO (2). 反应(1)是吸氢反应, QCISD(T,full)// MP2(full)/6-311G(d,p) 计算位垒是29.04 kJ/mol. 与实验估计值29.09 kJ/mol一致. 在反应的温度区间(2300~2700 K),传统过渡态理论得出的速率常数值的范~围是1.68×1011~3.29×1011cm3·mol-1·s-1, 支持了反应速率常数应小于等于5.0×1011cm3·mol-1·s-1的实验结论. 对反应(1), 理论研究还得出反应物分子可通过分子间作用生成氢键复合物(HBC), 其能量相对于反应物降低32.41 kJ/mol. 反应(2)是一个可经过顺式或反式方式进行的分步反应, 在反应分子间第1步生成N—N键, 再经过一个C—N键断裂过渡态生成产物. 反应(2)控速步骤的位垒为92.79 kJ/mol(顺式)或147.43 kJ/mol(反式). 反应(2)位垒高于反应(1).  相似文献   

2.
NO_2,OH和OH~-对环四甲撑四硝胺初始热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得到了环四甲撑四硝胺(β-HMX)及其与高氯酸铵(AP)裂解产物NO2、OH及OH-分别形成复合物的各种稳定构型,计算了β-HMX及各复合物中最弱的N—NO2键解离能.结果发现:β-HMX与NO2、OH结合后构型变化不是很大,但对称性降低;β-HMX与OH-结合后,HMX构型发生较大变化,原有的对称性明显遭到破坏.计算表明:NO2易与HMX骨架环上亚甲基(—CH2—)中的H作用,"置换"出H而引发HMX的热解,从而改变了HMX的初始分解通道;OH对HMX的N—NO2键解离影响不大,而OH-与β-HMX结合后其N—NO2键解离能比β-HMX降低近200kJ.mol-1,表明OH-对其裂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O2、OH-的存在可使HMX的分解温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出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与氯化钕形成的配合物单晶Nd(bipyO2)2Cl3·6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该晶体进行了组成及性质鉴定.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7.456Å,b=7.491Å,c=21.078Å,α=γ=90°,β=100.66°,V=2708.9Å3.Nd3+离子与两个bipyO2,四个H2O分子和一个Cl-离子形成配位数为九的配阳离子,其中Nd-O(bipyO2)平均键长为2.511A,Nd-O(H2O)平均键长为2.500Å,Nd-Cl键长为2.899Å。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Li+,Mg2+/SO42-,B4O72-—H2O四元交互体系25℃时的溶解度和溶液的密度及折光率.四种原始组份未发生脱水作用,体系中也没有复盐或固溶体形成.体系25℃溶解度等温线由五段组成,有四个结晶区,分别对应于四种原始组份,其中以MgB4O7·9H2O的结晶区最大.溶解度等温线上有两个零变量点,其一为MgB4O7·9H2O,MgSO4·7H2O,Li2SO4·H2O三盐共饱点,另一为MgB4O7·9H2O,Li2B4O7·3H2O,Li2SO4·H2O三盐不相称共饱点.  相似文献   

5.
调节硫酸氧钒与盐酸羟胺溶液至pH~4制得的题目晶体属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8.201,b=8.597,c=9.947A,β=93.00°,Z=4.结构解出精修后R因子为0.069.结果表明,不对称单位中二个羟胺根以侧接态与VO3+配位,另一羟胺取端接态以O占据V的第五赤道配位位置,配位水处于氧钒基强键反位,Cl-则在配阳离子界外以平衡电荷,晶体对的化学式确证为[(VO3+)(NH2O-)2(NH3O)(H2O)][Cl-]  相似文献   

6.
在pH = 4.0的水溶液中, NiCl2·6H2O, NH4Cl与Na27[NaAs4W40O140]·60H2O反应, 得到了新的杂多砷钨酸盐(NH4)20[Na2(H2O)2Ni(H2O)5{Ni(H2O)}2As4W40O140]·61H2O单晶,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其晶胞参数为: a = 1.33135(18), b = 1.9722(3), c = 3.6430(5) nm, α = 78.010(2)°, β = 82.145(2)°, γ = 74.385(2)°, V = 8.978(2) nm3, Z = 2, R1 = 0.0512, wR2 = 0.0684 (I > 2σ). 在聚阴离子[Na2(H2O)2Ni(H2O)5{Ni(H2O)}2As4W40O140]20-中, 2个Ni2+和2个Na+分占大环配体[As4W40O140]28-内的4个S2空位, 每个S2位提供4个Od向金属离子配位, 2个Ni2+的配位数为6, 两个Na+的配位数分别为5和6, 另一个Ni2+处于环外, 与[As4W40O140]28-的一个端基氧(Od)桥连成键, 其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硫氰酸合希土酸四丁基季铵盐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远红外光谱及部分配合物的中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NCS-是以氮原子与Ln3+配位。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n-C4H9)4N]3Nd(NCS)6晶体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5.188(8)Å,b=13.320(6)Å,c=25.322(8)Å,β=121.30(2)°,晶胞体积V=7258.9Å3,每一晶胞中有四个配合物分子,中心离子Nd3+与六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六个氮位于配位正八面体的六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Nd(NCS)63-,它与三个[(n-C4H9)4N]+以静电引力结合成中心分子,所以晶体为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乙醇—氯仿混合溶剂中首次获得组份为(NaInBr4)2(C14H20O5)3·2H2O的晶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份.通过红外光谱的研究证实配合物晶体中的阳离子与醚氧原子及水分子发生了配合作用。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M=1755.3,a=14.393(8)Å,b=28.494(9)Å,c=15.191(8)Å,β=96.63(5)°,V=6189Å3,Dc=1.88g·cm-3,Z=4,空间群为C2h5——P21/n。晶体结构研究表明不对称单位中包含两个配阳离子Na+(B15C5)(B15C5)代表C14H20O5分子)。两个配阴离子InBr4-、两个H2O分子和一个未被金属离子配合的B15C5分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对于阐明与该晶体相对应的萃取体系In(Ⅲ)/NaBr/B15C5—1,2C2H4Cl2的萃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60℃和恒定离子强度下,用平衡法研究了0.004mol dm-3Cr(NO3)3在三种不同浓度顺丁烯二酸H2A(0.008,0.010,0.014mol dm-3的水溶液中的状态,用计算机拟合和p.q.r分析方法得到了[Cr(OH)A2]2-,[Cr2(OH)A2]+[Cr3(OH)2A2]+和CrA33-四种水解产物,并计算了其平衡常数,在我们系列工作中研究了在宽广的Cr3+和顺丁烯二酸浓度下Cr3+的状态,共生成11种配合物,本文对其形成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含氮宾的两个三核羰基铁簇合物是由[Et3NH][HFe3(CO)11]与C6H5NCO在苯中反应获得.应用四园衍射仪测定了H2Fe3(N-C6H5)(CO)9(Ⅰ)和Fe3(N-C6H5)(μ3-CO)(CO)9(Ⅱ)的晶体结构.晶体数据为:C15H7NO9Fe3(Ⅰ),空间群P21/a,a=18.343(2),b=9.072(1),c=11.451(1)Å,β=102.03(1)°,V=1863.7Å3,Z=4,Dc=2.143g/cm3;C16H5NO10Fe3(Ⅱ),空间群P21/c,a=8.634(1),b=13.026(1),c=17.642(2)Å,β=97.68(1)°,V=1966.3Å3,Z=4,Dc=1.820g/cm结构系用直接法解出,最后R因子为0.033,R因子为0.027.测定结果表明,(Ⅰ)和(Ⅱ)分子均具有Cs对称性,且三个Fe原子共面,呈近似等边三角形结构.(Ⅰ)中面桥N原子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成键;(Ⅱ)中面桥羰基以不对称方式与三个Fe原子键连.Fe-N和Fe-C键长分别在1.896-1.938Å和2.006-2.110Å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出除Pm以外的全部稀土硝酸盐的二甲亚砜晶体,并生长出大尺寸的La和Nd的晶体(分别为60×28×25和80×28×28mm)。从La至Gd的组成为RE(NO3)3·4DMSO,从Tb至Lu(包括Y)的组成为为RE(NO3)3·3DMSO,由于镧系收缩引起的空间位阻,使结合的DMSO的数目从4减为3。测定了一些稀土的光谱和发光性质。比较Nd3+在水溶液中和在DMSO中的吸收光谱,观察到在DMSO中Nd3+的谱带向长波位移,表明了在DMSO中,RE—O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当晶体在850℃的空气中进行热分解时,三价稀土的热分解产物的组成为RE202SO4。测定了全部稀土硝酸盐的二甲亚砜晶体的磁化率,它们随原子序的增大呈现具有双峰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标题化合物的分子式为[Eu(NO3)6][Eu(NO3)2C12H24O6]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a=28.772(6),b=11.142(2),c=12.024(2)Å,β=112.63(2)°,Z=2。对1167个可观察反射(I≥3σ(I)),用块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学上有三个不同的离子,(1)[Eu(NO3)6]3-,(2)[Eu(NO3)2C12H24O6]+(有序)和(3)[Eu(NO3)2C12H24O6]+(无序)。前两个离子都具有C2h对称性。第三个离子是C1对称性,它有一个无序的冠醚环。在Fourier图上二个冠醚环叠加,它们的相互交错角为32°。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合理的假设和Langmuir结合理论, 在298.15 K下, 以等温滴定微量热(ITC)实验数据为依据, 应用非线性最小方差拟合方法确定了抗肿瘤药物配5-氟尿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存在两类结合位点. 第一类结合, N=(54.0 0.3), ⊿H0=(30.0±0.4) kJ·mol-1 (吸热), ⊿S0=(196.0±2.6) J·mol-1·K-1(熵增), ⊿G0=(-28.4±0.3) kJ·mol-1; 第二类结合, N=(77.0±0.4), ⊿H0=(-20.0±0.4) kJ·mol-1 (放热), ⊿S0=(28.6±0.3) J·mol-1·K-1 (熵增), ⊿G0=(-28.5±0.2) kJ·mol-1. 结合体系的圆二色谱(CD)分析结果说明, 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与BSA的相互作用诱导蛋白质(BSA)二级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Pt(1,3-DACH)X2](其中1,3-DACH为1,3-环己二胺,X=Cl-、Br-、(1/2)Ox2-、(1/2)mal2-、AC-CL-、(1/2)SO42-、NO3-)等七种二价铂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抑制小鼠L-1210白血病及S-180的活性,发现[Pt(1,3-DACH)(AC-Cl)2〕在此系列中抗癌活性最高,并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稀土硝酸盐与穴醚(2.2)及穴醚(2.2.2)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三价稀土、镧、铕和镱的硝酸盐分别与穴醚(2.2),穴醚(2.2.2)反应,合成相应的五种固体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NMR,TG,DTA,电化学等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报导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配体稀土阳离子同闭式氢硼酸B10H102-、B12H122-相结合的化合物.B20H18-氢硼酸根的dipy稀土(Ⅲ)配合物迄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萃淋树脂Cl-P507吸附分离钨钼的机理,测定了吸附过程的热焓值,表明树脂对钼的吸附为放热过程;确定了树脂吸附钼属阳离子交换过程,对钨的共吸附属氢键缔合机理,并确定了钼吸萃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伯胺N1923硝酸盐(RNH3NO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对Ag(I)的萃取.结果表明,Ag(I)同时以AgS2O3-和Ag(S2O3)23-两种形式萃入有机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