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多委托人一多代理人委托代理问题,本文在多委托人之间和多代理人之间均存在竞争关系情形下,建立了非对称信息委托代理模型.分析表明,代理人努力水平对其产出的作用越敏感,代理人和委托人都越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当委托人业务能力高低对代理人的影响较敏感时,委托人更愿意花心思去提高业务能力;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的任何一方竞争过于激烈时会被处于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的另一方利用.  相似文献   

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建立了具有过度自信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基于模型讨论了代理人过度自信行为对其自身努力水平及委托人利润的影响,得出:与对称信息情形相比,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更低,委托人利润也会减少.代理人的过度自信特征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委托人的不利影响,因而后者更愿意选择过度自信程度高的代理人合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双边过度自信倾向及风险厌恶偏好情形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结论表明最优风险分担水平随着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及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大而增加,随着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和委托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减少而减少.最优努力水平随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及委托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大而提高,随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罗琰  刘晓星 《经济数学》2013,(3):107-110
研究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双边风险厌恶及存在监督情形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结论表明非对称信息下最优风险分担系数是委托人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增函数,是代理人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减函数,代理人努力水平是其风险厌恶程度的递减函数.监督措施的存在提高了对代理人的激励强度.  相似文献   

5.
主要基于二层规划问题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激励契约来与代理人达到双赢决策策略.具体思路如下:考虑到代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将代理人的效益函数与委托人的效益函数放置同一层构成双目标上层问题进行讨论,然后从不同权重条件下的弱有效解序列中寻找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可接受的满意契约,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聂霞  常佳佳    胡支军 《经济数学》2017,34(2):104-110
考虑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厌恶的,代理人可私下选择或控制输出现金流的漂移和波动,现金流的整个波动由外生因素和代理人的内生控制因素组成,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现金流过程,然后采用一阶方法,讨论连续时间框架下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问题.研究发现:最优波动控制要求代理人根据外生因子来进行调整,最优报酬函数的形式由市场决定的保留效用,努力成本,激励代理人工作的风险补偿以及利用风险补偿支付给代理人的的风险溢价四部分构成.最后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得到最优努力是一个常数,并得到最优合约的显示解.  相似文献   

7.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阶梯激励合约下的代理人行为,并从委托人角度探讨了最优合约设计的问题。在一般市场需求分布和代理人效用函数下,代理人的效用可能是其努力水平的双峰函数,且存在一个阈值使得当合约绩效奖励超过该阈值时,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跳跃式”增加。通过比较阶梯激励合约与其他两类激励合约发现,当代理人是风险厌恶型且代理人的产出完全依赖于其努力水平,委托人总是更偏好阶梯激励合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高校教师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制度保证.从教师激励工作中高校管理者作为委托人与高校教师作为代理人二者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将高校教师工作进行教学努力和科研努力的划分,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对教师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西安科技大学现实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科研产出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主体,教师的行为受到转型激励机制的影响.大学通过激励机制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教师则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收益和规避风险.应用型大学只有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需要大学教师向双师型转型.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我们尝试运用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理论,将大学管理者视为委托人,教师为代理人,分析大学管理者与教师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多委托人-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对大学管理者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激励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的问题进行机制设计,以提高转型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可观测信息的综合测评指数是多维随机变量,参照HolmstromMilgrom(1991)模型的基本框架,建立代理人承担n项任务时均衡对策模型,得出最优解.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委托人对代理人承担的一部分任务努力程度不可测,一部分任务努力程度间接可测,一部分任务努力程度完全可测的情形,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就代理人承担三项任务时,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其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对替代性任务和互补性任务中最优分享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委托人在制定绩效工资方案时,要均衡考虑风险态度、激励成本和测评方差才能达到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虑具有双边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问题,将解聘补偿和过度自信同时引入公司高管的激励契约,构建带有解聘补偿机制的过度自信高管动态激励模型,研究委托人解聘倾向对过度自信高管激励合同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委托人解聘倾向与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呈U型关系,高管代理人努力水平与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呈倒U型关系,适度的自信水平能够降低委托人的解聘倾向以及提高高管的努力水平;在引入解聘机制的情境下,解聘补偿能够有效抑制委托人的道德风险,降低委托人的解聘倾向,增加高管两期的努力水平;随着聘期的增加,高管第二期的努力水平低于第一期,委托人第二期的解聘倾向高于第一期;两个合同期内的补偿机制相互影响,表现在第二期的解聘补偿提高了委托人第一期的解聘倾向,导致高管第一期努力水平的下降,而第一期的解聘补偿提高了高管在第二期继续留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高管和委托人在第二期的期望收益。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改革以及长期激励合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e agent’s private information contributes greatly to a person to make principal decision in the supply of a chain coordination. Therefore, it is a great issue for him to design an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get the true information from the agent in his principle making. Assuming that the demand depend upon an agent’s effort level and the fuzzy market condition,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principle-agent problem under fuzzy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ndition by using the theory of principal-agent as well as incentiv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多代理人激励及委托人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基于公平偏好理论,构建了三阶段锦标激励模型,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委托人最大化目标下公平偏好与工资差距对代理人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晋升过程下代理人各阶段的努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与拆台行为同升同降,公平偏好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而工资差距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且无论晋升过程如何,代理人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均大于其第三阶段的努力水平。本文拓展了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锦标赛激励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里的委托-代理人理论,研究了银行保险中银行对其代理保险的员工激励问题, 建立了将主观绩效评价和客观绩效评价相结合的激励模型,其中主观绩效评价因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的模糊评价因素,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并将此模型运用于上海地区的银行保险激励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博弈论应用于企业管理 ,利用博弈论的委托 -代理理论构造了一个委托 -代理激励模型 ,针对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设计企业的委托代理机制时 ,若考虑了对经理的激励 ,则委托人的风险成本、代理成本都比没有考虑对经理的激励时要小。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企业经理激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代建制中委托代理的激励、监督与合谋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行代建制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不可避免,易引发道德风险,因而在当前相关法规和信用机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有效保证政府投资人的利益备受关注.针对该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优化理论,突破传统的单变量建模方法,将严格监管、有效激励与合谋防范纳入政府代建项目管理的框架,分别建立了以努力变量为多维变量的激励合同和监管模型,以及项目管理公司与承包商之间的合谋防范模型.最终建立了由政府投资人、项目管理公司及承包商等三大主体组成代建制的委托代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博弈论应用于科技投入分析,利用博弈论的委托—代理理论构造了一个委托—代理激励模型,研究中央对地方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并针对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不同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对地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激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bilevel fuzzy principal-agent model for optimal nonlinear taxation problems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onopolist are the principals, the consumer is their agent.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onopolist about the consumer’s taste is subjective,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characterize this assessment as a fuzzy variable. What’s more, a bilevel fuzzy optimal nonlinear tax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the purpose of maximizing the expected social welfare and the monopolist’s expected welfare under the incentive feasible mechanism. The equivalent model for the bilevel fuzzy optimal nonlinear tax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and Pontryagin maximum principle is adopted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solutions for the fuzzy optimal nonlinear taxation problems. Finally, one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sumer’s purchased quantity not only relates with the consumer’s taste,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welfare.  相似文献   

19.
李雷  忻展红 《运筹与管理》2007,16(6):152-156
由于电信运营商和电信服务提供商(SP)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SP的违规行为。电信运营商和SP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从三个任务的角度考虑了电信运营商对SP的激励,并通过该模型分析了服务质量和信誉等级对SP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