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硼酸根与甲阶酚醛树脂中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的螯合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溶液pH值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硼砂与甲阶酚醛树脂水溶液的反应表明:在水溶液中硼砂能与甲阶酚醛树脂很快地发生反应;硼砂水解产生的B/(OH)4^-,以定量的方式与树脂中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以共价配键相结合,形成具有四面体结构的螯合物,并放出H^ 离子。  相似文献   

2.
活性酚醛树脂中羟甲基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锋  赵临五 《分析化学》1995,23(9):1063-1065
本文提出一种酚醛树脂中羟甲基含量的化学分析法,分别以^13CNMR和化学分析法测定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含量。将两种测试结果与已知的投料量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化学分析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硼酸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及配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定和外光谱分析,研究了硼酸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硼酸能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羟基发生配位反应,并产生H^ 使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的酸性强弱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含量和硼酸的用量有关;硼酸以硼酸根离子的形式与树脂中的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发生配位反应,形成了一个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硼原子的六元环,使甲阶酚醛树脂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4.
以苯酚、甲醛、带环氧基团纳米二氧化硅(RNS-E)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RNS-E改性酚醛树脂.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热重分析(TGA)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酚醛树脂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当RNS-E的加入量为4%时(质量分数),失重10%时的热分解温度(t10%)较酚醛树脂的提高了15℃,1 000℃下残炭率较酚醛树脂提高了7%.  相似文献   

5.
用红外光谱法对热固性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四种热固性酚醛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首先是羟甲基发生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形成醚键是主要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在进一步固化时(150—200°)出现了羰基,它的出现不是亚甲基氧化所致,而是部分醚键断裂形成了醛羰基。对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甲醛与硫酸铜还原反应,通过添加铜晶核,控制反应液的pH、温度等条件,在酚醛树脂合成体系内原位生成了球形、粒度分布30~50nm的纳米铜粒子。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冲击试验对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纳米铜与酚醛树脂间存在着化学作用;(2)纳米铜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有显著影响,与纯酚醛树脂的相比,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可提高51℃;(3)纳米铜对酚醛树脂的韧性有显著影响,与纯酚醛树脂的相比,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的冲击强度可提高约52%。  相似文献   

7.
邻位羟甲基环氧树脂由于在其缩水甘油醚基的邻位引入了羟甲基而使环氧基反应活性提高。本文合成了邻位和对位羟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作为模型化合物,通过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它们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反应,并对Schwarzer提出的“邻位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两种双水杨醛缩环已二胺类西佛碱N,N’-(二羟苯次甲基)环已二胺(1)和N,N’-二(3,5-二叔丁基-2-羟苯次甲基)环已二胺(2),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3)和(4),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了四种物质的结构,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定了(3)和(4)的荧光量子效率.(4)中四个叔丁基的存在使其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此类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可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  相似文献   

9.
酚醛树脂中亚甲基对热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固化后的酚醛树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对固化后的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与亚甲基的取代位有关.酚醛树脂中的亚甲基分两个阶段进行热解降,350~450℃的温度区间主要是部分邻-邻(o-o′)位亚甲基和邻-对(o-p)位亚甲基的分解,400~620℃温度区间为对-对(p-p′)位亚甲基的分解,p-p′位亚甲基比o-o′位亚甲基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一种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泡沫(EPANF).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分析仪、临界氧指数分析仪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了间乙炔基苯偶氮酚醛树脂(EPAN)结构和EPANF的泡孔结构、压缩强度、隔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所用发泡剂含量为18%,泡沫体的表观密度为0.179 g/cm~3时,EPANF泡孔均匀微细,闭孔率高,泡孔平均粒径为350μm左右.随着表观密度增加,泡沫体压缩强度增大,热导率系数增大,隔热性能略有下降,但其临界氧指数变大,阻燃性能提高.当表观密度为0.363 g/cm~3时,EPANF的压缩强度达到最大为5.63 MPa.EPANF的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为333、381℃,其700℃的残炭率和1000℃的残炭率分别为65.8%和58.2%,耐热性和耐烧蚀性较普通线性酚醛树脂有明显提高.EPANF作为热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有望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丁腈弹性纳米粒子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成型加工性和阻燃性等,广泛地应用在涂料、胶粘剂和复合材料工业上,酚醛树脂由于含有大量苯环以及固化后形成高度交联结构,韧性很差,因此增韧是其高性能化的主要方向之一,橡胶是最广泛使用的增韧剂,几十年来发展了天然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液体羧基丁腈橡胶、丁吡橡胶等,壬基酚、腰果壳油、桐油、亚麻油、热塑性塑料等也是酚醛树脂有效的增韧剂。  相似文献   

12.
酚醛树酯的热解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利用热重峰值分析进行酚醛树酯热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热重谱峰上几个特征点的数据来确定动力学参数. 根据酚醛树酯热解DTG曲线的特点, 把酚醛树酯的热解过程分解成三个阶段, 用峰值分析法对每个反应阶段分别建模, 通过三个反应阶段的叠加得到了一个酚醛树酯分阶段热解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酚醛树酯的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13.
贾谊  朱春江  秦争  孙勇飞 《应用化学》2014,31(5):566-569
由低聚羟基封端聚硅氧烷(HO-PDM)与甲醛和苯酚的接枝反应制备了增韧改性酚醛树脂,用FT-IR对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力学性能,用热重分析仪测试改性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 测得改性酚醛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2.8%、2.875 kJ/m2和23.2 MPa;树脂失重20%的温度为431.28 ℃,峰值温度为441.8 ℃,800 ℃的残重率为51.02%。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wo methods of total acidity determination for humic substances are compared: (1) the traditional barium hydroxide method, and (2) a direct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after elu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through a cation exchange resin. The first method always gave higher results than the second method. A poor analytical precision observed for the former method was attributed to carbonation. Low-molecular-weight phenolic acids of known total acidity were also analyzed by the two methods. The first method most likely underestimates results when weakly acidic compounds do not precipitate as barium salts. The low values shown by the second method are partially due to adsorption of humic material on the resin and, possibly, to insufficient protonation of acidic groups during resin elution.  相似文献   

15.
树脂吸附法分离银杏酚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树脂吸附法分离银杏酚酸,通过对5种不同类型的树脂的筛选,发现D290树脂对银杏酚酸类有较大的吸附量。对D290树脂对银杏酚酸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曲线、穿透曲线,同时对不同浓度的乙酸石油醚溶液对解吸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1%的乙酸石油醚溶液洗脱较好,解吸率为95%。  相似文献   

16.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胶印油墨连接料用松香酚醛的合成反应,得出采用滴加酚醛浆的二步法合成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羟甲基酚经分子内脱水形成的次甲基酯。生成的苯并二氢吡喃型产物能显著地提高改性树脂的分子量和油溶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通用型酚醛树脂和专用型酚醛树脂,其游离酚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容量法。但对碳素材料专用酚醛树脂,由于在生产时添加氯化苄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使树脂能浸润碳素材料的中心。这种树脂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时,涉及游离酚、氯化苄和苄醇的分析测定,如果采用分别测定,其操作相当繁琐,准确性也不高。在常规方法蒸馏苯酚的过程中,氯化苄和苄醇也会被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氯化苄和苄醇对苯酚的容量分析有干扰。在此基础之上,对氯化苄、苄醇和苯酚的蒸馏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回收率满足要求。因此,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碳素材料专用树脂中的氯化苄、苄醇和苯酚的分析方法。即采用与容量分析方法一样的样品前期处理(酒精溶解样品、水浴蒸馏),使游离酚、氯化苄和苄醇同时与树脂分离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方法使测定步骤简化,可用于氯化苄改性的专用酚醛树脂的科研和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18.
含氧化叔胺侧基的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成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一锅、两步法制备改性酚醛树脂.首先利用环氧酚醛树脂F-44与二甲胺反应,得到叔胺化酚醛树脂,叔胺化树脂被双氧水氧化后得到最终目标产物,即含强极性氧化叔胺基团的酚醛树脂.实验表明,该新型树脂易溶于水和一些强极性溶剂,如四氢呋喃、乙二醇独甲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在热的作用下,树脂能够分解并失去水溶性,但仍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由该树脂与830 nm激光增感染料匹配使用,树脂体系对红外光敏感,并能够通过中性水显影得到较为清晰的阴图型图像,表明该树脂有望用于免化学处理热敏激光成像领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酚醛树脂羟基活性基团与6-氯-5,12-萘并萘醌(1)接枝反应,制备了3种有光致变色性的酚醛树脂:萘并萘醌酚醛树脂(2),甲基萘并萘醌酚醛树脂(3)和氯代萘并萘醌酚醛树脂(4).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3种光致变色聚合物有与6-苯氧基-5,12-萘并萘醌相似的光致变色行为.同时,发现聚合物骨架上的取代基对聚合物的变色速度影响较小,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影响聚合物的变色速度.  相似文献   

20.
A highly deuterated novolac‐type phenolic resin was prepar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 deuterated phenol and formaldehyde using oxalic acid as an acid catalyst. The polycondensation of deuterated monom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ly 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were confirmed by th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IR, and 1H NMR analys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hydroxyl groups, the degree of deutera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98%. The polymer conformation in THF solu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scaling exponent of the Mark–Houwink–Sakurada equation. The exponent of the 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is 0.26 in THF at 40 °C and is close to that of a non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which suggests that phenolic resins behave like a compact sphere irrespective of deuteration. The curing behavior of the 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with hexamethylenetetramine was confirm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 The cured highly 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exhibits a lower incoherent neutron scattering background than that of the nondeuterated phenolic resin,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former is suitable for matrix resins with low incoherent backgrounds for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studies of thermosetting resins.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