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选用两种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研究蔗糖在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温度每升高10℃,蔗糖在两种离子交换树脂柱内的水解速度分别增加到2.1和3.3倍;蔗糖在两种离子交换树脂柱内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4.96kJ/mol和79.59kJ/mol,其水解反应有明显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L_(16)(4~5)正交试验法研究蔗糖酶水解蔗糖的最优化条件,并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主体间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蔗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因素影响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ECABD,即时间温度底物浓度酶活力pH值。另外,直观分析结果表明,五因素A、B、C、D、E最优水平分别为1、3、3、2、4,即底物浓度0.125mol·L~(-1)、酶活力6 400U·mL~(-1)、温度50℃、pH值4.4和时间120min。同时,邓肯氏检验(duncan)法分析多组样本间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五因素的四水平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五因素的最优化水平与直观分析一致,因此可得最优水解条件为A_1B_3C_3D_2E_4。据此进行水解试验,转化率可达98.5%,验证了该最优化水平组合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蔗糖酶水解蔗糖工艺提供最优化条件,并为甘蔗生产高值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氧化铝基催化剂上二硫化碳水解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考察CS2浓度、空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O和Pt的负载都可以提高氧化铝上CS2的催化水解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性是CS2水解反应活性中心在3000h^-1和40-140℃范围内,CS2在三种催化剂上反应活化能力为35.37-55.53kJ/mol;通过二硫化碳催化水解反应类型的数学分析,进行实验值与计算值之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薯蓣皂苷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薯蓣皂苷水解的过程. 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催化剂量等因素对薯蓣皂苷水解的影响,获得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9 h,催化剂量6 g对0.1 g皂苷. 实验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皂苷水解过程的皂素得率约为盐酸催化水解的70%,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仅为HCl催化水解的0.2%,可大大减轻现有催化剂导致的严重酸污染.  相似文献   

5.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置换镀的方法在泡沫镍基体上获得不同载钌量的NaBH4水解制氢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NaBH4水解制氢反应为零级反应,氢气生成速率随载钌量的增加而变快;当泡沫镍表面完全被钌覆盖时,载钌量为6%,相应的催化能力最强。与离子交换树脂载钌催化剂相比,泡沫镍载钌催化剂更稳定、耐用。实验还证实,30%比35%的NaBH4水溶液在相同的催化剂作用下更易发生水解反应;NaBH4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有助于提高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对NaBH4储氢体系的能量计算,说明采用该氢源体系的微型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甚至超过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旋光法测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蔗糖水解反应是物理化学实验之一,实验中所用的无机酸催化剂对旋光仪有强腐蚀性,会缩短仪器的正常使用时间;测试废液如果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实验中存在的这些不足,探讨了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代替无机酸催化蔗糖水解,通过测定旋光度求得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催化蔗糖水解反应能达到与无机酸催化相同的实验效果,而且实验使用过的树脂经水洗涤后可循环使用。1 实验原理  蔗糖水解反应为:    C12H22O11 +H2O阳离子树脂C6H12O6 +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  在 323. 2~…  相似文献   

7.
蔗糖水解Belousov-Zhabotinskii体系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Z振荡;蔗糖水解Belousov-Zhabotinskii体系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温度30~140C空速1000~5000h1和常压下,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测定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上COS和CS2的水解活性。结果表明,COS和CS2水解反应速率与其浓度呈一级。低温时三种催化剂上COS和CS2表观反应活化能依次分别为57.80及52.50,44.71及55.53,38.70及35.0kJ/mol。三种催化剂中,负载K2O和Pt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最高活性。  相似文献   

9.
王广建  陈晓婷  田爱秀  王芳 《化学通报》2017,80(10):942-947
分别通过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Cu/活性炭(AC)水解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水解脱硫性能的影响。利用XRD、BET、SEM等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了预处理对AC表面性质及不同制备方法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水解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浸渍法所制备的水解催化剂活性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在通过预处理增大了AC的比表面积、丰富了AC的孔道结构的基础上,浸渍法能均匀地将活性组分分散在载体表面及其孔道中,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主要覆盖在载体的表面,不能有效进入孔道内,造成脱硫效率下降。在反应温度80℃、羰基硫浓度1.33g/m~3、空速1500h~(-1)、氧化铜质量分数为5%时,浸渍法制备的水解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硫容,可达29mg S/g。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蔗糖水解反应实验结果准确性,采用误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准确、快速,适于学生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外推法确定α0,进而计算α∞;采用二次曲线拟合ln(α—α∞)与时间关系,计算速率常数。该方法的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实验过程中温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CM-52分离纯化类人胶原蛋白Ⅱ(Human Collagen-like Bioprotein Ⅱ,HCBⅡ)。通过实验,分别确定了静态吸附和柱层析吸附的操作条件,即静态吸附:在pH4.0、NaCl0.15mol/L、进料浓度7g/L,处理量17.26ml/g树脂的条件下进行吸附,吸附时间为60min;柱层析:在pH4.0、NaCl0.15mol/L、进料浓度5g/L、流速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吸附。然后上柱,在pH4.0、NaCl0.30mol/L下进行脱附。实验表明,采用静态吸附的方式吸附HCBⅡ,然后上柱洗脱,HCBⅡ的吸附量可达到48、6mg/g树脂,回收率83.8%,操作时间短,分辨率高,最终纯化的HCBⅡ达电泳纯,分子量为97kD。  相似文献   

12.
以正十四烷为原料,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上,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空速以及氢烃摩尔比等参数,考察了0.6%Pt/SAPO-11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压力与氢烃摩尔比较低时,该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异构化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正十四烷反应的转化率高达95%时,异构化选择性仍保持在90%左右。正十四烷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压力、进料空速和氢烃摩尔比的降低而增大;异构化选择性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反应压力和温度过高、进料空速和氢烃摩尔比太小都不利于异构体的生成。各反应参数不是单独起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即一个参数变化时,需要其他参数的调整来获得最大的异构体收率。获得了正十四烷临氢异构的最佳条件为 300℃~330℃, 0.5MPa~2.0MPa,WHSV<10 h-1,H2/CH摩尔比1.1~8.7。  相似文献   

13.
纳米α-FeOOH催化剂一段法脱除COS和H2S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均相沉淀法、氨水滴定法制备纳米α-FeOOH粒子,以该粒子为活性组分制备催化剂,利用微反-色谱联用活性评价技术,在常压、空速10 000 h-1、25 ℃~60 ℃温度范围内考察了纳米α-FeOOH催化剂对COS催化水解的活性。采用热重法对纳米α-FeOOH催化剂脱除H2S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α-FeOOH催化剂对COS水解在低温度、大空速下具有高的活性,系列Ⅰ和系列Ⅱ催化剂分别在60 ℃和40 ℃~45 ℃时COS转化率达到100%。在60 ℃时各种催化剂吸附H2S的能力最强,最高饱和硫容可达到21.72w%。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不均匀,COS催化水解在低温时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压力、临氢条件以及催化剂的水热处理条件对液化石油气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低温芳构化制取高辛烷值汽油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明显影响,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同时芳烃中的苯、甲苯和C10+芳烃含量增加; 增大进料空速,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下降,芳烃中的重组分增加,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增大. 催化剂的水热处理温度升高,其初始芳构化活性下降,而催化剂经过适当的水热处理和系统中氢气的存在均可提高催化剂催化芳构化反应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法以苛性钾与脂肪酸甲(乙)酯首先反应生成的部分中性皂作为乳化分散剂,使蔗糖和脂肪酸甲(乙)酯在熔融状态下直接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蔗糖酯.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蔗糖/硬脂酸甲酯/苛性钾/催化剂的摩尔比1:(1~2):(0.4~0.6):0.0036;135~140℃、2666~6665Pa负压下反应3~3.5h。所得粗产物含蔗糖酯55%,其中单酯62%。  相似文献   

16.
负载型钾盐催化剂用于合成苯甲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定床连续进料的反应器代替传统间歇反应釜作为评价反应器,以环境友好的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由苯酚合成苯甲醚的反应新工艺。采用SiO2负载的钾盐类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空速、原料配比、活性组分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该负载型钾盐催化剂上苯酚的转化率均较高,且生成苯甲醚的选择性较好。尤其是在KF/SiO2催化剂上,在DMC/苯酚摩尔比为2∶1,进料空速为2 h-1,反应温度为250℃时,苯甲醚收率和选择性分别高达93.93%和98.19%。而且该负载型催化剂活性比较稳定,未发现活性组分流失,反应运行16 h催化剂未见失活。  相似文献   

17.
含咪唑基的铜配合物催化蔗糖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含双咪唑功能团的铜配合物,研究了双咪唑、组氨酸以及咪唑-丙氨酸铜配合物在较温和条件下(70 ℃,pH=7.0)的Tris(三羟基氨基甲烷)-H+缓冲溶液中对蔗糖水解的催化作用。研究了金属铜离子、咪唑、氨基酸3类功能团的组分配比以及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氨基酸与铜离子在物质的量的配比为1∶1∶1时,催化效果最好;pH=7.0的中性溶液中,组氨酸铜配合物在70 ℃反应6 h后蔗糖的水解率可达80%以上。该论文也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分离木糖醇结晶母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001系列离子交换树脂抗衡阳离子型式、树脂交联度、树脂粒径等因素对木糖醇结晶母液分离为糖组分和糖醇组分的影响.筛选出了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 001×8(Ca)(0.15mm~0.30mm)树脂.对柱温、柱长径比、进料量、进料浓度、洗脱速度、洗脱液pH等操作因素进行了分离条件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未糖醇结晶母液进行分离,得到去除糖组分的糖醇组分回收率为92.3%,完成了木糖醇结晶母液的阶段性分离纯化任务.  相似文献   

19.
催化水解-氧化耦合一步法脱除二硫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低温下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可行性,通过无氧,有氧试验设计, 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推断出一步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宏观反应历程。同时分析了温度、空速、硫密度、相对湿度、氧硫比等不同因素对催化脱除二硫化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水解-氧化耦合一步法脱除二硫化碳的反应,在130 ℃,相对湿度1.5%,氧硫比2 600 h-1下该催化剂工作硫容可达到2.64 mg/g。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催化剂碱性的变化和反应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认为催化剂的硫酸盐化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蔗糖酯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蔗糖和硬酯酸,在pH>10的NH_3·N_2O-(NH_3)_3C_6H_5O_7体系中,于示波极谱仪上,峰电位─0.91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的极谱图,其浓度从0.02~0.28mg/mL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04m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