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光二聚反应中盐效应,溶剂效应,粘度效应及连接体的长度和柔顺性和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解释了不同条件下光二聚行为。  相似文献   

2.
有关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分子内光二聚反应,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均发生反应的事实,使人们考虑到有可能在非极性溶剂中使带有阻碍基团的4-甲基豆素也易发生光二聚反应。为此我们以三缩四乙二醇为支撑体合成了α,ω-双(4-甲基香豆素)长链化合物,并研究了它的光二聚反应。  相似文献   

3.
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激基缔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详细研究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荧光行办,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考察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发光位置与激发波长,借助单光子技术确定了形成的是分子内的激基缔合物,通过1HNMR谱研究了不同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构象分布,揭示了在水溶液中由于疏水相互作用促进了长链化合物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对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链的束缚使其光化学行为不同于香豆素单体,其光二聚反应的产物不随溶剂的极性变化与敏化剂存在与否而有所不同,通过二维核磁、核磁碳谱等技术,对二聚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证实得到的均是分子内顺式头一头二聚体,同时由于链的束缚使其分子内激基缔合物易于形成,在室温水溶液中首次明确地观察到香豆素的激基缔合物.  相似文献   

5.
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光二聚反应,由于香豆素基受长链的束缚,被限制于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地提高了其光二聚反应的效率,已见诸于过去的报道[1].同时文献也表明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呋喃并8-甲氧基香豆素等,由于3,4-双键的缺电子性,因而能够和富电子的烯烃如四甲基乙烯等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生成激基复合物(Exciplex),然后实现(2+2)光加成反应[2].在Wels等[3]的研究工作中四甲基乙烯的用量约10倍于香豆素的用量,他们认为四甲基乙烯障碍或干扰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生成,使香豆素的二聚反应猝灭而形成烯烃和香豆素的光环加成产物.本工作合成了一新型A,X-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在其联接链中除联有四甘醇外,还带有一菲罗啉基.同时该分子中菲罗啉和香豆素的摩尔比为1:2.十分显然,这一化合物在光照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类不同的光环加成反应,即香豆素间或香豆素与菲罗啉间的反应.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含有两个香豆素的α,ω双发色团长链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光环合加成反应, 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有着不同于单体香豆素的光化学行为, 即它能在低浓度及非极性溶剂内发生分子内的光二聚反应。此外, 通过高分辨核磁共振谱对产物立体化学的研究发现, 反应无论是在极性溶剂或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或反应中是否加入了三重态敏化剂。所得产物均为顺式头-头分子内二聚结构。对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荧光光谱、吸收光谱、激发光谱以及单光子记数技术,通过环境效应、浓度效应、温度效应详细研究了环糊精对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仅能加强香豆素单体的荧光发射与寿命,而γ-CD则可降低其形成激基缔合物的活化能,同时使其寿命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8.
以环氧氯丙烷为桥接,利用水溶性α-环糊精(α-CD)进行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功能化修饰,得到新型α-环糊精修饰型香豆素衍生物(α-CD-C).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氢核磁共振(1H NMR)、液质联用(LC-MS)等对该香豆素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光二聚实验表明,该α-环糊精修饰型香豆素可在365 nm光照下进行光二聚反应,且可在随后的254 nm光照下进行解二聚反应;同时通过比较该交替光照下的光二聚反应程度,可知该光二聚反应仅是部分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化学学报》2012,70(5)
以环氧氯丙烷为桥接,利用水溶性α-环糊精(α-CD)进行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功能化修饰,得到新型α-环糊精修饰型香豆素衍生物(α-CD-C).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氢核磁共振(1H NMR)、液质联用(LC-MS)等对该香豆素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光二聚实验表明,该α-环糊精修饰型香豆素可在365 nm光照下进行光二聚反应,且可在随后的254 nm光照下进行解二聚反应;同时通过比较该交替光照下的光二聚反应程度,可知该光二聚反应仅是部分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N-(5-氟尿嘧啶乙酰)谷氨酸双对硝基苯酯与一系列α、ω-多次甲基二胺缩聚制备了6种侧链含5-氟尿嘧啶的聚酰胺。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经初步抗动物肿瘤试验,聚α-(5-氟尿嘧啶乙酰胺基)戊二酰乙二胺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43.0%。  相似文献   

11.
由α,ω-二氯代全甲基多硅烷与多种格氏试剂作用合成了18种对称和非对称α,ω-二烃基取代全甲基多硅烷,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IR、UV及MS谱特性与其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9个新的双荧光团化合物ω-9-蒽多亚甲基羧酸-甲基取代香豆素酯和3个模型化合物,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单体双-(3-甲氧基-4-羟基苄叉)-4,4'-二亚胺基苯与a,ω-二溴烷,采用相转移催化聚醚化法合成7种主链型液晶聚甲亚胺醚,用^1H NMR、IR、UV、元素分析及热台偏光显微镜、DSC和WAXD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熔点和清亮点随间隔基数(n)改变,并有奇偶效应,呈现锯齿形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具有光响应性的香豆素基团共价接枝到盘形多金属氧簇两侧,构筑了一类可光控聚合的杂化大阴离子簇单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对所获得的杂化物和组装体中的光照聚合过程进行了表征.通过离子替换,将抗衡离子由四丁基铵阳离子替换为具有更强自组装能力的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阳离子.利用香豆素基团在不同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的光二聚反应,以及外围表面活性剂提供的疏水性,实现了超分子组装体中的聚合.通过研究亦发现,在光控二聚过程中,聚合物不仅展现新颖的自组装行为,而且表现出聚合诱导的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反-1,2-双[2-(5-苯基 唑基)]乙烯(POEOP)类化合物在1,4-二氧六环中的荧光寿命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二聚量子产率,计算了其荧光辐射速率常数和非辐射速率常数,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及溶剂性质对该类化合物光二聚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溶剂的极性增加有利于光二聚反应,但重原子溶剂对光二聚反应不利,表明该类化合物经单重态历程进行光二聚.  相似文献   

16.
通过Mannich反应在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8-位上引入具有pH响应性能的4-甲基哌嗪的供电子哌嗪基团, 得到水溶性香豆素衍生物, 7-羟基-4-甲基-8-(4'-甲基哌嗪-1'-基)-亚甲基香豆素(HMPC), 利用哌嗪环上的叔胺给电子体系对酸碱的敏感特性调节HMPC的光二聚反应特征. 详细考察该香豆素衍生物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紫外光二聚性能, 紫外光谱分析显示, 通过调节HMPC水溶液的酸碱性可有效改变其紫外特征吸收; 在波长大于310 nm的紫外光照射下, 衍生物上的香豆素单元可进行光二聚, 并且紫外点光源光二聚反应实验表明, 其在中性水溶液中的反应速度最快, 其次为碱性条件中的反应, 最慢的则是酸性条件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α氧代膦酸酯取代基效应的^1H,^31P 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H和~(31)PNMR谱研究了21个含苯并唑酮环乙酰氧基烃基膦酸酯化合物及其取代基效应,探讨了取代基对2个酯基不等价性和对α-C上磁性核P、α-H化学位移及其偶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α,ω—双羟基聚苯乙烯与α,ω—双羟基聚丁二烯及聚乙二醇为预聚体,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偶联剂,聚合得到(苯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条件的影响。产物分别用热环已烷及水萃取提纯。并用IR、~1HNMR、GPC、动态粘弹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20.
合成并表征了侧链液晶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对-甲氧基偶氮苯氧己基酯(PMAAZO6),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光响应测试。发现紫外光易诱导体系发生相转变;增加辐照光波长有利于分子发生整体取向,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测试表明,样品处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是保持分子取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