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剂提取法, Diaion HP-20、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硅胶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毛华菊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已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毛华菊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类型属于愈创木内酯衍生物,分别命名为(1S,5R,6S,7S,10S)-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1)、(1S,5R,6R,7R,8S,10S)-8-异丁酰氧基-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2)、(1S,5R,6R,7R,8S,10S)-8-(2'-甲基)丁酰氧基-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3)和(1R,5R,6R,7R,8S,10S,11S)-8-乙酰氧基-愈创木-3-烯-2-酮-12,6-内酯(4),以及2个已知化合物matricarin (5)和11,13-dehydromatricarin (6).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手性构型高度稳定的(R)和(S)-2,2'-二乙炔基-1,1'-联萘模板出发, 通过保护基的控制导入、偶联反应、保护基脱去以及分子间偶合成环4个步骤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特征的新的光学活性分子方(Molecular square)(R,R,R,R)-1和(S,S,S,S)-1. 用MS, IR, UV-Vis, 1H和13C NMR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测定并分析比较了2个目标化合物的比旋光度[α]D和圆二色性(CD)等光学性质. 在CH2Cl2溶液中, 异构体(R,R,R,R)-1和(S,S,S,S)-1的[α]25D值分别为+887.3°和-889.7°, 并且其CD谱表现出对称的镜像特征.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R)-和(S)-磷酸苯丙哌林对映体的合成新方法.以邻苄基苯酚和(S(+)-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成醚、选择性还原开环两步反应简捷高效地制得重要中间体(R)-1-(2-苄基苯氧基)-2-丙醇(2).中间体2与对甲苯磺酰氯酰化,制得中间体(R)-1-(2-苄基苯氧基)-2-丙醇对甲苯磺酸酯(3),该中间体与哌啶发生一次SN2反应直接得到(S)-(—)-苯丙哌林,该中间体与溴化锂和哌啶发生两次SN2反应制得(R)-(+)-苯丙哌林.然后它们分别与磷酸成盐制得相应的(S)-(—)-和(R)-(+)-磷酸苯丙哌林,其结构通过1H NMR和HRMS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且收率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基于2,2'-二取代的联萘衍生物在手性构型上高度稳定的特点,分别以光学活性的(R)-和(S)-2,2'-二乙炔基-1,1'-联萘为模板,设计了2个有趣的拓扑环芳分子四联萘笼状对映异构体(R,R,R,R)-2和(S,S,S,S)-2.其合成路线涉及保护基的控制导入、苯连接桥的链接、保护基的脱去以及偶合成环反应4个步骤.用MS,IR,UV-Vis,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其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模板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具有单一手性的目标化合物.镜像特征的圆二色(CD)谱和比旋光度[α]D的测定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它们的对映异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1S,2S,5R)-8-联苯薄荷醇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R)-( )-pu legone为起始原料,经1,4-加成,还原两步反应合成了手性辅助试剂( )-(1S,2S,5R)-8-联苯薄荷醇及其差向异构体(-)-(1R,2S,5R)-8-联苯薄荷醇,总产率9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甲酰基二茂铁(1)和手性1,2-二苯基乙二胺[(1R, 2R)-1,2-二苯基乙二胺(2R), (1S,2S)-1,2-二苯基乙二胺(2S)]为原料, 经缩合、还原和N-烷基化反应, 制备了一对新型手性四齿双二茂铁基配体[N,N’-二(二茂铁基甲基)-N,N’-二(2-羟基丙基)-(1R,2R)-1,2-二苯基乙二胺(5R)和N,N’-二(二茂铁基甲基)-N,N’-二(2-羟基丙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5S)]. 用元素分析、红外(IR)、质子核磁共振(1H NMR)、紫外-可见(UV-Vis)、固体圆二色(CD)光谱等对手性产物(3R-5S)进行了表征. 固体CD光谱研究表明, 配体5R(或5S)的手性特征和4R(或4S)相似而与3R(或3S)却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7.
基于2,2′-二取代的联萘衍生物在手性构型上高度稳定的特点,分别以光学活性的(R)-和(S)-2,2′-二乙炔基-1,1′-联萘为模板.设计了2个有趣的拓扑环芳分子——四联萘笼状对映异构体(R,R,R,R)-2和(S,S,S,S)-2.其合成路线涉及保护基的控制导入、苯连接桥的链接、保护基的脱去以及偶合成环反应4个步骤.用MS,IR,UV—Vi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其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模板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得具有单一手性的目标化合物.镜像特征的圆二色(CD)谱和比旋光度[α]D的测定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它们的对映异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益琴  李艳苹  王石发  谷文 《有机化学》2009,29(7):1092-1095
以(1S,5S)-(-)-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 (-)-α-蒎烯经硼氢化氧化、重铬酸吡啶盐(PDC)氧化得到(1S,2S,5R)-(-)-3-蒎酮; 在BF3•(C2H5)2O催化下(1S,2S,5R)-(-)-3-蒎酮与伯胺化合物反应生成Schiff碱, 再经KBH4或NaBH4还原得到(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 采用FT-IR, 1H NMR, 13C NMR和GC-MS等分析手段对合成所得(1S,2S,5R)-N-烷基-3-蒎烷亚胺和(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1S,2S,3S,5R)-N-烷基-3-蒎胺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 subtilis)、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黑曲霉(A. niger)和米根霉(R. oryzae)等细菌和真菌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结果表明(1S,2S,3S,5R)-N-正庚基-3-蒎胺对真菌和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刘福  张苏芳  孔祥波  张真 《合成化学》2018,26(7):520-529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一种叶蜂,其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为(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本文根据C9+C6路径、C10+C5途径和其他路径对(2S,3R,7R/S)-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酯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10.
在水热条件下,对映的乳酸衍生物(R)-4-(1-羧基乙氧基)苯甲酸((R)-H_2CBA)和(S)-4-(1-羧基乙氧基)苯甲酸)((S)-H_2CBA)分别与辅助配体1,3-双(2-甲基-1H-咪唑-1-基)苯(1,3-BMIB)以及Co(Ⅱ).反应,合成出一对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o((R)-CBA)(1,3-BMIB)]·H_2O}_n(1-D)和{[Co((S)-CBA)(1,3-BMIB)]·H_2O}_n(1-L)。单晶解析揭示在二维的1-D和1-L中,四配位的Co(Ⅱ).中心分别与乳酸衍生物(R)-H_2CBA(或(S)-H_2CBA)和/或1,3-BMIB一起构建出了3种不同结构的螺旋链。这对螺旋二维化合物在不同pH值的水中有一定的稳定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1-D对420~650 nm范围的可见光有较强的吸收。进一步的Mott-Schottky测试表明1-D是典型的n型半导体。此外其较小的阻抗半径显示其有利于电子传输。在进一步的光催化实验中,1-D实现了光照条件下CO_2转化为CO,反应平均速率为577.8μmol·g~(-1)·h~(-1)。  相似文献   

11.
手性螺硼酸酯(R)-或(S)-1,1'-联-2-萘酚硼酸-(S)-脯氨酸酐[(R,S)-1或(S,S)-1]对前手性亚胺硼烷还原的不对称催化活性被观察到.在(R,S)-1或(S,S)-1存在下,由前手性二烷基酮或烷基苯酮与苯胺缩合生成的前手性亚胺在THF中被硼烷还原,高产率地给出手性仲胺,其对映体纯度高达74% ee.其中,三种手性仲胺[N-(2-戊基)苯胺,N-(3-甲基-2-丁基)苯胺和N-(4-甲基-2-戊基)苯胺]系首次合成.  相似文献   

12.
以(S)-脯氨酸和(R)-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二肽H-(S)-Pro-(S)-Pro-OH(1)和H-(S)-Pro(-R)-Pro-OH(2),分别以两种二肽催化了不对称直接A ldol反应,获得了相同立体构型(S)的产物,与(S)-脯氨酸催化所得的产物构型(R)相反.该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不高(ee<21%).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了(1R,2S)-二苯基乙二胺,(1S,2R)-环己二胺,(R)-(+)-联二萘胺与甲酰基二茂铁反应,生成三个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二茂铁Schiff碱1,2,3,通过IR,^1HNMR,元素分析和旋光度测定确定其结构。并且将其作为配体,分别与Rh,Ir,Ru等过渡金属“原位”形成配合物对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配体结构对反应和产物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盛钊君  杜志云  董长治  张焜 《合成化学》2014,22(5):577-581,615
以L-谷氨酸和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重要中间体(2S,5R)-1-苄基-5-(2-羟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1),总产率19%;1经TBDMSCl保护羟基后,用10%Pd/C催化氢解去除苄基制得游离胺(2S,5R)-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3);3与Boc-β-Cl-ala,在碱性条件下偶合得氯代烃消去产物(2S,5R)-1-[(2-叔丁氧甲酰胺基)丙烯酰基]-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4),或在中性条件下偶合得(2S,5R)-1-[(R)-2-叔丁氧甲酰胺基-3-氯丙酰基]-5-(2-二甲基叔丁基硅氧烷基乙基)吡咯烷-2-羧酸叔丁酯(5);4或5经四丁基氟化铵去除TBDMS保护并发生关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的七元醚环化合物(4R,7S,9R)-4-甲基-4-叔丁氧甲酰胺基-5-羰基-3-氧杂氮杂卓[1,4]并吡咯[1,2-d]-7-羧基叔丁酯(简称6);6于室温在氯仿中静置2 d~3 d自发转换为其构象异构体(4S,7S,9R)-6(简称6’,6/6’=1/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2D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D-(+)-葡萄糖酸内酯为原料,经三甲硅基保护羟基后与5-溴-2-氯-4′-乙氧基二苯甲烷偶联制得(2S,3R,4S,5S,6R)-2-[4-氯-3-(4-乙氧苄基)苯基]-6-(羟甲基)-2-甲氧基四氢-2H-吡喃-3,4,5-三醇(2); 2经羟基保护、氧化和羟醛缩合等5步反应制得(3S,4S,5R,6S)-3,4,5-三(苄氧基)-6-[4-氯-3-(4-乙氧苄基)苯基]-2-(羟甲基)-6-甲氧基四氢-2H-吡喃-2-甲醛(7); 7经还原、脱苄同时关环制得埃格列净(1S,2S,3S,4R,5S)-5-[4-氯-3-(4-乙氧苄基)苯基]-1-(羟甲基)-6,8-二氧杂二环[3.2.1]辛烷-2,3,4-三醇,其结构经1H NMR和LC-MS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S)-苯乙胺为拆分剂,对合成雷美替胺(1)的中间体(R,S)-2-{1,6,7,8-四氢-2H-茚并[5,4-b]呋喃-8-基}乙酸[(R,S)-2]进行拆分得(S)-2;(S)-2再经3步反应合成了(S)-1,ee值为97%。以L-(-)-二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剂,对(R,S)-2-{1,6,7,8-四氢-2H-茚并[5,4-b]呋喃-8-基}乙胺[(R,S)-3]进行拆分得(S)-3;(S)-3再经1步反应合成了(S)-1,ee值为99%。1的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7.
以(2R)-3-[(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2-酮为母体,2-溴乙(丙)酸酯或2-溴丙酰胺为亲核试剂,通过Reformatsky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β-碳氢霉烯类抗生素中间体——3-{(2R)-2-[(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4-基}乙(丙)酸酯(3a~3d)和3-{(2R)-2-[(3S,4R)-1-(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氮杂环丁-2-酮-4-基}-N,N-二取代丙酰胺(3e,3i和3k),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其中3a~3e和3i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8.
首次从柳珊瑚Verrucella sp.中分离纯化得到无色结晶化合物,根据NMR和MS谱推知其为具有西松烷型骨架的萜类,为含有4个乙酰氧基,2个末端双键,1个六元环醚,1个γ-内酯的二萜--Junceellin,普通命名法命名为(1R,2R,3S,4R,6S,7R,8R,9S,10S,14S)-四乙酰氧基-6-氯代-4,8-环氧-5(16),11(20)-二烯-18,7-内酯.通过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其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手性Evans模板诱导,利用Julia-Kocienski烯烃化和Mitsunobu等反应构建C-C骨架,通过C5+C2+C4策略实现了(4S,8S)-4,8-二甲基癸醛和(4R,8S)-4,8-二甲基癸醛的高效合成,收率分别达到21.5%和20.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20.
以D-阿拉伯糖为原料,依次合成了中间体(2R,3R,4R)-2,3,5-三-O-苄氧基-4-羟基-O-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戊醛肟(3),(2R,3S,4S)-2,3,5-三-O-苄氧基-4-碘-O-叔丁基二甲基硅基-戊醛肟(4)和(2R,3R,4R)-3,4-二-O-苄氧基-2-(苄氧甲基)-3,4-二氢-2H-吡咯-1-醇(5);5与芳基Grignard试剂进行高立体选择性的加成反应制得(2R,3R,4R,5R)-3,4-二-O-苄氧基-2-[4-(苄氧基)苯基)]-5-吡咯-1-醇(6);6经催化氢化合成Radicamine B,总收率18.5%。3和4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