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用双核子机制及核矩阵元的有效算符理论讨论了在轻子数不守恒的0νββ衰变中的右手流. 从40Ca的0νββ衰变的实验寿命计算了右手流混合参量η, 及其和Majorana中微子质量mν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计算给出: i)当|η|=0时, mν≤(18~23)eV;ii)当|η|≤(1.6~2)×10-5.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_0,f_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_(μ3)~+、K_(e3)~+衰变中的π~0能谱,K_(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_1~*(m_*=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3.
计算了ηc 和 χc 两胶子衰变宽度的有限顶角展开的修正 .通过数值计算 ,得到ηc,χc0 和 χc2 的零程近似的修正因子分别为 :γ =1 .3 2 ,1 .45和 1 .2 6,利用衰变宽度Γ( ηc→ 2g)抽出强耦合参数αs(mc) =0 .2 8± 0 .0 5,这个值与Γ(J/ ψ→ 3g)强衰变的顶角修正得到的结果一致 .而Γ( ηc→ 2g)的有限顶角修正没有Γ(J/ ψ→ 3g)大 .  相似文献   

4.
宋宏秋  吴慧芳 《中国物理 C》1989,13(12):1083-1188
本文讨论了48Ca无中微子发射的双β衰变中核心极化效应的贡献.计算表明:与短程关联及有限核子大小的将就相反,核心极化效应合总跃迁矩阵元增大,从而使中微子质量mv或右手流混合参量η的上限减小8%左右.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理 C》2002,26(11):1093-1102
利用北京谱仪(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e+e-质心系能量为4.03GeV处采集的积分亮度为22.3pb-1的数据,从D介子的5个非轻子衰变模式中共选出2471±218组tagD+X(X可能是γ或π0或π±)和7629±251组tagD0X介子样本. 在这些样本中没有找到D+→φe+υ,φK-π+e+υ,和D0→φK-e+υ,φK-μ+υ的衰变事例,测定在90髎置信度下分支比的上限分别为B(D+→φe+υ)<1.38髎,B(D+→φK-π+e+υ)<2.01髎,B(D0→φK-e+υ)<0.53髎,和B(D0→φK-μ+υ)<0.53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国内首次开展的双β衰变实验研究工作.国产大尺寸CaF2闪烁晶体既用来做为探测器,又做为双β衰变的放射源.数据采集总共7588.5小时.实验给出48Ca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寿命下限T1/2>1.1×1022年(68%C.L.);由理论推算相应的中微子质量v≤8eV;右手流混合参量η的限值η≤0.69×10-5.  相似文献   

7.
利用色散关系研究了弱电流不守恒情况下的π→π~0 e v衰变过程。在对π—π散射相移作了一些假定后,证明了π、π中间态的贡献很小。在N、N中间态项中出现的N、N湮灭矩阵元用Chew-Ball理论及湮灭实验估计,同时出现的核子弱作用形状因子又用色散关系计算,证明了N、N中间态对它的贡献很小,计算了π、π中间态对它的贡献。根据现有N、N湮灭实验估计,π→π~0 e v过程的衰变几率<6×10~(-4)秒~(-1)。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微扰论QCD计算了赝标胶子球在J/ψ辐射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几率. 指出由于ι(1440)与η、η′的混合, 使η、η′有一个胶子球分量, 这些分量在它们的J/ψ辐射衰变产生中占主导地位. 由此得到的比例Γ(J/ψ→γη′)/Γ(J/ψ→γη)比以前一些理论模型的结果要大, 并且是与实验符合的.  相似文献   

9.
From a 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 dipole polarizability,the constrained energy of isovector giant dipole resonance,the peak energy of isocalar giant quadrupole resonance,and the constrained energy of isocalar giant monopole resonance in ~(208)Pb,we extract the iso scalar and isovector effective masses in nuclear matter at saturation density p_0 as m_(s,0)~*/m=0.87_(-0.04)~(+0.04) and m_(v,0)~*/m=0.78_(-0.05)~(+0.06),respectively,at 90% confidence level.The constraints obtained on m_(s,0)~* and m_(v,0)~* lead to a positive iso spin splitting of nucleon effective mass in asymmetric nuclear matter of iso spin asymmetry δ at p_0 as m_(n-p)~*/m=(0.20_(-0.14)~(+0.15))δ.In addition,the symmetry energy at the subsaturation density p~*=0.05 fm~(-3) is determined to be E_(sym)(p~*)=16.7±1.3 MeV at 90% confidence level.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MIT口袋模型和波包方法计算了π~0→2γ过程的宽度。计算发现m_π→0是一个好的近似。MIT口袋模型给出,Γ(π~0→2γ)∞m_π~3/F_x~2,这种形式与Adler的结果相符合,但数字结果显示。Γ(π~0→2γ)的理论值是实验值的2.7倍,这个差主要来自F_π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而这个差很强地依赖于MIT口袋模型的方程和边界条件,从而对MI7口袋模型构成了一个检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采用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BD~+离子两个最低解离极限B~+(~1Sg)+D(~2Sg)和B+(~3Pu)+D(~2Sg)对应的5个Λ—S态(X~2Σ~+,A~2Π,B~2Σ+,a~4Π和b~4Σ~+)的势能曲线和跃迁偶极矩.根据计算结果,求解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得到相应电子态的振-转光谱常数、Franck-Condon(F-C)因子和振动能级辐射寿命.其中A~2Π—X~2Σ~+的F-C因子(f_(00)=0.923)、辐射寿命(τ=235 ns)满足激光直接冷却的条件.因此,我们基于分子转动跃迁提出了一个可实现Doppler激光冷却的光循环方案:A~2Π_(1/2)(υ′=0)—X~2Σ+(υ′′=0,1),其中υ′=0中包含2个转动能级,υ′′=0和υ′′=1中分别包含6个和4个转动能级.根据方案,模拟了激光冷却过程中的分子布居数动力学变化过程,并计算了初速度为100 m/s的BD~+,历经5.4 ms散射1150个光子可减速到4.6 m/s、温度为13 mK.  相似文献   

12.
邢伟  孙金锋  施德恒  朱遵略 《物理学报》2018,67(19):193101-193101
利用考虑Davidson修正的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icMRCI+Q)方法结合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6Z计算了AlH~+离子前两个离解极限对应的5个Λ-S态和10个?态的势能曲线.为了提高势能曲线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计算中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芯电子价电子相关和标量相对论修正以及将势能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获得了束缚和准束缚的4个Λ-S态和8个?态的光谱常数和振动能级,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计算了2(1/2)→X~2Σ_(1/2)~+和A~2Π_(3/2)→X~2Σ_(1/2)~+跃迁的跃迁偶极距.利用计算的精确的势能曲线和跃迁偶极矩,获得了2(1/2)~(第一势阱)(υ′=0, 1)→X~2Σ_(1/2)~+(υ′′)和A~2Π_(3/2)(υ′=0, 1)→X~2Σ_(1/2)~+(υ′′)跃迁的高度对角化分布的Franck-Condon因子(f_(00)和f_(11))和大的振动分支比;预测了2(1/2)~(第一势阱)(υ′=0, 1)和A~2Π_(3/2)(υ′=0, 1)态短的自发辐射寿命和窄的辐射宽度,这适合于AlH~+离子的快速激光致冷.所需的3束激光冷却波长都在紫外区域.这些结果表明了激光冷却AlH~+离子的可行性.此外,评估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对光谱常数、振动能级和激光冷却AlH~+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B_d~0-_d~0和B_s~0-_s~0系统二体重子衰变中的CP不守恒效应。我们讨论了两种实验背景:(1)B对在Z~0共振峰不相干产生,(2)电荷共轭宇称C=+1的B对在γ(4S)共振峰以上产生。我们估算了检验该效应所需的bb对数目。对于衰变B_d~0→PP,Δ~(++)■~(--)和Δ~0■~0,N_(b)~10~7—10~8。  相似文献   

14.
顾以藩  苑长征 《物理》2001,30(2):65-67,80
北京谱仪合作组利用其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ψ(2S)大数据样本,通过ψ(2S)的辐射跃迁及强子跃迁过程,开展了粲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测量了xc0、xcl、xc2、ηc和J/ψ粒子有有关性质,寻找了ηc(2s)和hc(1P)粒子。因一系列重要结果中有:xc0粒子的宽度与质量、ηc粒子的质量、J/ψ的轻子衰变分支比的精确测量结果以及xc0、xcl、xc2的许多衰变道的首次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0-3/2)电磁束缚系统相对论协变的近似B-S波函数和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微扰展开理论,分别计算了(π~+(?)~-)原子的库仑裂解截面与衰变几率.高能(π~+(?)~-)原子在原子核屏蔽库仑场中的裂解截面为б=Z~(4/3)×2.9×10~(-18)cm~2,衰变几率的计算结果为  相似文献   

16.
三、守恒矢量流理论与~(12)B和~(12)Bβ能谱形状的测量 新的疑难:g_V~β≈g_μ 实验上发现:β衰变中的矢量耦合常数g~V~β不仅在所有超允许0~ →0~ 跃迁中有惊人的相同,而且与μ衰变中费米型相互作用耦合常数g_μ也几乎一样,误差不超过1~2%,这种极好的一致,本来正是普适费米相互作用所要求的。但是,再进一步考虑,却出现了新的疑难,因为核子不同于μ子,它可以发射或吸收虚π介子,例如P←→P π~0←→n π~ ←→P π~ π~-←→……,因此在它的周围好象包着一层介子云。这层介子云对核子的β衰变必然要产生影响,那么为什么包着介子云的核子会与裸μ子有相同的弱作用呢?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最近,新的玻色子窄共振态J(3105)和′(3695)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系统地研究这些新粒子的各种衰变对了解这些粒子的内部结构是重要的。在本短文中,对它们的电磁衰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假定J(3105)和′(3695)的量子数都是I~G=0~-,J~(PC)=1~(--),填充在SU(4)维表示中Y=0,C=0的位置上,并且假定,′(3695)是J(3105)的径向激发态,J(3105)与ω,φ,中有混合。 按照层子模型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过程J,′→e~ e~-,μ~ μ~-的衰变宽度为  相似文献   

18.
从同一扩展Skyrme力出发,用自洽半经典方法确定球形核基态密度分布ρ_n和ρ_p,用Sum rule方法计算强度函数矩m_(-1)~λ,m_1~λ和m_3~λ,从而具体计算了isovector巨单极,巨偶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平均激发能量,以及isoscalar巨单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宽度,部分结果同实验事实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8,12(6):754-760
本文引进qiqi→qjqj以及qiqi→(gg)湮没项[1],并考虑了对湮没项的SU(3)破坏效应[2],讨论了η、η′和ι的混合,得到了它们的有声有色和胶子内容.与此同时,引入EPCAC(扩充的部分守恒赝矢流)假设[3],考察了η、η′和ι的双光子衰变.本文还计算了衰变宽度比R1=Γ(J/ψ→γη′)/Γ(J/ψ→γη)以及R2=Γ(J/ψ→γη′)/Γ(J/ψ→γι),指出了实验结果对纯胶子球质量值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闫沐霖 《中国物理 C》2006,30(11):1141-1150
BES(北京谱仪)发现了奇特粒子态X(1835). 述评近年来把X(1835)解释为Skyrme模型中的NN-重子偶素的工作. 有2个证据支持这种解释: 1) 存在NN-经典Skyrmion解,其结合能为~10MeV; 2) 这种Skyrmion-重子偶素的衰变是由X(1835)中的p-p经由量子隧穿而湮没所引起的, 因此最可几的衰变道是X(1835)→η4π 或 X→η' 2π. 这些导致了对BES实验数据的合理解释, 特别是关于X(1835)最可几的衰变模式的预言. 该预言对实验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