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4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通过求解N巴黎光学势的复薛定谔方程,研究了N系统的近阈束缚和共振行为,得到了一个p系统的13P0共振态.发现其能量和宽度与最近BES用Breit Wigner(B W)公式分析J/ψ→γp衰变的实验数据给出的结果相容.讨论了这一结果的含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与密度矩阵密切相关. 本文分别用均匀费米气体模型、定域费米气体模型、修正的定域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谐振子波函数计算了O18的密度矩阵, 并由此研究了在Δ33共振区(π分子动能为50~300MeV的区域)二级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 对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考虑Kπ和Kη两个耦合道, 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S波Kπ散射. 结果表明, 只用一个参数, 1.2GeV以下的散射相移数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 并且散射长度也和实验值符合很好. 此方法可以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κ, 并预言其质量和宽度分别大约是752MeV和594MeV. 可以定性地产生对应于K*0(1430)的标量介子.  相似文献   
4.
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与密度矩阵密切相关.本文分别用均匀费米气体模型、定域费米气体模型、修正的定域费米气体模型和壳模型谐振子波函数计算了O~(18)的密度矩阵,并由此研究了在△_(33)共振区(π分子动能为50~300MeV的区域)二级π-核光学位中的泡利修正项.对四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覃克宇  姜焕清  刘波 《中国物理 C》1996,20(11):1003-1006
研究了初态相互作用对高能p—A碰撞中J/ψ产额压低的影响.由于入射质子与靶核的非弹性作用,使它的能量减小.考虑了这个贡献之后,只需末态相互作用的截面为σfabs=2.1mb,就能很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88,12(5):622-626
本文用自由的单胶子湮没机制和Hybrid中间态机制分别计算了π+,K+-K,K+和K+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π+散射,用hybrid中间态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定性地符合实验,而对于K+-K,K+或K+相互作用,有待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7.
在两核子吸收的框架下,我们分析了静止的π~-以及60、100和220MeV的π~±介子在~4He上吸收后发射的核子谱。两核子吸收机制定量地符合现有实验。四核子的相空间计算与实验不符。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230MeV的π到18O的2+(1.98MeV)激发态上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和π+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半径的变化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广静止π吸收的两核子模型用于讨论几百Mev飞行π介子被原子核吸收后发射核子能谱的现象。计算了220MeVπ介子被12C。58Ni和181Ta核吸收后的发射核子能谱以及吸收截面σabs、平均发射核子数N和π+-吸收后发射质子的产额比值R与A的依赖关系。这些实验都能成功地用两核子吸收机制给与描述。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高能强子 -强子散射过程中的坡密子以及坡密子的 QCD内容 .认为坡密子有可能就是具有量子数 IG=0 + ,JPC=2 + +的张量胶子球 ξ( 2 2 30 ) .用雷其化胶子球模型计算了高能质子 -质子散射截面和坡密子 -核子的耦合参数 β.理论结果与实验的要求一致. The pomeron in high energy hadron hadron scattering as well as the QCD nature of the pomeron are discussed. We claimed that the pomeron may be the tenser glueball ξ(2 230) with quantum number I G =0 +, J PC =2 ++ . Under this reggeized glueball model the cross section of high energy proton proton scattering and the coupling parameter of the pomeron nucleon, β , are calculated.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