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37年Perrier和Segre用氘核轰击钼靶得到了43号元素,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锝(Technetium),外文意思是“人造的”。在现代元素周期表中,Tc却是红色标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十九世纪中,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时,曾经预言了“锝”的存在,并且把它命名为“类锰”(eka-manganese)。他指出:“类锰”的原子量应略小于钌,大约是100;它应能  相似文献   

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胭脂虫红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钦 《分析试验室》2011,30(8):33-35
建立了食品中胭脂虫红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样品采用HCl溶液在沸水浴下提取,在酸性条件下用聚酰胺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氨水/甲醇溶液洗脱后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由BEH C18柱(1.7 μm,2.1×100 mm)快速分离后进入紫外检测器检测.本方法胭脂虫红酸检测限为0.2mg/kg.5种食品样品回收...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来酸氯苯那敏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维C银翘片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在3 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0×10-7~1.0×10-4 mol/L(相关系数0.9994),检出限为5.1×10-8 mol/L(S/N=3).本法可用于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维平  黄盈煜  傅晖蓉  胡桂莲 《色谱》2005,23(5):542-544
建立了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食品中苏丹红Ⅰ,Ⅱ,Ⅲ和Ⅳ的方法。样品用乙醇提取,提取液经Bio-Beads SX3凝胶柱(200 mm×10 mm i.d.)净化,用环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洗脱。采用Symmetry Shield RP18柱(250 mm×4.6 mm i.d., 5 μm)分离,以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478 nm。上述4种苏丹红组分在其质量浓度为0.1~10.0 m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检测限为7~14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7%~96.3%(添加水平为0.25,2.5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4%~5.9%。方法灵敏可靠,能满足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带有柱端电化学发光(ECL)检测池的毛细管电泳(CE)法分离并测定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VRPM).盐酸VRPM作为共反应剂,增强了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强度.在优化的条件下,ECL强度与VRPM在7.0×10-7~5.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6×10-8 mol/L.本方法已成功用于药物和人体尿样中盐酸VRPM含量的测定.研究了VRPM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计算其结合常数为3.72×103 L/mol,最大结合量为1.375×10-4 mol.  相似文献   

6.
冯峰  杨烁  凌云  江桂斌  储晓刚 《分析化学》2011,(11):1732-1737
建立了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4种禁用食品添加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PLC-ESI-MS/MS)分析方法。采用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mm)色谱柱,对流动相的组成、缓冲液离子强度及质谱的各种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对食品添加剂的质谱检测有重要影响,以含1 mmol/L甲酸铵-甲酸缓冲液(pH 3.9)-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可以在6 min内完成14种食品添加剂的分离和检测。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法进行测定时,除三氯蔗糖、日落黄和酸性红13的检出限分别为10,2和2 mg/L外,其它11种的检出限在0.01~1.0 mg/L之间。回收率为93.8%~1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葡萄酒及其它复杂基质食品中的低剂量、多种禁用食品添加剂的同时筛查。  相似文献   

7.
陈梅兰  焦霞  叶明立  朱岩 《分析试验室》2007,26(12):102-105
建立了测定丙酮中痕量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柱切换进样,其中泵的流速为0.5 mL/min,使低浓度的丙酮水溶液在保护柱上富集,通过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分离和检测丙酮样品中痕量的阴离子.色谱条件为:以IonPacAG9-HC(50 mm×2 mm)型柱串联在定量环中进行富集,IonPacAG9-HC(50 mm×2 mm)保护柱,IonPac AS9-HC(250 mm×2 mm)阴离子分离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9 mmol/L Na2CO3-1.667 mol/L NaHCO3,所得回收率在96.21%~101.56%之间,线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熟肉制品中10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乙醇–氨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样品经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萃取后,以Atlantis d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离柱,20 mmol/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测定。10种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1.0~200.0 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20.0,500.0,1 000.0 mg/kg的添加水平下,10种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10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n=6),方法的检出限为1.0~5.0 mg/kg(S/N=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合于熟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李长秀 《色谱》2017,35(5):551-557
利用中心切割技术和双毛细管色谱柱系统,采用两次进样的方式,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车用汽油中含氧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第一次进样分析,组分首先进入非极性DB-1色谱柱(30 m×0.32 mm×1.0μm),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分离,通过电磁阀切换将沸点小于2-己酮的组分切割至强极性GS-OxyPLOT色谱柱(10 m×0.53 mm×10μm)或CP-Lowox色谱柱(10 m×0.53 mm×10μm),其余重烃组分通过阻尼柱进入FID检测器。在GS-OxyPLOT或CP-Lowox色谱柱上,烃类组分与含氧化合物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消除了大量的烃类组分对含氧化合物测定的影响。第二次进样分析,设定电磁阀切换时间为间-甲基苯胺从非极性色谱柱流出的时间,苯胺类化合物在GS-OxyPLOT或CP-Lowox色谱柱上与烃类和含氧化合物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以乙二醇二甲基醚为内标化合物进行内标法定量。实现了在一套系统上同时测定车用汽油中添加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醇、甲缩醛、乙酸仲丁酯、乙酸乙酯、苯胺、邻/间/对-甲基苯胺和N-甲基苯胺的含量,各组分的检测范围为0.01%~10%(质量分数),回收率为86.0%~102.6%。该法可以为车用汽油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HPLC法测定,锝放射性药剂即某些锝络合物及几种生物试样中的~(99m)TcO_4,提出了消除柱上吸附干扰和样品前处理措施,克服了峰形畸变,回收完全,灵敏度为10~(-10)mol/L。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以三联吡啶钌为发光体系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分离和测定西咪替丁片剂中西咪替丁的含量。考察了检测电位,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溶液浓度,缓冲液的pH和溶液浓度,分离电压、进样电压与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电位1.18V,Ru(bpy)32+溶液浓度为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25 mmol/L(pH 7.8),进样时间10 s,进样电位10 kV,运行电位15 kV下,测得西咪替丁线性范围为2.8×10-6~4.0×10-4mol/L,检出限为1.2×10-7mol/L(S/N=3)。对1.0×10-5mol/L的西咪替丁标准溶液连续测定5次,电化学发光强度和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3.9%和1.5%。方法已应用于西咪替丁片剂中西咪替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在磷酸介质中及加热条件下,钌(Ⅲ)对高锰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对氯苯基甲烷(DApCM)显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方法.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钌的含量在0.0~4.0μg/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94×10-10g/mL,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8.20kJ/mol,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7.7×10-4/s.本方法用于矿样中痕量钌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一次进样、同时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糖精钠、安赛密,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及咖啡因等14种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Hypersil ODS柱(4.6×200 mm,5μm,DEAIC)为分离柱,以20 mmol/L乙酸铵(pH 6.8)-甲醇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234 nm、254 nm下进行检测,整个分析过程在18 min内完成.被测样品经简单处理后进样,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5%~99.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方法适用于食品常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测定3种卡那霉素类抗生素。研究了在反向电渗流条件下HAc-NaAc缓冲液酸度和浓度对卡那霉素类抗生素分离的影响,研究了Na2B4O7缓冲体系和柱后衍生试剂萘二醛/2-巯基乙醇浓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采用50 mmol/L HAc-NaAc(pH5.0) 0.5 mmol/L CTMAB溶液为分离缓冲液,样品在-15 kV下分离,与柱后衍生试剂1.0 mmol/L NDA 8.0 mmol/L 2-ME 35 mmol/LNa2B4O7(pH10.0)的30%(V/V)甲醇溶液反应,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检出限为3.6×10-5~5.2×10-5g/L;本方法用于动物组织中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回收率为90.2%~95.3%(n=4)。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都能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PBS)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海珠喘息定片中的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在4 min内可实现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均为5×107~1 × 10-5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4和0.999 0),检出限分别为1.05×10-7mol/L和6.98×10-8mol/L(S/N=3).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软饮料中20种食品添加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康  蒋孝雄  赵敏  蔡冶强 《分析化学》2012,(11):1661-166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量软饮料中20种食品添加剂(咖啡因、3种甜味剂、9种防腐剂和7种着色剂)的方法。确定的最佳分离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0 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H 7.2)和乙腈-甲醇混合有机相(10:90,V/V),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190~700 nm监测。20种食品添加剂浓度在0.10~3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20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限在0.005~0.110 mg/L范围内;20种食品添加剂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0.5%;相对标准偏差计为0.6%~4.0%。本方法可应用于16个品牌的软饮料中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在线样品前处理/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右泵为在线纯化泵,采用Acclaim Polar AdvantageⅡC18(4.6 mm×50 mm×3μm)为在线一维净化柱,以甲醇-1%醋酸-水为流动相;左泵为分析泵,采用Acclaim C18(4.6 mm×150 mm×5μm)为二维分析柱,以乙腈-1%醋酸-水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UV检测波长为278 nm。绿原酸和连翘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0.999 7,口服液中连翘苷与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9%。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重现性好,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功能食品和饮品中牛磺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快速分析方法。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采用45 mmol/L(pH9.5)的硼砂缓冲溶液为运行缓冲溶液,熔融石英毛细管(50 cm×50μm,有效长度41 cm,未涂层)为分离柱;柱上紫外检测波长:335 nm,分离电压19 kV,电泳温度20℃,重力进样,进样时间10 s。牛磺酸的质量浓度在5.0~1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S/N=3)为1.6 mg/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2.4%和3.8%。用该法测定了功能食品、乳制饮品和饮料等样品中的牛磺酸,相对标准偏差为0.7%~3.7%,加标回收率为93%~111%。  相似文献   

19.
用反相分配层析法,可以有效地分离Th、Mo和W,在7 mol/L HCl介质中,Th不为三辛胺-Kel-F柱吸附。此时Mo和W保留在柱上,改用4 mol/L HCl作流动相,则W被迅速洗脱,而Mo仍牢固地保留在柱上。最后用0.1 mol/LHCl解吸钼。1 cm×11 cm的层析柱可使50 mgTh与5~50μg的Mo和W定量分离。Th的回收率为100±0.2%,Mo和W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在4 mol/LHCl介质中,亦可使1~10 mg的Mo(或W)与5~10μg的W和Mo分离,其中μg量组份的相对误差≤2%。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醋酸溶液冰水浴超声提取二氧化硫脲,离心后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试。采用亲水型色谱柱Venusil HILIC(4.6 mm×250 mm,5μm)分离,柱温为25℃,以0.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调至pH 4.5)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检测波长为275 nm。二氧化硫脲在6.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22.5 mg/kg和75.0 mg/kg,方法回收率为92.7%~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3%~3.8%。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