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永利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5):55-55,57
设limx-x0f(x)=0,ak〉0,k=1,2,…,n.则三个极限公式limx→0∑k=1^nak^f(x)-n/f(x)=1n(∏k=1^nak),limx→x-x0[∑k=1^nak^f(x)-(n-x)]^1/f(x)=∏k=1^nak和limx→x0(1/n∑k=1^nak^f(x))^1/f(x)-^n√∏ k=1^nak中的无穷小量f(x)均可用其等价无穷小fk(x)(k=1,2,…,n)代替,以扩大公式的使用范围.实例说明推广后极限公式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给出了(∑ from k=1 to n (a_k~f(x)-n))/f(x)的极限公式,进而又给出了[∑ from k=1 to n (a_k~f(x)-(n-1))]~1/f(x)的极限公式,同时也得到了(1/n∑ from k=1 to n a_k~f(x))~1/f(x)的根限公式,从而,可应用公式求三种类型的极限,使求极限公式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列极限存在与无穷级数收敛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值定理,可将极限lim n→∞(n∑k=1 1/k-1nn)的存在性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对文[6]提出的质疑给出回答,表明由于不同的无穷小量趋近于0的速度有快有慢,因此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乘积∏∞k=1{x_n~(k)}∞n=1,有可能不是无穷小量(其中对每个正整数k,{x_n~(k)}_(n=1)~∞表示极限为0的数列),而验证∏∞k=1{x_n~(k)}∞n=1是否是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乘积,只需验证对每个正整数k,当n→+∞时,{x_n~(k))_(n=1)~∞是否趋近于0,而无需考虑函数列{{x_n~(k)}_(n=1)~∞}_(k=1)~∞的极限limk→∞x_n~(k)是不是无穷小量.进而,对无穷多个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或不是无穷小量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解析法和数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用来计算多项式微分系统的极限环,极限环表示为x=∑k≥0(ak cos kφ bk sin kφ),y=∑k≥0(ck cos kφ dk sin kφ),先用解析法求出小参数时极限环的初始表达式,然后用增量法和迭代法求出任意参数时极限环满足给定精度的表达式,半稳定极限环和分叉值也可以计算。  相似文献   

6.
调和级数∑n=1^∞1/n是发散的,而极限lim n→∞(∑k=1^∞1/k-lnn)却是收敛的,其极限值称为欧拉常数γ,本文给出了欧拉常数γ的几个有趣的级数表示和积分表示.  相似文献   

7.
陈静  陈昱 《数学杂志》2004,24(3):317-322
摘要:设{X,Xn,n≥1)为独立同分布的服从某连续分布F的随机变量序列,X^(1)=X1,X^(2),X^(3),…为其纪录值序列.令ψ(u)=F^-1(1-e^-u).其中F^-1是F的反函数.本文研究当ψ(u)=log^pu时Tn=∑k=1^nX^(k)=^dn∑k=1^nψ(Sn)的极限性质.解决了户为所有正整数时Tn的中心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Lagrange 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一个重要的数列极限limn/n→∞[∫_a~bf(x)dx-b-a/n sum from k=1 to ∞(1/k)f(a+Kb-a/n)]=1/2(b-a)[f(a)-f(b)]此外还用Lagrange 微分中值定理推出导函数的两个性质。  相似文献   

9.
俞新龙 《数学通报》2006,45(2):36-37
在二项式内容中曾做到这样一题:例题证明C1n 2C2n 3C3n … nCnn=n·2n-1(n∈N*).1例题的证法研究本题一般常见的证明方法有3种.证明1(数学归纳法)n=1时,左边=C11=1,右边=1·21-1=1,等式成立;假设n=k(k≥1)时等式也成立,即C1k 2C2k 3C3k … kCkk=k·2k-1,则n=k 1时,C1k 1 2C2k 1  相似文献   

10.
文[1]给出了一个关于k√n的不等式猜想,文[2]指出该猜想的右侧不等式,即对于正整数n,k〉1,不等式k√n〈kn+(k-1)/k+1k√n-k(n-1)+(k-1)/k+1k√n-1在k=2时不成立,当k〉2时成立.本文研究了该猜想的左侧不等式,对于正整数n,k〉1,不等式  相似文献   

11.
周永良 《数学通报》2005,44(6):18-19
文[1]提出了一个有关余弦和的猜想:若自然数n使4n 1为素数,则有且只有n个不超过2。的自然数:k1,k2,…,kn(k‘1,k’2,…,k‘n为相应的不超过2n的剩余的n个自然数),  相似文献   

12.
游德有  陈协彬 《数学研究》2007,40(4):436-441
设n,s1,s2是3个正整数,使得s1〈s2〈n,gcd(n.s1,s2)=1,G(n;s1,s2)是n个结点的步长为s1和s2的双环网,d(n;s1,s2)是其直径.设d(n)=min{d(n;s1,s2)│s1〈s2〈n},d1(n)=min{d(n;1,s)│1〈s〈n}.已知d1(n)≥d(n)≥[√3n]-2=lb(n).若d(n;s1,s2)=d(n)=lb(n)+k,k≥0,则称双环网G(n;s1,s2)是k紧优双环网.若d1(n)〉d(n)=lb(n)+k,则n称为奇异k紧整数.本文给出构造奇异k紧整数无限族的方法,并对于k=1,2.…,20.构造出这样的无限族.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下列几个定理(证明都很简单,在此从路),可简捷地论证几类与自然数有关的题目.定理1若k、n∈N,f(n)与g(n)满足f(1)=g(1)且f(k 1)-F(k)=g(k+1)-g(k),则有f(n)=g(n).定理2若k、n∈N,xn=f(n)-g(n)且{xn}单调速增(或递减),且f(1)-g(1)>0(或f(1)-g(1)〈0),则f(n)>g(n)(或f(n)<g(n)).定理3若k、n∈N,f(n)与g(n)不为零,f(n)与g(n)满足f(1)=g(1)且f(n-1)g(n-1),则f(n)=g(n)。定理4若k、nEN,有正值函数人n)与_,_、_。j(k)_g(k),。。。_。g(n)满足…  相似文献   

14.
数列求和的方法很多,己有许多杂志刊登了各种数列求和方法的文章,本文提及的循环求和法,其思想方法是通过式子变形,使所求和重复出现,造成循环,亦即构造出含有所求和S的方程S=f(s),然后解出S。问题:求 sum from k=1 to n (k·2~k)sum from k=1 to n (k·2~k)=sum from k=0 to (n-1) ((k+1)2~(k+1))=2 sum from k=0 to (n-1) k2~k+sum from k= to (n-1) (2(k+1))=2[sum from k=1 to n (k·2~k-n·2~n)]+sum from k=1 to n 2~k∴ sum from k=1 to n (k·2~k)=n·2~(n+1)-(2~(n+1)-2) 有许多同志会感兴趣于研究sum from k=1 to n (k~p 2~k)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I(k)中迹极限C*-代数的某些性质.特别地给出了I(k)中迹极限c*-代数的的几个等价定义.利用此结果,证明了如果A是单的有单位元的C*-代数,并且A具有唯一的标准迹,A=(t4)Lim n→∞ (An,pn),其中An∈I(k),则A=(t4) lim n→∞(An,pn),其中An∈I(O).最后给出了I(k)中迹极限C*-代数的Ko-群的消去律性质.  相似文献   

16.
孙建设 《数学通报》2003,(11):40-40
H .Minc和L .Sathre在 [1 ]中证明了下面不等式 :对一切自然数n ,有nn+ 1 (n+ 1 ) n n+ 1n+ 2n(n+1 ) ( 3)当n=1时 ,不等式 ( 3)显然成立 .假设不等式 ( 3)对n=k(k≥ 1 )成立 ,即k !>(k+ 1 ) k k + 1k+ 2k(k+1 ) ( 4 )不等式 ( 4 )的两边乘以k+ 1得到(k+ 1 ) !>(k+ 1 ) k+1 k + 1k+ 2k(k…  相似文献   

17.
胡其明 《大学数学》2011,27(5):195-199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曾经用"ε-N"语言证明了数列极限limn→∞n/na=0(a〉1),但是在许多具体的计算或者证明中又需要将该极限推广到limn→∞nk/an=0(a〉1,k为正整数),怎样引导高年级学生对推广后的极限进行证明,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微积分中几种问题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锐  白红 《大学数学》2003,19(5):96-100
在微积分的教学中 ,有些计算题或证明题经常会有学生反映不知如何下手 ,为此给出这几种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一类数列的极限问题极限的运算中 ,有一类数列的极限我们常遇到 .例如 :( i) limn→∞a· ( a+ 1 ) ( a+ 2 )… ( a+ n)b· ( b+ 1 ) ( b+ 2 )… ( b+ n) ( 0 相似文献   

19.
韩天敏 《计算数学》1984,6(2):208-213
1.引言 基于数值微分的方法(或称Gear法)是当前处理Stiff问题的主导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的形式: k y_(n 1)=sum from i=1 to k α_iy_(n 1-i) hβ_0f_(n 1)。 (1) 众所周知,当k≤6时,该方法是Stiff稳定的。积分过程所形成的隐式方程组必须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因为一般的简单迭代收敛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n1,n2,...nK)型k重循环矩阵逆矩阵的特殊求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一个特殊k重循环矩阵Fn1n2…nk的性质,给出了[1~3]中研究的(n1,n2,…,nk)型k重循环矩阵逆矩阵的一种特殊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