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日铅 《中学数学》2012,(12):72+81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21世纪数学课程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创新性,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的研究和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从纯理论解题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使数学素质教育跃上一个新的高度.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构想和实践作一个简介,并求教于广大同行.1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基本理念1.1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1.2 学…  相似文献   

3.
李远华  刘恒 《大学数学》2011,27(5):121-124
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质量,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成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学生建模意识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问题情境—模型建立—求解、应用与拓展的数学过程.数学建模不仅是高中阶段或大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也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以下笔者以理论引领、典例学习、走进课堂、回归生活为路径,尝试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以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建模的真谛,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不断累积数学经验,学会从数学的视角认识并思考身边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加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数学兴趣,倡导开放式的数学建模教学形式,以应用为驱动、采用案例教学,并注重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建模竞赛中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若干高等数学应用问题教学过程的分析展示,着意讨论了通过还原应用问题的真实与生动,创设情境以激发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供了立足课本,把握数学建模的关键环节,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及步骤、提高"用数学"能力的实践方案;说明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积极渗透、有机融合到公共数学课程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而数学建模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因此决定了数学建模课程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那么,如何根据数学建模课程特点设计开展教学以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数学建模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分析当下南京邮电大学数学建模教学开展情况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三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并从内容、教、学、管、评等几个维度对数学建模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浅析数学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琳 《大学数学》2007,23(5):129-133
数学建模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高等院校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 ,“数学已无处不在” ,“数学就等于机会”的时代已经到来 .时代呼唤数学应用 ,同样更呼唤着数学应用的教育 ,在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引下 ,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位置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不但数学专家们认为 :“应还数学以本来面目” ,一些中学校长、一线的数学教师 ,也都认识到了数学应用在数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在教学中对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应用问题的渗透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工科“概率统计”教学中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琼荪  钟波 《大学数学》2006,22(2):152-154
提出‘概率统计”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案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新的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我院数学建模教学和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 ,最后就数学建模活动的几个问题阐述了我们的认识 .  相似文献   

12.
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数学交流、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等几方面 .邓小平教育理论明确指出 :“教育要面向未来” ,且未来社会和科学愈来愈数学化 .因此 ,现代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宽厚的数学“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 ;而且要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变化 .那么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结合教学实践和初中数学特点 ,本人的浅见是课堂教学应讲究“多、精、活” .1 “多”“多”是指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从现实原型中抽象出形象的数学表达式(模型),再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教学.其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几年来,笔者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4.
虞涛  赖海燕 《数学通讯》2000,(15):36-37
自 1995年以来 ,高考试卷陆续出现了许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 ,突出了理论与实践联系 ,对培养和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功效 .重视和加强应用问题的教学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方面 ,应通过剖析典型例题讲述数学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 ,对现实问题进行良好的迁移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另一方面 ,应切实掌握常见应用问题的解答思路、方法和技巧 ,进而有效地提高数学建模和应用技能 ,特别是高考和各类考试中的应变能力 .解答应用问题就是在阅读材料 ,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把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都围绕着一个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题而进行,目的是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懂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建模意识十分重要,是实现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目标的策略要求,又对后续高中数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初高中数学建模知识内涵与思想方法的传承与发展初中数学建模常用到6类模型:方程(组)模型、不等式(组)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或三角  相似文献   

16.
汪家硕 《数学通讯》2023,(11):16-19+41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关注,充分利用一些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加强此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建模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数学建模的课堂实践,并给出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探索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在具体数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数学建模全过程,以期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良军  郝振莉 《大学数学》2007,23(3):113-116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是数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目的是提高老师的思想认识,把握教学的主动权,为下一步纠正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准备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建模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将建模能力归因于专门培训.在分析研究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步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逐步渗透于中学数学教材 ,体现在试题中 ,这已是中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笔者就“数学建模”的教学和拟题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出来供大家一起研讨 .1 突出“数学建模”中问题提出的背景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数学建模”的基本背景 ,也是创设问题情境 ,揭示问题本质的前提 .如果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阅读、思考、理解 ,产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就会深化对“数学建模”中数学问题的基本背景的再认识 ,激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 .今年全国高考卷第 2 1题是这方面的典范 ,其题目是 :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 ,由历年市场行情得…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中基于知识建模图的理论对2021年数学高考题中的建模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数学建模素养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建议,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