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数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全国卷中对三角知识的考查情况来看,该考点的考查趋于平稳.基于近五年高考三角试题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命题特点以及命题趋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辉  王素素  张月  李志平 《化学通报》2015,78(8):738-743
以绿原酸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绿原酸印迹均匀微球。探讨了模板及功能单体类型和用量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的影响,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柱温对分子印迹柱色谱保留和选择性的影响。绿原酸均匀印迹微球的制备条件为:模板-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用量比为0.375:1.5:7.0,摇瓶转速为15r/min时,微球直径约2.5μm,聚合物收率为35.4%。流动相组成及含水量对印迹聚合物的保留行为影响较大,当用乙腈-水混合物为流动相时,含水量增加,各化合物在印迹色谱柱上的容量因子降低:当流动相含水量高于2.5%,分子印迹聚合物失去选择识别能力;但以0.002mol L-1磷酸缓冲液(pH3.0)-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时,分子印迹柱对模板的容量因子、选择性及色谱峰形都有较大改进。当二者体积比为19:1,容量因子高达90.69,其选择性相对于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高达23.10和6.562。温度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保留能力,当温度从25℃提高到45℃时,印迹聚合物对模板的容量因子从3.52降低到2.41,选择因子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中基于知识建模图的理论对2021年数学高考题中的建模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数学建模素养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建议,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配位聚合法制备了Co2+中介的甲醛印迹聚合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面结构。以甲醛印迹聚合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技术研究了印迹材料对模板及其结构相似物的选择保留性能、等温吸附及吸附热力学,并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分子印迹柱对模板分子的容量因子均远高于乙醛。较低柱温和较低载气流速有利于印迹材料对气态模板分子的选择保留,当柱温为90℃,载气流速7.0 mL/min,进样体积为3.0μL时,分子印迹柱对模板的容量因子高达61.1,对模板及结构类似物的分离因子达到10.66。模板分子在印迹聚合物柱上的气相吸附等温线呈近似线性,而结构类似物乙醛的吸附等温线符合BET吸附的Ⅲ类模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也具有一定的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素素  张月  李辉  许苗苗 《应用化学》2015,32(11):1290-1298
以芦丁(RT)-槲皮素(QT)为混合模板分子制备了芦丁-槲皮素复合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 优化了制备条件,研究了模板用量比、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用量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及键合位点特征,考察了其选择识别性能,并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吸附介质,萃取分离芦丁粗提液中的目标化合物。 结果表明,当槲皮素与芦丁的摩尔比为3:2,且模板总量与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用量摩尔比为1:8:10时,所得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最好,对槲皮素和芦丁的吸附量分别达47.86和60.97 mg/g。 吸附可在3.5 h内达到平衡,显示了较快的吸附动力学。 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基体中存在四类不同性能的键合位点,分别为芦丁和槲皮素的高亲和键合位点及非选择键合位点。 相对分布系数(k=Kd(RT)/Kd(QT),Kd=qee,Kd为分布系数,qe为平衡吸附量,ρe为平衡质量浓度)大于1,表明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芦丁具有更高的选择键合作用,当模拟混合物中芦丁和槲皮素浓度分别为0.07和0.03 mmol/L时,相对分布系数和分离因子(α=qe(RT)/qe(QT))分别达6.669和25.02。 另外,以乙腈、甲醇及甲醇-醋酸混合物依次为洗脱剂,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可从槐米提取物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总回收率分别为96.70%和94.6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