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O2电催化还原的研究 IV: 光透薄层电极(OTTLE)研究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薄层电极的光谱电化学技术, 确定了催化剂碘化四[4-(三甲铵基)苯基]卟啉合钴(Co TMAPI)当恒电位控制在0.6-0.3, -1.0V时分别得以一价, 二价, 三价中心离子的可见紫外光谱, 检测到在咪唑存在下, CO2与一价钴卟啉生成的配合物, 并用易于与一价钴卟啉配位的碘甲烷来进一步证实, 从而肯定了CO2的电催化还原是通过形成CO2配合物中间体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Co-Ru簇的合成与表征的研究。由Et4N[RuCl4(CH3CN)2]和Co2(CO)8制备了Et4N[Co3Ru(CO)12]·1/3THF, 它与等摩尔的NOBF4反应得到Co3Ru(CO)11(NO)(1)和Co2Ru(CO)11(5)。簇合物1分别与乙炔、苯基乙炔和二苯基乙炔进一步反应得到(HC≡CH)Co3Ru(CO)9(NO)(2), (PhC≡CH)Co3Ru(CO)9(NO)(3)和(PhC≡CPh)Co3Ru(CO)9(NO)(4)。在上述反应中还分离得到(HC≡CH)Co2Ru(CO)9(6), (PhC≡CH)Co2Ru(CO)9(7)和(PhC≡CPh)Co2Ru(CO)9(8)。对所得族合物1,2,3,4进行了IR, UV,^1H NMR, m.p., 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性质表征, 簇合物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α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1438(9), b=.3033(6), c=1.4345(9)nm, β=100.72(4)°,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分子。  相似文献   

3.
焦凤英  殷元骐  BRAUNSTEIN  P.  ROSE  J. 《化学学报》1991,49(7):711-717
本文报道Co-Ru簇的合成与表征的研究。由Et4N[RuCl4(CH3CN)2]和Co2(CO)8制备了Et4N[Co3Ru(CO)12]·1/3THF, 它与等摩尔的NOBF4反应得到Co3Ru(CO)11(NO)(1)和Co2Ru(CO)11(5)。簇合物1分别与乙炔、苯基乙炔和二苯基乙炔进一步反应得到(HC≡CH)Co3Ru(CO)9(NO)(2), (PhC≡CH)Co3Ru(CO)9(NO)(3)和(PhC≡CPh)Co3Ru(CO)9(NO)(4)。在上述反应中还分离得到(HC≡CH)Co2Ru(CO)9(6), (PhC≡CH)Co2Ru(CO)9(7)和(PhC≡CPh)Co2Ru(CO)9(8)。对所得族合物1,2,3,4进行了IR, UV,^1H NMR, m.p., 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性质表征, 簇合物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 pα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1438(9), b=.3033(6), c=1.4345(9)nm, β=100.72(4)°, 每个晶胞中有四个分子。  相似文献   

4.
肉桂酸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伟  陈世荣  杨频 《结构化学》2003,22(3):341-345
利用邻菲罗啉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中草药有效成分氯原酸、连翘酯甙等肉桂酸类抗氧化剂对HO·的清除作用。量子化学计算[3-21G、B3LYP/6-31G(d)]对实验结果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计算结果显示抗氧化剂形成半醌式自由基前后的能量之差(ΔE)能较好地衡量其活性的高低;抗氧化剂半醌式自由基与邻位取代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或通过共振形成邻苯醌可使内能降低,半醌式自由基更稳定;脱氢酚羟基的对位含有给电子取代基团时,可使半醌式自由基易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刘树堂  Honrath  U 《化学学报》1985,43(1):30-34
在THF 中反应, 合成了以有机膦作μ3-配位体的新型铁钴三核原子簇羰基氢化物HFe2Co(CO)9PR.又用高压法合成FeCo2(CO)2Se, 它与Na2[Fe(CO)4] 在THE 中反应, 得到另一个以硒作μ3-配位体的新型铁钴三核原子簇羰基氢化物式电离成-价阴离子, 再与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6.
Fenton试剂是某些烃类化合物的有效氧化剂^[1],该体系对芳香化合物具有羟化作用。我们^[2]曾报道了含Cu类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在苯酚烃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高价态的过渡金属离子如C^3 [2]和Fe^3 [3]通常被认为是中间自由基的氧化剂。实际上,醌类化合物及其还原形式半醌、氢醌与生物体内许多电子转移过程密切相关^[4],如泛醌或辅酶Q在生物体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苯酚羟化反应中不仅有苯醌生成,而且生成的苯醌还能促进羟化反应。本文报道了醌类化合物在苯酚羟化循环中的传递电子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由零价双核钼含SR桥的配合物的氧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各种SR桥的双核钼(I)配合物Mo2-(CO)8-n(μ-SR)2Ln(R=Br^t, Ph, Bz(C6H5CH2), CH2CO2Et;L=MeCN, PPh3; n=0,2]. 并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 讨论了新的合成途径. 含MeCN配位体配位到Mo(I)上的配合物, Mo2(CO)6(SPh)2(MeCN)2经X射线结构测定, 系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c,a=9.241(2), b=9.330(3), C=15.458(4)A:β=105.77(2)°V=1283(1)A^3; Z=2; R=0.033. Mo-Mo距离为2.978A, 表明其Mo-Mo距离为2.978A, 表明其Mo-Mo键的形成, Mo-S键长为2.469A. 比较同系物Mo2(CO)8(μ-SCH2CO2-Et)2, Mo2(CO)6(μ-SCH2CO2Et)2(MeCN)2和Mo2(CO)8(μ-SBu^t)2的结构, 并讨论其结构与化学.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醌型木素化学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以五种醌型木素模型物2-甲氧基-1,4-苯醌(I)、1,2-苯醌(II)、4-亚烯丙基-2-甲氧基-2,5-环己二烯酮(亚甲基醌)(III)、5-甲氧基-1,4-苯醌-2-氧负离子(IV)和5-甲基-1,4-苯醌-2-氧负离子(V)作为纸浆中醌型木素发色体的代表,在B3LYP/6-311++G(2d,p)水平上获得了它们在乙醇中的稳定基态构型,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同等水平上计算了其在乙醇溶液中的电子光谱,并分析了它们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结果发现:五种模型物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均源于电子的π→π*跃迁,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顺序依次为IIIIIIIVV,吸光系数顺序依次为IVIVIIIII;漂白过程中生成的醌氧负离子以及邻醌类模型物具有中等大小的吸光系数(ε=1978-3197),吸收波长较长(445.47-552.36 nm),是漂白后纸浆具有颜色的重要原因.对醌类模型物吸收波长较小(414.91 nm),吸光系数大小为中等(ε=2094),亚甲基醌类模型物虽然吸光系数大(ε=31935),但吸收波长较小(407.90 nm),二者对漂白后纸浆的颜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光致发光配合物[Au~2(μ-PNP)~3](ClO~4)~2(PNP=2,6-双二苯基膦吡啶)具有一个空腔,作为一个主体配合物,当客体分子尺寸和性质特点匹配时,主客体分子相互作用,主体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能和谱学性质发生变化。利用电子吸收光谱、^3^1P核磁共振波谱、发射光谱等方法,对不同客体分子存在下,配合物光物理性质改变情况作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真工  王序昆  席真 《化学学报》1990,48(12):1147-1152
本文对(PH3P)2, Co(CO)2Cl和(dppe-P,P)2CO(CO)+(dppe=Ph2CH2CH2PPh2)五配位C2O对称性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分轨道研究, 结果表明, 钴的3d轨道很少参与成键, 钴的4s, 4P与配体的S,P轨道通过形式上的二电子三中心键和二电子二中心键的相互作用构成五配位, 此外, 还解释了这两种化合物不同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四核钼亚硝基双硫配合物——Na_2[MO_4O(S_2)_6(NO)_4]·3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Ic;晶胞参数a=10.322(2),b=22.945(6),c=10.312(2)A,β=90.02(1)°;Z=4;D~c=2.731g·cm~(-3)。在CAD4四圆衍射仪上录谱,其中I≥3σ(I)的独立衍射点为2258个。晶体结构采用直接法解出,并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为0.053。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是以四配位氧为中心的四核钼硫配合物,氧原子处在四个钼组成的稍为扭曲的四面体中心。每对Mo原子均由S_2配位基端接或侧接桥联。Mo(IV)原子配位为扭曲的五角双锥,其中线性亚硝基NO基团及桥基氧原子处在五角双锥轴线上,五个硫原子在五角双锥赤道面上,阴离子构型接近S_4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Mn(H2O)4(NCS)2](18-冠-6)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兴  樊悦朋  杜高英 《化学学报》1987,45(12):1143-1146
报导了[Mn(H2O)4(NCS)2](18-冠-6)单晶的X射线结构分析.它的晶体正交晶系.锰(II)与两个硫氰酸根,四个水分子配合形成顺式八面体的配位分子,并通过其中的水分子与18-冠-6以氢键结合.  相似文献   

13.
魏丹毅  郑岳青  林建利 《化学学报》2002,60(7):1248-1252
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经浓硝酸硝化的Ho_2O_3与1,10-邻菲啰啉反应形 成氢氧根桥联的双核钬配合物[Ho_2(phen)_4(H_2O)_4(OH)_2] (phen)_2(NO_3)_4 (phen = 1,10-邻菲啰啉)。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 P1-bar (no. 2)空间群,晶胞参数a = 1.1241(1) nm, b = 1.1439(1) nm, c = 1. 4058 (1) nm, α = 93.989(7)°, β = 98.173(7)°, γ = 108.19(1)°, V = 1.6874(4) nm~3, Z = 1, D_c = 1.737 g/cm~3, F(000) = 880,7752个独立衍射 点中,5702个可观测点满足F_o~2 ≥ 2σ (F_o~2),R_1 = 0.0499, wR_2 = 0. 858。标题配合物由中心对称的双核[Ho_2(phen)_4(H_2O)_4-(OH)_2]~(4+)配阳离 子,邻菲啰啉phen分子及硝酸根NO_3~-阴离子组成。敏个稀土原子与2个邻菲啰啉 配体,2相水分子和2个氢氧根配位形成配位数为8的[HoN_4O_4]四方反棱柱。配位 多面体通过两氢氧根基团形成共棱的[Ho_2N_8O_6]双四方反棱柱[d(Ho-N) = 0. 2549~0.2565 nm, d(Ho-O_(H_2O) = 0.2356, 0.2366 nm, d(Ho-O_(OH)) = 0. 2223, 0.2240 nm]。通过氢键和芳环堆积作用,配阳离子和邻菲啰啉分子排列形成 平行于(10 1-bar)的两维层结构,NO_3~-阴离子位于层之间。标题配合物为顺磁 物质,在5 ~300K区间内遵循Curie-Weiss定律X_m (T + 4.43) = 14.72 cm~3·K ·mol~(-1)(X_m为每摩尔Ho~(3+)离子磁化率),其Ho~(3+)离子的室温有效磁矩为 10.76 B. M.,与Ho~(3+)自由离子的磁矩基本相同,表明稀土离子间不存在磁交换 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正之  席华平  王宏根  王如骥 《化学学报》1993,51(11):1053-1058
本文合成了新的异双核化合物PdMo(μ-Ph~2Ppy)~2(μ-CO)(CO)~2I~2.0.5CH~2Cl~2, 对它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其晶体和分子结构。该化合物属PI空间群, a=0.9500(2), b=1.1302(2), c=1.993(1)nm, α=102.82(3),β=101.21(3), γ=94.57(2)°, D~x=1.82g/cm^3, Z=2, R=0.064。晶体结构测定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Pd-Mo键, 键长为0.28596(9)nm。如将Pd-Mo键考虑在内, Pd原子为d^9五配位构型, Mo原子为d^5七配位构型。两者的形式氧化态均为+1。  相似文献   

15.
廖代正  林兵  王耕霖 《化学学报》1992,50(3):269-273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ap)Mn(L)~2](ClO~4)~2, oxap表示N,N'-双(2-氨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 L表示1,10-邻菲咯啉(phen)和5-硝基-1,10-邻菲咯啉(NO~2-phen)。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2-300K), 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 ^^H=-2J^^S~1.^^S~2-D^^S~Z~1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为J=-74.72cm^-^1(phen)和J=-76.39cm^-^1(No~2-phen), 表明两个Cu(II)-Mn(II)双核配合物中有中等强度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羰基异核原子簇, [(μ2-)HgFeCo(CO)~9(μ-CI)]~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化合物由(μ-S)HgFeCo(CO)~9(μ-CI)双聚而成。双聚分子具有c~2h对称性。在Fe-Fe, Fe-Co之间存在明显的金属-金属键。三核簇中的两个铁原子作为双齿配体与Hg原子配位。并通过HgS二聚形成双三角型簇合物。  相似文献   

17.
我们合成了[M(bpy)~3]X~p(X为SO^2^-~4、Cl^-或ClO^-~4, P=1或2。M为V、Cr、Mn、Fe、Co, Ni、Cu、Zn)。测定了其电子光谱, 指认了各谱带的归属, 并预计了未能显示的谱带的位置。求得了八面体场的参数: D~q, Racah参数B、电子云扩展系数β、M的单电子的旋-轨偶合参数ξ~a~d和配合物的旋--轨偶合参数λ, 指出了与[M(bpy)~3]^2^+的电子光谱相关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18.
自从Roper等人在1979年合成了第一个锇的甲醛配合物Os(η~2-CH_2O)(CO)_2(PPh_3)_2以来,Fe、Ir、V等过渡金属配合物与甲醛反应的研究结果相继报道.这些工作对研究一氧化碳的加氢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甲醛的氢甲酰化合成乙二醇在C_1化学中是一个值得开展的研究课题.因此,甲醛在过渡金属配合物上反应性质的研究与寻找有效的甲醛氢甲酰化催化剂密切相关. Misono等人在1968年报道过甲醛与HCoN_2(PPh_3)_3(1)发生了脱羰基反应,得到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组成为(LaCl)DME(u~2-Cl)~5(u~3-Cl)(La.DME)-Li(THF)~2的新型桥式链状配合物, 并测定了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