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67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6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非贵金属稀燃NOx阱(LNT)催化剂CuO-K2CO3/TiO2,考察了Cu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NOx储存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8% (w) CuO-K2CO3/T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其对NOx的储存量达到1.559 mmol·g-1,对NOx的还原效率高达99%,且在NOx还原过程中无副产物N2O产生.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高分辩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技术详细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Cu负载量的催化剂中,铜物种均主要以CuO相存在.铜的负载量直接影响铜物种、钾物种的存在状态,高分散的CuO相与表面K2CO3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NOx的储存,而且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in-situ DRIFTS结果表明, NOx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负峰(1436和1563 cm-1)缘于碳酸盐的分解,这间接证明了碳酸盐作为储存介质参与到NOx储存反应中. EXAFS结果表明,经过15个稀燃/富燃循环测试,催化剂中的CuO相仍保持稳定.基于以上表征结果,提出了CuO和K2CO3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模型,并探讨了NOx储存还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3.
对HR-1型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注入了70keV 5×1016—1018cm24He离子,进行了上升至1273K的恒时退火实验。使用2.5MeV的质子弹性散射、TEM和SEM分析法研究了He在其中的捕获、迁移与释放特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s of TiH_2 powder under a flowing helium atmosphere and in a low vacuum condition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an in situ EXAFS technique.By an EXAFS analysis containing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paths including H atoms,the changes of the hydrogen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sequence are obtain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is dependent o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which occurs,respectively,at about 300 and 400℃ in a low vacuum condition and under a flowing helium atmosphere.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iH_2 in a low vacuum condition,the sample experiences a phase change process:δ(TiH_2)→δ(TiH_x)→δ(TiH_1)+β(TiH_x)→δ(TiH_x)+β(TiH_x)+α(Ti)→β(TiH_x)+α(Ti)→α(Ti)+β(Ti).This study offers a way to detect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hydrogen.A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iH_2 is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超细粒子氧化物,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然后经K2CO3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物种,其晶粒尺寸约为60nm。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晶粒尺寸约为20nm。BET结果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和Co9S8,此外,还可能存在CoMoS3.13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Co-Mo催化剂,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结果表明,硫化态K-Co-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结构的物种存在,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还以一种Co-Mo-S相的形式存在,Co-Mo-S的晶相结构与MoS2类似.结合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o-Mo-S的形成促进了样品催化活性的提高.此外,EXAFS结果还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对K-Co-Mo样品中Mo物种晶粒尺寸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CogS8粒子则影响不明显.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并且在氢气中处理过的样品中Mo物种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7.
内源全息术的原理和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的全息术在对原子成像时,在相干光源、探测器空间分辨和信号强度三个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阐述了内源全息术克服这些困难的原理,研究了内源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全过程,推导出内源球面全息图的再现公式,并在散射因子球对称近似和能量无关近似下,推导出以δ函数表示原子全息再现像的解析表达式. 关键词: 内源全息术 同步辐射 晶体结构 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8.
两块晶体衍射增强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4W1A光束线形貌学实验站用两块晶体开展了衍射增强成像方法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了晶体热膨胀对两块晶体衍射增强成像的影响,分析的结论表明,晶体转轴垂直于同步辐射偏振面能基本避免晶体热膨胀的影响,获得较好的成像质量.实验结果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相位衬度成像 同步辐射 晶体衍射  相似文献   
9.
测试一种含锌蛇毒金属蛋白Acutolysin A不同pH值环境下的XAS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pH值对样品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EXAFS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蛋白晶体PDB数据的精度不足以给出金属离子的精细局域结构.而利用不含氢原子的Cluster从头计算拟合出的XANES谱同样与实验谱有一定的差别,说明氢原子对XANES的贡献不可忽略.实验还发现X射线辐照对样品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0.
赵志波  马如璋 《物理学报》1988,37(12):1940-1948
本文用dewolff等人发展的超空间群理论,对具有“游标卡尺结构”的Ba1+xFe2S4和R1+εFe4B4化合物的对称性进行了描述,两者的超对称性分别由P1IssI4/mmm与P1Iss(P42/ncm)表示。通过在超空间中系统消光规律的讨论,解释了“游标卡尺结构”在公度的长周期超结构模型下那些和三维空间间群无关的消光规律,并和已知的衍射数据进行了比较,在进行“游标卡尺结构”的结构测定时,这些衍射选择定则有助于判断哪些位置可能存在可测的衍射强度。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