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366篇
化学   3315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单晶 X 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三苄基锡5-叔丁基呋喃甲酸酯(1)和三丁基锡5-叔丁基呋喃甲酸酯(2)的分子和晶体结构、1为三斜晶系 PI,晶胞参数 a=1.1253(2),b=1.3138(3),c=1.3920(2)nm,α=89.39(1),β=89.22(1),γ=71.50(2)°,Z=4;2为单斜晶系 P2_1/n,晶胞参数α=1.4732(2),b=1.0266(3),c=1.6385(3)nm,β=101.45(1)°,Z=4.两个化合物中 Sn 原子均分别与5-叔丁基呋喃甲酸的羰基氧配位形成五配位三角双锥构型的线型聚合物.2的 Sn—O 键长为0.2440(2),0.2171(6)nm;与之不同的是1有四种不同的 Sn—O 键,其键长分别为0.2462(6),0.2186(5),0.2389(5)和0.2204(5)nm,Sn(1)和 Sn(2)周围的苄基和呋喃酰基的平面夹角相差很大,是一类由两个中心锡原子组成一个结构单元的五配位线型聚合的有机锡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2.
The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dual fluoescence of p-dibutylaminobenzoic acid-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showed a substantially higher sensityivity aqueous solution pH vari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p-dibutylaminobenzoic acid alone,which established a new principle ofr direct CT fluorescence sensing in aqueous in apueous solution by using the CT fluorophore-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含NaClO4的PEO400与环氧树脂所形成的完全无定形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压力和温度的关系.在室温至70℃和压力0—40MPa的范围内,这类IPN的电导率在6MPa左右出现极大值,超过6MPa以后,电导率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计算了在不同压力下的激活体积.与含LiClO4的同类IPN体系进行了比较.从离子偶极作用原理出发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离子通道畸变受运动离子的大小影响.离子半径越小,对离子通道影响越大,因而电导率改变也大.  相似文献   
994.
本根据堆积模型推测LaCl3(urea)6的实际结构为[LaCl2(urea)6]^+Cl^-, 培养了这一化合物单晶, 进行了结构测定. 本文报道了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995.
合成了两种含膦聚苯乙烯载体和此二载体与四核羰基钴簇CO_4(CO)_8(μ_2-CO_2(μ_4-PPh)_2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合成两种担载的金属原子簇催化剂.用IR、VU-DRS和XPS表征担载簇配合物的结构.考察了担载簇催化剂对讣茑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其活性顺序为:1-庚烯>环己烯>二异丁烯>2-辛烯>苯乙烯.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质子酸对稳定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的研究,从1975年Chatt的工作算起,已有8年的历史了,深入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1979年我们采用了金属氢化物既可作为氢源、又可当作还原剂,开展了与稳定及不稳定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有趣的结果。采用的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和[Ti(O-i-Pr)_4—NaNp—N_2](Ⅱ)固氮体系。金属氢化物有NaFeH(CO)_4(Ⅲ),H_2Fe(CO)_4,(η~5-C_5H_5)_2ZrH_2和(η~5-C_5H_5)_2Zr(H)C1。实验结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钪-铬天青S-铜-邻菲啰啉(Sc-CAS-Cu-Phen)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在pH=5.5~6.1的酸度范围内络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占ε_(625)=6.52×10~4L·mol~(-1)·cm~(-1).其组成摩尔比为Sc:CAS:Cu:Phen=2:6:3:9.相应分子式为[Sc(CAS)_3]_2[Cu(Phen)_3]_3。应用于以铜基合金合成试样中钪的直接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8.
通过配体取人工将四核羰基簇FeCo~3(CO) 锚联在膦化的聚苯乙烯表面,获得担载簇FeCO~3(CO)~11PPh/poly,目的在于使簇骼结构偏离较高对称性,以考察锚联过程对簇结构的影响.本文以EXAFS(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ature)方法研究了担载样品的结构.结果显示担载簇与FeCO~3(CO)~11PPh 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模式,尤其是膦配体确实与一Co原子相连接.EXAFS结果表明:(1)与FeCO~3(CO) (其簇骼具有三重对称结构)比较,锚联使Co-Fe键增长0.005nm;金属-金属及金属-桥联碳壳层Debye-Waller因子均增大约一倍而金属一端联碳壳层的值变化很小.说明金属-金属间实际键长值具有一较宽分布,因而其簇骼已偏离了三重对称结构;(2)与FeCO~3(CO)~11PPh 晶体的结构比较,Co-Fe键长长0.003nm而Co-Co键长则短约0.002nm.考虑到EXAFS分析只能给出平均键长值,因此认为,存在于FeCO~3(CO)~11PPh 晶体中的由于一个羰基被膦配体取代而引起的簇骼畸变,在锚联后被加剧.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使用CALYPSO结构搜索技术结合VASP软件,在0~100 GPa压强范围内对MgN8的晶体结构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下,空间群为P4/mbm的α-MgN8晶体结构的焓值最低;当压强达到24.3 GPa和68.3 GPa时发生相变,分别相变成空间群为P4/mnc的β-MgN8相和空间群为Cmcm的γ-MgN8相,两次相变均为对应体积坍塌的一级相变。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α-MgN8相的导带与价带之间具有3.09 eV的带隙,表明该结构具有非金属性;β相和γ相具有明显的金属特征。Bader电荷转移计算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Mg原子向N原子转移的电荷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CNDO/2研究了铼系聚吡咯络全物的结构及吸附小分子的行为,探究了吸附过程的微观机制。优化了各个体系的几何构型,得到了稳定性与相对于能量、结合能、吸附取向、分子间距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