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17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小红  徐飞龙  陈建 《应用数学》2013,35(7):542-546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促进其凋亡的效果.方法设立槲皮素(终浓度为50μM)、吉西他滨(50μg/ml)、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和对照组4组,MTS法检测药物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药物处理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后,对胰腺癌促凋亡效果增强,同时改变细胞周期,使其S期减少,BCL-2家族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结论槲皮素能够显著增强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恶性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稀硫酸介质中,槲皮素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红的荧光光谱。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确定了荧光强度改变值(ΔIF)与槲皮素质量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洋葱中槲皮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3~18.0μg.L-1,检出限为0.13μg.L-1。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用于洋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3.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21种蕨类植物中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使用Shimadzu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8℃。各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和重复性,槲皮素、山柰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和95%。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采自秦岭的21种蕨类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地上部分有19种含槲皮素、15种含山柰酚,其中毡毛石韦中槲皮素含量最高(2.11 mg/g),蜈蚣草中山柰酚含量最高(19.80 mg/g);而地下部分除有边瓦韦、大瓦韦含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11、0.12 mg/g)外,其余根状茎中几乎没有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表明槲皮素与山柰酚在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64.
建立了同时测定檵木中槲皮素、山奈酚和杨梅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色谱柱为UhirnateTMX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是体积比为32:68的乙腈/0.4%磷酸,淋洗速度1.0mL/min,检测波长360nm,对3种样品的线性工作范围均为0.072~2.16(μg)(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1%、97.0%和97.9%,回收率测定标准偏差分别为1.45%、1.38%和2.04%.所建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檵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鱼腥草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鱼腥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绿原酸、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测定方法. 以90% EtOH为溶剂, 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 利用HPLC测定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采用DiamonsilTMC18 (4.6 mm×150 mm, 5 μm)为色谱柱, 流动相分别为0.06 mol/L V(NaH2PO4)∶V(MeOH)=7.3∶2.7、 V(MeOH)∶V(H2O)∶V(HAc)=48∶50∶2, 流速为1 mL/min, 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6 nm, 芸香苷和槲皮素为254 nm. 绿原酸、芸香苷、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6~30.7 μg/mL、 0.30~7.5 μg/mL、 0.034~0.85 μg/mL, 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9.3%、 1.0%, 98.9%、 1.6%, 98.7%、 0.7%. 该方法可用于鱼腥草原料选择和制剂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66.
在pH值约为8.0的BR缓冲介质中,桑色素、槲皮素和芦丁等黄酮类物质能与Fe(phen)32+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最大RRS波长均位于310 nm。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ΔI)与黄酮类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建立用Fe(phen)3^2+测定某些黄酮类物质的新RRS法。对桑色素、槲皮素和芦丁的检出限(3σ/K)分别为1.25×10^-7mol/L(37.74μg/L),1.80×10^-7mol/L(54.42μg/L),2.72×10^-7mol/L(167.30μg/L)。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分别以芦丁和桑色素为对照品测定了中药材山楂果和桑枝中的总黄酮含量,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4-(3-吡啶基)-2-巯基咪唑(PMI)修饰金电极。采用一阶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同时测定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发现两氧化峰相差200 mV左右。在优化条件下,在共存溶液中当芦丁及槲皮素分别在5.0~100.0μmol/L和10.0~1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1.0μmol/L和2.0μmol/L。此法可用于杜仲叶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8.
微波加热对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甙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采取微波和回流加热萃取法从番石榴叶中萃取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萃取收率。对回流萃取液进行微波加热.槲皮素收率随微波加热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测定了温度为100、110、120℃的微波萃取动力学曲线以及60、70和78℃的回流加热萃取动力学曲线,计算结果显示,微波萃取和回流加热萃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微波萃取槲皮素的活化能是回流加热萃取活化能的2倍多.平均表观速率常数是回流加热萃取的125倍。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数据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微波加热产生的高温可导致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甙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6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枇杷叶中的3种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诗塔  周巧玲  金苹  肖瑶 《色谱》2016,34(10):1011-10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枇杷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地枇杷叶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差异。枇杷叶粉末用甲醇超声提取后,加盐酸回流,制备样品测试液。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4%(v/v)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对7个不同产地的枇杷叶样品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3%、95.81%和95.80%,RSD分别为6.48%、0.90%和3.02%。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好、重复性高。不同产地枇杷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芦丁的差异最大,而山柰酚的含量最稳定且在不同产地样品中均可检出,或可用作枇杷叶药材质量控制的标志成分。  相似文献   
70.
由槐米中提取槲皮素的光谱学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槐树(Sophara Japonica L.)的花蕾(槐米)中提取芦丁,再在酸性条件下由芦丁直接水解得到槲皮素,采用UV,IR,ESI-MSn[质谱(电喷雾电离源)],1H,13C,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法)和1H-1HCOSY(氢-氢化学位移相关谱),HSQC(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MBC(异核多键相关谱)二维核磁技术对槲皮素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