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5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今天是庄库的生日,他决定请卡卡西和贝卡看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后,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突然,道路前方的一个地下室传来奇怪的响声.三人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沿着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走下去.地下室里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纸箱和木头箱子,最里面还有两个男人正摆弄着一架巨大的机器.  相似文献   
52.
53.
利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RRLC/Q-TOF-MS)研究了人参多糖对肠道菌群转化人参皂苷Re的影响;考察了人参皂苷Re的代谢产物Rg1在口服人参多糖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体内Rg1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外肠道菌群转化人参皂苷Re的主要转化产物有人参皂苷Rg1,Rh1,Rg2,F1和原人参三醇(Protopanaxatriol,PPT),分别归属于3条转化路径;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转化人参皂苷Re 48 h时,除了终产物PPT的存在,中间产物Rg1,Rg2和F1仍可被检测到,而加入人参多糖后,只检测到终产物PPT.当口服给药Re后,代谢产物Rg1的达峰时间(tmax)、最大血浆浓度(cmax)和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1.6±6.1) h,(80.1±44.0) ng/m L和(549.3±209.4) ng·h/m L;当给予人参多糖14 d后,口服给药Re,代谢产物Rg1的tmax,cmax和AUC分别为(8.2±5.4) h,(98.2±50.6) ng/m L和(691.9±231.2) ng·h/m L.研究结果表明,人参多糖能促进人参皂苷Re转化为人参皂苷Rg1,进而提高胃肠道对人参皂苷Rg1的吸收,并可能增强人参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4.
纳米金探针瑞利共振散射法测定针剂中盐酸普鲁卡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葡萄糖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得粒径约15nm的纳米金,在pH3.54酸性介质中它可以与盐酸普鲁卡因作用形成体积更大的纳米金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的形成可以使纳米金的瑞利共振散射强度急剧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54nm左右。在适当的条件下,相对散射强度(ΔI)与盐酸普鲁卡因的浓度成正比。采用标准加入法,对针剂中的普鲁卡因进行测定,得到满意结果。线性范围0~40μg/L(r=0.9996);对含盐酸普鲁卡因30μg/L的溶液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1%(n=11);检出限(3σ)为16ng/L;测定限(10σ)为54ng/L。  相似文献   
55.
以2,6-H2ndc(2,6-H2ndc=naphthalene-2,6-dicarboxylic acid),bipe[bipe=bis(4-imidazolphenoxy)ethane]为配体,在水热反应条件下,生成了1个新型缠绕配位聚合物[Co(2,6-ndc)(bip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TG)、粉末X射线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4,4)-连接的sql网络,通过2D→2D平行→3D平行互穿的方式形成了三维的结构.  相似文献   
56.
对本征场的计算方法作了新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案,根据这方案编写了程序,并应用这一程序对掺Cr~3 铝铵矾单晶变角的EPR谱作了解析,得到了更加可靠更为准确的自旋-Hamilton参数;D=0.04845cm~(-1),g_x=g_y=1.9761,g_x=1.9752.用上述参数,对各个离子不同角度下的广义本征场计算的共振磁场与实验数据拟合很好.充分说明采用此法处理EPR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7.
室温条件下掺铒光纤中光脉冲群速可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巍  掌蕴东  叶建波  田赫  王楠  王金芳  袁萍 《物理学报》2007,56(12):7009-7014
利用相干布居振荡技术在介质吸收光谱上产生烧孔,孔宽大约为基态粒子数恢复时间的倒数. 由增益理论分析得到不同抽运光功率对介质吸收状态的影响. 在介质的吸收区域,振荡导致光脉冲经历饱和吸收,脉冲传输延迟;在介质的增益区域,振荡又导致光脉冲经历增益饱和,脉冲传输超前. 应用此技术在掺铒光纤中实现了光速人为可控. 在掺铒光纤晶体中观测到了最慢为2.857×103m/s的光速减慢传输,相应感生群折射率为10.5×104. 根据布居振荡效应及增益理论,由速率方程出发,得到了 关键词: 光谱烧孔 相干布居振荡 饱和吸收 慢光  相似文献   
58.
p型ZnO薄膜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Si片上制备ZnO薄膜,通过离子注入对样品进行N掺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并实现了p型转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Hall测量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和高度c轴择优取向,退火后p型ZnO薄膜的最高载流子浓度和最低电阻率分别为1.68×1016cm-3和41.5Ω·cm.讨论并分析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ZnO薄膜p型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PROCES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楠  解文军  魏炳波 《中国物理》1999,8(7):503-513
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a pure physical phenomenon into a practical containerless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e fields of both applied physics and materials science.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rocessing technique, two typical levitation coils were designed and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levitation droplets suspended in these two coils, such as electromangetic field, levitation force field, total levitation force, and power absorption, were analyzed numerically and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eddy current density, together with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and levitation force density, increases rapidly with radius as it approaches sample surface. The maximum levitation force produced by coil A is larger than that of coil B, whereas the levitated sample can obtain less power absorption at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in the former coil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one. Moreover,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vitation ability decreases as the atomic number increases. The larger the material's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he easier the samples can obtain more power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60.
王楠  徐淑坤  王文星 《化学进展》2007,19(2):408-413
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使纳米生物技术获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纳米金作为研究较早的一种纳米材料,其在纳米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是最近几年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评述了近年来纳米金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阐述了纳米金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机理,介绍了纳米金探针在核酸分析、免疫分析、单细胞分析和靶向药物载体4个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