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12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最佳HLB值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并研究了乳化燃料所需乳化剂的最佳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以及乳化条件对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化燃料的密度、黏度、闭口闪点、烟点、凝点和总热值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5.5~6.2;当乳化温度为50℃~60℃、单位容积输入功为180J/mL~300J/mL时,乳化燃料的稳定性最好;乳化燃料的密度、黏度、闪点和烟点随生物质油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而凝点和总热值则随生物质油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2.
反应性乳化剂存在下半连续苯丙乳液共聚合表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反应性乳化剂SE-10N存在下,采用半连续滴加工艺进行苯丙乳液共聚合的表观动力学.首先利用间歇法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用量、单体总量和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聚合反应速率方程为Rp =k[M]0.30[I]0.18[E]0.97,并计算得到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0.8 kJ·mol-1.然后采用半连续滴加法,讨论了不同滴加速率对聚合表观速率Rp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滴加速率Ra 的增加,反应速率Rp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少,且聚合过程的状态不断远离饥饿态.要使该聚合过程的状态保持在稳定的饥饿态,单体滴加时间应控制在140 min 以上.  相似文献   
53.
柴油、乙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柴油、乙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的流变特性。实验发现乳化液在本文的组分配比下近似为牛顿流体,而且乳化剂的种类、含量以及乳化液的组分等均对乳化液的流变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组分相同的乳化液,乳化液的粘度随着乳化剂含量和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乳化剂的含量和粘度相同时,若乙醇和水之间的相对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减少乳化液中柴油的含量(柴油不少于50%),乳化液的粘度随之增加。但是,柴油、乙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的粘度要比柴油、甲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的粘度大2到3倍。  相似文献   
54.
探讨了乳化剂OP对饮料中铅,铜溶出的增敏作用,不同类型饮料中基质成分的影响与检出限的关系。研究了活性剂的种类,反应介质,溶出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拟定出同位镀汞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饮料中铅,铜的最佳分析条件。方法较已往的电位溶出分析相比,具有分辨率高,选择性强,高灵敏度,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提出了借对乙酰基偶氮氯膦(CPApA)-钡(Ⅱ)-乳化剂OP与蛋白质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高灵敏方法。在pH2.5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蛋白质可与CPApA-钡(Ⅱ)-乳化剂OP形成蓝色复合物,蛋白质的加入可使Ba(Ⅱ)-CPApA配合物溶液增色且增色程度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62nm,测定白蛋白(BSA)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ε62nm=6.11×105L.moL-1.cm-1,BSA在0~20mg/L浓度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加入乙醇可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表面活性剂OP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血清中常见组分不干扰蛋白质的测定。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非离子型活性乳化剂及其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α-甲氧基-ω-N-异丙醇基-对苯甲胺基聚乙二醇和酚醛环氧树脂F51为原料合成了非离子型活性乳化剂(PEGF51),并与F51混合,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分散相粒径为纳米级的PEGF51/F51水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PEGF51的结构,研究了PEGF51浓度对PEGF51/F51水乳液分散相粒子粒径和D230-PEGF51/F51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引入化学连接的PEG链段有利于提高环氧树脂链段的亲水性和应变松弛速率.增加PEGF51浓度,制备的PEGF51/F51水乳液分散相粒子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D230-PEGF51/F51固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室温下的刚度和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断裂应变和吸水率增加.PEGF51与F51物质的量的比为1∶3时可制备出同时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模量、断裂应变、冲击性能和低吸水率的D230-PEGF51/F51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57.
杨少鹏  周娴  傅广生  李晓苇  田晓东  韩理 《中国物理》2005,14(12):2503-2506
In recent years, the formate ion (HCO2^-) as a kind of hole-to-electron converter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photographic researchers. The formate ions can trap photo-generated holes,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electron loss caused by electron-hole recombination in latent image form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hole-to-electron conversion, it can also release an extra electron or electron carrier, improving photosensi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and dielectric spectrum detec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detect the time evolution behaviour of free photoelectrons generated by 35ps laser pulses in cubic AgCl emulsions doped with formate ion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ping conditions of formate ions on the photoelectron decay kinetics of AgC1 is analyse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HCO2^- content is 10^-3mol/mol Ag and the doping position is 90% the electron decay time and lifetime reach their maxima due to the efficient trap of holes by formate ions.  相似文献   
58.
乳化剂OP存在下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八种表面活性剂对空气乙炔火焰中Sr原子吸收信号的影响,发现乳化剂OP能使Sr原子吸收信号增强55%,同时还有降低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效果。采用6%(V/V)乳化剂OP为增敏剂测定了人发中痕量锶,回收率为96~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5%。  相似文献   
59.
马来酸类可聚合乳化剂及其在乳液聚合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乳化剂的缺点,提高乳液的应用性能.马来酸类乳化剂其可聚合基团反应活性适中,可以很好地键合在乳胶粒表面上,且更为突出的是这类乳化剂不易发生均聚,而是倾向于与单体发生共聚.研究表明,马来酸类可聚合乳化剂应用到乳液聚合中,可以改善乳胶液的性能,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等.文章介绍了这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并根据其亲水基团进行了分类,分别介绍其合成路线,总结了马来酸类乳化剂的特点,概述了在常见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0.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加入量以及加料速率对核壳乳液聚合的影响,并推导了核及壳乳液聚合阶段所需乳化剂量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当种子、核、壳乳液聚合阶段单体量分别为12g、50g和50g,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加入的乳化剂量为0.44g时,控制核、壳乳液聚合阶段乳化剂的加入量分别在0.64~2.07g及0.04~2.12g之间,且预乳化单体的滴加速度低于2.3g/min时,可以防止二次成核及新乳胶粒子的形成,制得粒径分布窄、核/壳结构明显的乳胶粒子.利用透射电镜(TEM)对所制备的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