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2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1988篇
化学   2991篇
晶体学   181篇
力学   596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62篇
物理学   107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合成了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14个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首次在该固定相和商品化的(S)-(+)-萘乙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固定相上进行液相色谱手性分拆。通过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环糊精类固定相上可能的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22.
考察了CH4+O2,NO+CH4(+O2)与NO2+CH4(+O2)反应体系中CH4的转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In/HZSM5催化剂上CH4选择还原NO过程中,NO2的形成起到了活化甲烷的作用.根据NO和NO2在In/HZSM5与HZSM5样品上的TPD及IR研究结果,认为在载体HZSM5的酸性位及In/HZSM5催化剂的活性中心In位上均可形成NO2,NO2与CH4的反应在In位上进行.  相似文献   
923.
合成了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14个α-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首次在该固定相和商品化的(S)-(+)-萘乙基氨基甲酸酯衍生化β-环糊精固定相上进行液相色谱手性拆分.通过定量结构-对映异构体保留关系对比研究了两种不同的环糊精类固定相上可能的色谱保留和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24.
在pH7.6 ̄7.8和低离子强度条件下,中性红(NR)与小牛脱氧核糖核酸(ctDNA)作用产生以535nm为特征的共振光散射增强(ERLS)光谱。机理研究表明,这种ERLS是由于DNA诱导中性红的聚集所致。确定了最佳聚集条件,考察了聚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25.
两性聚丙烯酰胺乳液选矿剂的合成及絮凝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性聚丙烯酰胺乳液选矿剂的合成及絮凝作用;两性聚丙烯酰胺;乳液选矿剂;铝土矿赤泥;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926.
人造金刚石单晶生长机理的金属包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触媒合金合成金刚石单晶过程中,包覆着金刚石单晶的金属薄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揭示其本质对解释金刚石合成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属包膜的形貌、成份、组织结构以及余氏理论和程氏理论在金属包膜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人造金刚石生长机理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7.
将掺杂态聚苯胺(PANI)制备成单独的PANI膜电极,研究了该电极在敞开、除氧条件下,在酸性介质中的性质及其与2Cr13不锈钢的电化学偶合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有氧还是除氧条件下,PANI膜与2Cr13不锈钢以面积比1:1偶合时,PANI均能使2Cr13不锈钢稳定钝化.根据电化学实验及光电子能潜(XPS)表征结果,提出了掺杂态PANI对2Cr13不锈钢的防腐蚀作用来自伽伐尼阳极保护作用,PANI膜在酸性溶液中通过交替电化学脱杂与掺杂为金属钝化提供了必须的阳极电流.  相似文献   
928.
用三氯化铝催化六氯三聚膦腈开环聚合制得线性聚二氯膦腈(PDCP), 通过PDCP磷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合成了新的水溶性高分子聚[(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1.0(乙氧基吡咯烷酮)1.0]膦腈(P3), 用31P NMR, 1H NMR, 13C 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用DSC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 用蒸汽压渗透法(VPO)测定了其数均分子量. 改进了聚二(乙氧基吡咯烷酮)膦腈(P2)的合成方法. 体外降解实验表明, P3具有和P2类似的pH响应性降解行为, 降解速率在pH=5.0时最快, 而在pH=7.4和8.0时较慢. P3在所测试的3个pH缓冲溶液中均比P2降解慢. 用31P NMR、薄层色谱(TLC)和滴定法对降解产物进行了检测, 初步推断了P3在不同pH介质中的水解机理, 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降解, 除侧链断裂外, 聚膦腈的骨架也裂解; 而在pH=7.4和8.0时的降解仅为侧链的断裂. 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表明, P3及其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降解49 d后的产物均对细胞表现出了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而且其降解产物在浓度为800 μg/mL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29.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电沉积制备过程中的立体生长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恒电位的方法在涂有SnO2+Sb2O5中间层的Ti基体上电沉积制备了不同颗粒尺度的Ti/PbO2电极, 利用XPS, XRD和SEM等方法对Ti/PbO2电极电沉积制备过程中电极的结构、表面形貌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i/PbO2电极涂层中Pb元素在138.2~138.4 eV之间有明显的Pb4f7/2峰, 表明电极表面上主要得到的是PbO, XRD和XPS分析结果证明电极涂层体相生成的是PbO2. 基于Ti/PbO2涂层的形成是不同晶面生长过程的事实, 提出Ti/PbO2电极的立体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930.
杨娟  戴俊  缪娟  李建通  赵进才 《化学学报》2009,67(17):1973-1980
利用自制纳米TiO2薄膜作电极, 对苯甲酸光电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光电流-电压响应谱分析光催化剂的微观性质和光电性能. 选取较高的pH 10.5, 以利于苯甲酸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GC/MS). 通过对比光电催化与单一的TiO2光催化体系中苯甲酸的降解动力学、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降解产物的生成(GC/MS)及活性自由基物种的产生(ESR), 提出光电催化降解苯甲酸的具体反应路径和氧化机理. 羟基化的苯甲酸在羟基自由基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共同作用下, 经由含六个碳原子的二酸(顺式己二烯二酸), 被进一步氧化成小分子酸和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