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2篇
  免费   1129篇
  国内免费   1001篇
化学   506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748篇
综合类   138篇
数学   874篇
物理学   29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在HF和MP2水平用全电子(AE)和相对论有效芯势(RECP)方法研究了Ⅰa、Ⅰb、Ⅱa和Ⅱb族金属离子与β-D-核糖(RI)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RECP能可靠地用于重金属离子;二价金属离子(M2+)比一价金属离子(M+)更易使β-D-核糖(RI)变形;二价金属离子络合物(RI-M2+)比一价金属离子络合物(RI-M+)稳定.电荷布居分析的结果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2.
利用原子与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方法(简称5-MP)系统地研究了O-Ru低指数面及Ru(1120),(1121)台阶面体系,获得了吸附几何、结合能、振动频率等临界点特性,所得相关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及原子吸附态振动指纹的遗传、遗变特性预言了氧原子在Ru(1121)台阶面的吸附.本文认为氧原子在HCP晶格的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倾向于三重位.  相似文献   
123.
采用Mishin镶嵌原子势,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金属Cu的低指数表面在不同温度的表面熔化行为, 分析了熔化过程中系统结构组态的变化以及固-液界面迁移情况. 金属Cu的(100)和(110)表面在低于熔点发生预熔化, 而(111)表面存在明显的过热现象. 准液体层的厚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热稳定性与表面的密排顺序一致, 按(111)、(100)、(110)顺序增大. 当温度高于热力学熔点时, 固液界面的移动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外推得到热力学熔点约为1360~1380 K, 与实验结果1358 K吻合良好. 动力学系数定义为界面移动速度与过热程度的比值, 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异性: k100=39 cm•s−1•K−1, k110=29 cm•s−1•K−1, k111=20 cm•s−1•K−1. k100与k110之间的比例符合collision-limited理论, (111)密排面有与其它低指数表面不同的熔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4.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N2和O2水溶液的光谱性质.给出了能描述分子内部运动的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势.对溶质和溶剂原子的速度自相关函数(VACF)作了计算.讨论了所得VACF的性质并计算了其谱密度.溶质分子振动谱出现的红移,与液态N2,O2的Raman实验结果相吻合.模拟得出的转动谱表明了溶剂分子对溶质转动运动的阻滞,模拟结果也表明VACF计算对溶液和液体光谱的研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25.
采用不对称Eckart势模拟了甲硫醛单分子反应体系,计算了各反应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所得结果与甲醛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6.
微机在“H2O2分解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2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金属铜的升温熔化过程.原子间作用势采用FS (Finnis-Sinclair)势,结构分析采用双体分布函数(PCF)、均方位移(MSD)等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连续升温过程中,金属铜在1444 K熔化,在该熔化点的扩散系数为4.31×10-9 m2•s-1.上述结论与实验值相当接近,并且比之采用EAM镶嵌原子势所作模拟得到的结果更佳,说明FS势可以用来处理象液铜这样较复杂的无序体系.本文指出了升温速率在金属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软硬酸碱原则在化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其定量化标度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例如Yingst等的酸度量|α/β|,Klopman的E_n~≠和E_m~≠值,parr和pearson的绝对硬度以及Yatsimirski的ΔA_(FH)等。但是,他们的工作在理论性和应用上都无法统一起来。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酸碱软硬度的键参数标度。Mulliken在研究一类弱lewis加合物的光谱时,首先用量子力学原理阐述了lewis  相似文献   
129.
二组分混合物的最小流化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且分混合物的3种混合/分离状态及在完全混合时发生连续相转变的极限组成。提出一修养国非等密度体系混合/分离状态的法则与确定混合物空隙率简易可行的随意松散堆积方法。  相似文献   
130.
铈离子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铈离子与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H_2O-CH_3CN(3∶1,V/V)及H_2O-HCONH_2(1∶2,V/V)两种介质中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结构的苯基氨基甲酸酯对聚合的影响。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对铈离子引发聚合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对-甲苯基氨基甲酸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测定了聚合反应表现活化能及聚合动力学方程,并提出了聚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