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化学   19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具有简单结构的bola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十酸二钠(C_(20)Na_2)与 阳离子型普通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三乙铵(C_(12)Et_3)混合体系的表面性质 ,发现混合体系的cmc和γ_(cmc)比C_(12)Et_3单一体系未有显著降低。以负染色 ,FF-TEM,动态光散射(DLS)及粘度方法研究了混合体系的聚集行为,发现混合 体系中同时形成球形囊泡和管状聚集体,提出了产生这种聚集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考马斯亮蓝显色剂变色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曹稳根  焦庆才  刘茜  陈雷 《化学学报》2002,60(9):1656-1661
应用光谱法研究了考马斯亮蓝G-250(CBBG)显色剂变色反应的机理,考察了 不同实验条件对CBBG显色剂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BBG显色剂在反应体 系中呈现出从蓝色→绿色→棕红色等多种颜色变化,主要是由CBBG分子间疏水相互 作用形成的聚集体聚集程度的不同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新型有序结构分子聚集体的构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们在新型有序结构分子聚集体构筑方面取得的一些主要成绩,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支化侧链型偶氮无规共聚物(PMAPB6P-AA)在THF/H2O混合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发现,通过缓慢增加体系的水含量,可以制备出具有中空结构的非球形聚集体.调节聚合物的初始浓度,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聚集体.聚集体中偶氮生色团的光致异构化速率与异构化程度随聚合物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采用更加缓慢的增加水含量的方法,使聚合物分子进行充分的疏水聚集与H-聚集,制备出类囊泡状聚集体.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观察到类囊泡聚集体发生了光致解聚集.  相似文献   
15.
以动态光散射为主要手段研究了盐对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O,O′-双(2-月桂酸钠)-p-二苯氧(记为C12φ2C12)自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很容易使C12φ2C12的网状聚集体转变为小(流体力学半径Rh,app约几纳米)和大(Rh,app100 nm)两种尺寸共存的聚集体,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探针增溶实验证实小尺寸聚集体为核-壳结构的似球胶束,流变学测量说明大尺寸聚集体可能已经是线型的核-壳胶束.这种行为被归结为初始的网状聚集体不稳定,添加的反离子与C12φ2C12头基结合破坏了网状结构的亲水亲油平衡,促使了它们的转变.盐效应规律表现为MgCl2NaCl、Bu4NBrMe4NBrEt4NBrPr4NBr,这里Bu4NBr不遵循上述静电力顺序的原因是它提供了携带的丁基与C12φ2C12烷烃链疏水相互作用的附加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五甲川菁染料的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椭偏仪、UV-Vis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等对薄膜的形貌和线性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表明染料在薄膜中形成了有序而稳定的J-聚集体,前向简并四波混频(DFWM)技术研究表明由于分子的聚集作用引起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增大(χ(3)=2.55×10-12esu),利用激子耦合模型初步分析和讨论了产生非线性效应增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陕北晋西砂黄土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EM、XRD、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等方法,对陕北晋西12个县市的48个马兰黄土样品进 行了全分散法粒度组成测定、聚集体分析以及黄土胶结物组成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砂黄土中的粘土矿物和超细碳酸盐、 游离氧化物和有机质等胶结物质主要是以聚集体包膜的形式存在于碎屑颗粒表面,并构成砂黄土骨架间的结构联结,具有弱 胶结特性。砂黄土中粘土矿物和有机质为非水稳性胶结物质,仅在干燥状态具有较弱的胶结作用;黄土中的CaCO3呈粗颗粒 骨架和细分散超细碳酸钙两种形式存在,并分别起着骨架作用和胶结作用,超细碳酸钙为不可逆的胶结材料,在聚集体形成、 保存以及聚集体与碎屑颗粒之间的联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晶质游离氧化物(SiO2、Fe2O3、Al2O3)含量虽低,但由于他们 是以薄膜形式分布在颗粒表面,在黄土胶结作用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与上述各种胶结物共同起作用。通过统计分析认为, 凝聚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黄土的胶结程度,成为联系黄土胶结特性与黄土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桥梁。黄土胶结物组成及其 胶结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砂黄土工程特性的认识,而且对揭示黄土高原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增溶性药用辅料的筛选与评价方法,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为研究载体,采用介观动力学方法(MesoDyn)研究其难溶活性成分胆酸与增溶性辅料泊洛沙姆188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胆酸对泊洛沙姆188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及泊洛沙姆188浓度、模拟时间、温度对两者聚集体构型的影响,并采用实验方法验证了部分模拟结果,为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辅料的科学应用提供一定基础.结果表明:在清开灵注射液中活性成分胆酸的存在下,泊洛沙姆188的临界胶束浓度范围为0.6%~0.7%,降低了泊洛沙姆188自身的临界胶束浓度,为使清开灵注射液中的胆酸(3%)全部增溶,泊洛沙姆188浓度应为1.7%.  相似文献   
19.
纳米混合分子聚集体材料中弗兰克尔激子迁移的相位弛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业  郑植仁 《光学学报》1997,17(5):39-544
在有机染料PIC-1中引入其衍生物azaPIC-I形成能量势垒,改变在混合分子聚集体中PIC-I的J-聚集体的实体长度。用双调制外差检测的累积光子回波技术研究了相干弗兰克尔激子失相过程。观测到激子失相时间T2随azaPIC-1克分子数的增大从60ps变为224ps。  相似文献   
20.
C60和C60/C70的激光脱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深义  王培南 《光学学报》1993,13(6):85-489
采用激光脱附并直接测量离子的方法对实验室提取的C_(60)/C_(70)以及进一步分离得到的纯C_(60)进行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并讨论了质谱分析过程中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