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513篇
化学   952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307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176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8 毫秒
51.
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的联用技术对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乐果、氧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在85℃下,解吸8min,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在2min内完成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零解吸时间测量的甲胺磷的动态响应曲线表明。SPME/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联用技术对分析SPME的解吸平衡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52.
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和气体渗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以TiO2为过渡层的硅藻土-莫来石陶瓷膜管基底上,制备了组分不同的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聚酰亚胺是利用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2,4,6-三甲基-1,3-苯二胺和3,5-二氨基苯甲酸在溶液中进行亚胺化完成的。采用FT-IR、TG/DTA、DSC、SEM、BET和气体渗透测定对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聚酰亚胺通过支链上的羧酸基和SiO2相键连织构成了具有规则孔道的空间网状结构,并且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减小;杂化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无机兼容性;相对于聚酰亚胺膜,杂化膜对H2、CO2和H2O与N2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分离性,SiO2含量为25(wt)%的杂化膜对H2/N2、CO2/N2和H2O/N2的分离因子分别达到55.9、31.1和42.8。  相似文献   
53.
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合成及气体渗透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的方法在管状α Al2 O3 基膜上合成了Silicalite 1分子筛膜 ;并采用XRD ,SEM等方法表征了该膜的性质 ;研究了单组分H2 ,N2 ,Ar,CH4,C2 H4,C2 H6,C3 H8,n C4H10 ,i C4H10 等气体在 2 98K及 473K时的渗透特性 .单组分H2 ,N2 ,Ar的渗透率随压差不变 ,单组分H2 /i C4H10 在 2 98K和 473K时的理想分离系数为 2 49和 36 .2 ,偏离Knudsen扩散的比值 ,表明气体是通过Silicalite 1分子筛的孔道透过 .低碳烷烃的渗透率按以下次序降低 :CH4>C2 H6>C3 H8>n C4H10 >i C4H10 .正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 2 98K时为 1 5 .温度升至 473K时 ,除N2 ,Ar外 ,所有的气体的渗透率都增加 ,正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 473K时降至 9.0 .气体分离数据表明 ,该膜没有缺陷  相似文献   
54.
人尿中诺龙和炔诺酮代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合成的19-去甲雄烷醇酮的四个差向异构体混合物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对诺龙和炔诺酮用药后,留取的人尿样通过化学预处理,MSTFA/TMSI衍生化反应,GC/MS分析,确证了尿样中诺龙的两个主要代谢产物为19-去甲雄酮和19-去甲原胆烷醇酮,炔诺酮的两个主要代谢物是四氢炔诺酮(THINE)的两个形式,可能是3α-OH-5α-THINE和3α-OH-5β-THINE,在炔诺酮代谢前期,还发现有诺龙的上述两个代谢物存在。  相似文献   
55.
FFC-1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考察了不同直径及反离子形式的FFC-1聚羧酸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的穿透吸附,各种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率,以及作为有害气体吸附滤除材料的重复使用与再生性能。研究表明:FFC-1纤维直径的减小有利于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动态吸附容量。在体系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15℃、50%时,以3D腈纶为起始原料的钠型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吸水率≥350mg/g.纤维;对SO2的穿透吸附容量可达200mg/g.纤维。FFC-1离子交换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与再生能力,经20次再生循环使用后,纤维交换容量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6.
以双[对-酰氯苯基]二甲基硅烷和酚酞、四溴酚酞以及双酚A为原料,合成了三种主链含硅聚芳酯,并对聚合物相关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制成了均质透明的薄膜.采用低真空法测定这些聚合物对H2、O2、N2、CO2、CH4的气体透过速率,并计算出气体透过系数、扩散系数、溶解系数、分离系数.从气体透过性能与聚合物分子结构关系的角度,按照气体透过的溶解-扩散机制,对聚合物的气体透过性能进行了研究,而且着重讨论了聚合物的堆积密度对气体扩散系数的影响,以及聚合物主链中极性链段的百分含量对气体溶解系数和溶解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于爱民  王芬蒂 《分析化学》1993,21(6):736-739
本文使用自制的便携式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对可燃气体中N_2、O_2、H_2和CH_4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氩气为载气和工作气体,考察了改进后的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洲器(MIPID)的工作参数对测定的影响。对煤气和乙炔中的O_2、N_2、H_2和CH_4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与热导池检测器(TCD)的气相色谱法一致。讨论了高电离电位(>11.7ev)气体组分在MIPID中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8.
论述了功能液晶膜的新近研究结果和发展动向,指出功能液晶膜具有优异的气体分离、液体分离和电光性能,可望作为高效气体分离膜、高效液体分离膜和大面积光控膜,具有较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9.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五种六氟二酐(6FDA)型聚酰亚胺膜对H_2、CO_2、O_2、N_2和CH_4五种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在30-100℃区间,五种聚酰亚胺的透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Arrhenius关系式;在0.3-1.2MPa区间,压力对透气系数的影响很小.6FDA-4,4'-二氨基二苯酮(DABP)和6FDA-3,3'-二甲基二苯甲烷二胺(DMMDA)在100℃仍然具有较大的透气选择系数,是比较好的气体分离膜材料.  相似文献   
60.
纳米氧化锌的乳液合成、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利用化学沉淀法、乳液法及微乳液法合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锌气敏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陶瓷微结构,并利用科西-科西法和德拜-谢乐法计算了材料的平均晶粒度和晶格畸变;和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料对乙醇、汽油、氢气、丁烷、六氟化硫的气体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法合成的氧化锌具有颗粒小,气体灵敏度高和工作温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