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3440篇
化学   4921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273篇
综合类   270篇
数学   1958篇
物理学   199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讨论无穷矩阵环上的导子,证明了环R上有限个元素不为零的无穷矩阵坏的每个导子均可表示为两个特殊导子之和。  相似文献   
102.
103.
环上的广义导子与VonNeumann代数上的P—核保持映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军  熊昌萍 《数学学报》1998,41(4):795-800
设A是B(H)的子代数,ψ是A到A的线性映射,且对A中的每个正交投影算子P有ψ(p)(kerp)∈ranp,则称ψ是A到A的P-核值保持映射,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果:每个2-非绕的半素环上的广义Jordan导子都是广义导子;每个VonNeumann代数上的范数拓扑连续的P-核值保持映射是广义的导子。  相似文献   
104.
集合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集环来表现模糊集,得到了表现定理的新形式,并证明了这种表现可以有限化,即用有限个经典集近似刻划模糊集并且这样的刻划是同态的。最后,证明了集对方法是集环表现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05.
几种特殊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建苗 《数学杂志》1992,12(1):107-112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借助于近似诸零根和广义诸零根的模刻划分别证明近似诸零根和广义诸零根为特殊根。然后,引进环的 PM-根和 PM-本原环的概念,PM-根是特殊根,最后讨论全矩阵环的 PM-根和 PM-本原性。  相似文献   
106.
P—内射环的某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聚乐  陈建龙 《数学杂志》1992,12(2):141-145
  相似文献   
107.
设$(A,B,V,W,\psi,\phi)$是一个Morita Context,具有一对零态射$\psi=0$, $\phi=0$, $C =\left ( \begin{array} {cc}A & V \\W & B \end{array}\right)$是对应的Morita Context环.本文给出了$C$与$A,B,V,W$之间关于环的$\pi$-正则性、semiclean性、Mophic性和环的Exchgange性、Potent性、GM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牛顿环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中引起误差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了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比较完善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牛顿环实验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顿环实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空气薄膜产生的等厚干涉实验,尽管实验原理并不复杂,却有不少著名物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过细致研究,因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牛顿深入研究了这种实验现象,进行了精确测量,找出了环的直径分布规律;杨氏利用这一装置验证了位相跃变理论;阿喇戈由检验牛顿环的偏振状态,对微粒说理论提出了怀疑;斐索用牛顿环装置测定了纳黄双线的波长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牛顿环实验的历史背景和作用.l最初的《顿环实验1665年胡克(RobertHooke)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了薄云母片、肥皂泡、吹制玻璃和两块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0.
有限域Fq上单条序列的综合算法有著名的Berlkamp-Massey算法(简记B-M算法),Reeds和Sipane(1985)将这一算法推广到整数同余类环Z/(m)上.作者曾利用推广的Gr6bner基理论,蛤出了环Z/(m)上单条及多条序列的新的综合算法,简称G-算法.本文讨论这两种序列综合算法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G-算法和B-M算法对域上序列的综合是等价的;对环Z/(m)上的序列,通过对G-算法适当改进,可以顺序得到由推广的B-M算法求得的特征多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