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643篇
化学   1740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93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100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未标定相机的位姿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焦距和位姿同时迭代的高精度位姿估计算法。现有的未标定相机的位姿估计算法是焦距和相机位姿单独求解,焦距估计精度较差。提出的算法首先通过现有算法得到相机焦距和位姿的初始参数;然后在正交迭代的基础上推导了焦距和位姿最小化函数,将焦距和位姿同时作为初始值进行迭代计算;最后得到高精度的焦距和位姿参数。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点数为10,噪声标准差为2的情况下,角度相对误差小于1%,平移相对误差小于4%,焦距相对误差小于3%;真实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与棋盘标定方法的精度相当。与现有算法相比,能够对未标定相机进行高精度的焦距和位姿估计。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双透镜和球面镜之间不同球差分配对折反射式补偿器补偿效果的影响,以三级像差理论为基础,针对两个不同相对口径的凹抛物面镜,采用不同内部球差分配,分别设计了一组折反射式补偿器,将结果绘制成曲线.从曲线可看出,当球面镜球差分配系数从0逐渐增大到0.5时,对应折反射式补偿器补偿能力先增强,达到极值后下降.球面镜球差分配系数为零时,球面镜不承担球差,球面镜变成半径无穷大的平面镜,折反射式补偿器即变为Offner补偿器.研究表明,折反射式补偿器补偿能力强,但不同内部球差分配对补偿效果影响较大,合理选择球面镜球差分配系数对折反射式补偿器设计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93.
王帆  李豫东  郭旗  汪波  张兴尧  文林  何承发 《物理学报》2016,65(2):24212-024212
对基于4晶体管像素结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的电离总剂量效应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器件的满阱容量和暗电流随总剂量退化的物理机理.实验的总剂量为200 krad(Si),测试点分别为30 krad(Si),100 krad(Si),150 krad(Si)和200 krad(Si),剂量率为50 rad(Si)/s.实验结果发现随着辐照总剂量的增加,器件的满阱容量下降并且暗电流显著增加.其中辐照使得传输门沟道掺杂分布发生改变是满阱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暗电流退化则主要来自于浅槽隔离界面缺陷产生电流和传输门-光电二极管交叠区产生电流.实验还表明样品器件的转换增益在辐照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3晶体管像素结构不同,4晶体管像素结构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没有显著的总剂量辐照偏置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将Vague集理论推广到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问题中,提出了Vague集超体积生态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模型给出了基于踌躇度有序加权适宜度(π—OWA)算子的生态因子赋权方法;构建了基于Vague集的生态位最适值确定方法和适宜度评价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应用最优化理论,对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提出一种模式搜索方法,此方法可以同时估计出所有分位点处的解释变量系数和所有个体的固定效应值。进一步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比较现有文献中涉及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显示无论误差项是否满足经典假设,模式搜索分位数回归法较之其他分位数回归估计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6.
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工业样品中的三乙醇胺单、双、三酯季铵盐的含量。以正己烷–甲醇–四氢呋喃(体积比85∶10∶5,加0.5 mL三氟乙酸调节至pH 3.5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三乙醇胺单、双、三酯季铵盐,色谱柱为HP–氨基正相柱,柱温27℃,流量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80℃,载气流量2.6 L/min。三乙醇胺单、双、三季铵盐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与各自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和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1 4,0.996 7,0.991 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6%(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6%,101.2%,97.9%。该方法准确快速,可以为三乙醇胺单、双、三酯季铵盐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97.
作为六大温室气体之一, N2O的增温潜能是 CO2的310倍,甲烷的21倍,目前仍然以0.80 ppb/年的速度增长,但是减排成本很低,因此对 N2O的消除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中金属修饰的微孔分子筛因其优良的催化活性,高水热稳定性,低成本等优点而成为研究重点.但是微孔分子筛狭窄的微孔孔道限制了金属前驱体的进入,导致活性金属含量低,进而限制了活性的提高.因此采用一定的改性手段减小分子筛颗粒尺寸,缩短微孔孔道长度或者扩大微孔孔道来增加活性铁物种的含量进而提高分子筛催化活性.
  本文选用商用的 ZSM-5和 beta分子筛作为母板分子筛,按照3 g :50 mL比例将分子筛母板与1.0 mol/L的 HNO3在室温下混合,分别搅拌0,2和24 h,然后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负载金属铁制备得到 Fe-ZSM-5和 Fe-beta.通过 X射线衍射、N2物理吸吸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H3程序升温脱附及紫外漫反射(UV-vis)等手段对不同时间处理的分子筛的形貌、酸性和铁物种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对两种催化剂催化消除 N2O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温和的酸处理下分子筛脱除了部分 Al,其中, ZSM-5分子筛的表现为由外向内逐层刻蚀,颗粒尺寸减小,孔道长度缩短,但是由于 MFI型分子筛较高的稳定性,酸处理对分子筛孔道大小的改变并不明显,而对于 beta分子筛,首先是其中大量无定形物种的去除,然后对孔道进行修饰,使之略微扩大,但是对颗粒尺寸的影响不大.
   ICP结果显示,商用 ZSM-5和 beta分子筛经过温和的酸处理改性后, Si/Al比增大,负载 Fe的含量明显增加,各催化剂催化消除 N2O的活性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Fe-ZSM-5和 Fe-beta分子筛上 N2O完全转化温度分别向低温段移动了10–15和30°C. UV-vis谱图显示,分子筛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铁物种,通过分峰计算发现,孤立的 Fe3+铁离子和低聚态的 Fex3+Oy均是催化活性铁物种,其含量的增加部分也解释了活性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探究儿童腺样体肥大鼻咽部X线侧位片检查参数对预后预测价值。选取腺样体肥大患儿146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分组。分析术前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A/N)、后气道宽度(PAS)与心肌酶谱指标相关性,以及A/N值、PAS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随肥大程度加重,A/N值呈增加趋势,PAS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1个月A/N值、PAS联合预测预后的AUC值大于其他时间参数单一或联合预测(P0.05)。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咽部X线侧位片检查参数值与肥大程度、心肌酶谱关系密切,且是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可为临床评价预后、指导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杨敏  朱瑞林  黄秋萍  张坪  姜涛  邓国伟 《合成化学》2021,29(10):844-849
采用湿法合成了低温(60 ℃)生长的三维花状NiWO4材料,并制备了NiWO4氨气传感器。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aman)等对NiWO4纳米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传感器对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NiWO4对氨气显示了最佳气敏响应。在50 ppm氨气下,NiWO4氨气传感器显示出快速响应(47 s)和快速恢复(143 s)。此外,还测试了材料在 22.5%~97.3%的相对湿度(RH)内的响应恢复效应。结果表明:NiWO4材料对于湿度的响应较为迅速(37 s),具备制备高性能湿敏传感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