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化学   54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500篇
物理学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陈德成  黄琦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22,43(23):16-21
从课标、概念组织结构、教学资料对新旧人教版选修“反应热”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新课标在内容上更加强调“反应热”概念的学科理解,渗透变化观与守恒观等基本观念,突出学习素材的重要性;(2)新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厘清了“反应热”“焓变”“能量转化”等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重视对“反应热”内容的结构化认识;(3)新教材在图片、实验、习题增强了情境性与科学性。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增进对“反应热”的学科理解,运用概念构图策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2.
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已历70年的发展,在传承“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教学传统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新的“两阶段、三层次”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在先进的育人理念指导下,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的多层次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3.
为解决医学院学生难以运用化学知识联系解释医学内容的问题,以医学案例“龋齿的形成与防护”作为切入点,通过医学现象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探索将基础化学教学与医学内容相结合。采用化学与医学融合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刘斌 《化学教育》2022,43(20):79-84
标准建设是以类型教育为特征,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以《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化学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原则、教材结构、教材特色,旨在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落实化学课程标准,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实施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5.
基于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路,国际IB课程互联网B/S架构交互式软件能够使学生围绕“电解质”核心概念,通过自行操作软件获得多个从微观到宏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视化的实验证据,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和发展关系,促进学科知识系统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6.
李雪峰 《化学教育》2021,42(11):86-89
镁在常温下和水发生反应的速率较慢,这是因为镁表面存在氢氧化镁附着层的保护作用,但是镁可以和NaCl溶液发生较快的反应,在产生大量气泡的同时生成白色固体。通过对白色固体进行分析发现,在有Cl-的环境下氢氧化镁会逐渐转化为碱式氯化镁,同时也会导致溶液pH的升高。经过实验探究发现,镁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存在差异,在反应过程中溶解氧含量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67.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s in CaSi, a textbook example of a Zintl phase,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means of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harge density analysis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Zintl–Klemm concept. The presence of covalent Si? Si interactions, which were shown by QTAIM analysis, supports this fundamental bonding concept. However, the use of an experimental charge density study and theoretical band structure analyses give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cation–anion interaction cannot be described as purely ionic, but also has partially covalent character. Integrated QTAIM atomic charges of the atoms contradict the original Zintl–Klemm concept and deliver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unexpected metallic behavior of CaSi.  相似文献   
68.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an in situ phase conversion from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BMC) into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by using polar organic solvent at low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s prepar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alkali concentra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 It was found that when one of the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absolute ethyl alcohol, butanol, 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 acetone, et al. was selected as the template, the precursor BMC can transform into whisker-like magnesium hydroxide through precipitate transformation in low temperature and non-hydrothermal system. It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that the regulation of Mg^2+ solubility by those organic solvents and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Mg^2+ dissolution by organic adsorp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whisker via BMC whisker as the precursor.  相似文献   
69.
夏军  沈兆刚 《化学教育》2020,41(11):30-35
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是回应化学史、指向未来、面向现在的教学。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了基于证据推理的教学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必备基本技能;形成基本化学观念,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掌握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开启化学之门。  相似文献   
70.
张大伟  卢可  邹楠  孙晓芳 《化学教育》2020,41(12):66-70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网络辅助教学的优点,改革农科院校中非化学专业公共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前翻转教学,课中解惑内化,课后巩固提高”的三段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并对此类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特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