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71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75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806篇
物理学   7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sotopic 13C NMR spectrometry, which is able to measure intra-molecular 13C composition, is of emerging demand because of the new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13C site-specific content of a given molecule.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instrumental behaviour is of importance to envisage isotopic 13C NMR as a routine too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rst collaborative study of intra-molecular 13C composition by NMR. The main goals of the ring test were to establish intra- and inter-variability of the spectrometer response. Eight instrument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were retained for the exercise on the basis of a qualification test. Reproducibility at the natural abundance of isotopic 13C NMR was then assessed on vanillin from three different origin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δ13Ci profil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on average, between 0.9 and 1.2‰ for intra-variability. The highest standard deviation for inter-variability was 2.1‰. Thi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ternal precision but could be considered good in respect of a first ring test on a new analytical metho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δ13Ci in vanillin was not homogeneous over the eight carbons, with no trend either for the carbon position or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pectrometer. However, since the repeatability for each instrument was satisfactory, correction factors for each carbon in vanillin could be calculated to harmonize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52.
孙伟  聂婷  杨海群 《应用声学》2015,23(1):157-160
针对传统算法预测回转窑煅烧带温度存在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ELM)的回转窑煅烧带温度预测方法。对ELM输入权值矩阵定义了变换系数,采用黄金分割法在给定区间内搜寻变换系数的最佳值,改进了ELM网络参数的确定方式,弥补了随机确定输入权值并且不作调整的缺陷,在保证ELM训练速度的前提下提高预测精度、减小模型随机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ELM预测精度高、训练速度快、模型性能优,可满足工况恶劣的回转窑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3.
王平  李兴国 《应用声学》2015,23(3):47-47
针对现有的蜂窝网络的在线动态分配模型具有的信道需求量大、呼叫动态变化时阻塞率高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etropoisQ学习的蜂窝网络的在线信道分配方法。首先,在考虑同信道限制、邻居信道限制和同小区限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线信道分配的数学模型,然后在Q-Learning算法基础上的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格迹的Q(λ)算法实现信道的在线分配,为了进一步提高收敛速度,采用Metropois规则对算法中动作的选择方式进行改进,实现探索和利用的平衡。为了验证文中方法,采用Matlab工具上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实现蜂窝通信网络的在线信道分配,且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较少的信道需求量、较低的阻塞率和收敛速度,较其它方法具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54.
55.
以原电池一节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了将PBL课例融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对PBL课例与对分课堂有机融合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张岩  吴潇逸  高喜玲  张莹  涂凤 《化学教育》2022,43(10):35-40
有机合成既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一个独立构成部分,也是安排于有机化学课程之中的重要学习主题。在目前的有机合成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自觉性引导不足,学生容易陷入浅层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结合有机化学学科特点,从有机合成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围绕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四要素——深度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主题、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以典型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深度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法浩  刘翠 《化学教育》2022,43(7):15-20
学习体验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过程、方法、意义的自我感受和评估,对学生学习志趣、学习素养提升有积极正向作用。以钠及其化合物复习为例,将各类别物质间转化关系的构建、物质制备原理和条件的优选作为学习体验对象,依据学习体验的内在发展历程设计学习任务及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学科认知方式、学科思维方法、学科应用价值,评价体验结果,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发生。  相似文献   
58.
隋颖 《化学教育》2022,43(7):26-30
针对实验方案设计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教学现状,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真题和文献研究,构建“阿司匹林的制备和提纯”深度学习主题模型。通过设计制备和提纯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方案设计的思维模型,并以制备七水合硫酸锌为例内化思维模型,在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过程中实现核心知识结构化,生成指向深度学习的主题式复习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59.
黄刚  许燕红 《化学教育》2022,43(7):31-37
在化学课堂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结合微项目学习模式,从课堂教学角度出发,构建选定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交流成果等4个教学流程,确立实施教学的核心问题,设计了鲁科版高一化学“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化学微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结合实践的基本情况提出4点反思。  相似文献   
60.
以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为基础,比较人教版与鲁科版化学教材“化学键”内容,对教材的引言、正文编排顺序、正文内容组织、正文栏目、插图、习题等进行分析,并从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角度阐述教材编写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