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04篇
化学   476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54篇
数学   349篇
物理学   6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用计算机试误法拟合粘度曲线,讨论支化参数的方法,本法可以同时确定支化临界分子量和支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时得到支化参数及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聚乙烯标准参考物:SRM 1475(线型)、1476(支化物)及镍催化顺式聚丁二烯为对象介绍了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52.
具有自由基对特性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9种具有自由基对特性分子,从结构上看,它们由两个游离自由基耦合形成,耦合后原自由基的键长、键角以及振动频率数值改变不大,但这些分子中不再具有未成对电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性质,新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一般较长,易于断裂并导致分子分解,初步研究了苯分子硝化反应的初始过程,当进攻试剂为NO2^ 时,反应生成了C6H6-NO2自由基对,当进攻试剂不为NO2^ 时,反应生成了游离自由基。  相似文献   
53.
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Cu(ClO4)2, picolinic acid and carbamide in C2H5OH/CH3CN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bca with a=14.0481(8), b=9.0130(5), c=18.626(1)?, V=2358.3(2)?3Z=4, Dx=1.771g·cm-3, μ=1.235mm-1 and F(000)=1276. The final R factor is 0.0440 for 1434 observed reflections. The X-ra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pper(Ⅱ) atom is coordinated by two picolinic ligands in the equatorial plane, while the two oxygen atoms of perchlorate occupy the axial positions of octahedron with lengthened Cu-O distances, resulting in a 4+2 elongated octahedral environment. In the compound, there also exist two protonated carbamide cations for charge balance. CCDC: 195354.  相似文献   
54.
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亚甲基蓝的电还原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极谱法研究亚甲基蓝(MB)的电极吸附过程早有报道.近几年,用光谱电化学法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又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但在光透薄层电极上,由于光程太短,测试溶液浓度较高,导致亚甲基蓝发生聚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测定.为此本文利用特制的比色皿型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在低浓度条件下研究其在SnO_2镀膜玻璃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55.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tracted at the request of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56.
Cd2Ge7O16中Tb的长余辉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d2Ge7O16∶Tb3+材料的发光及其长余辉性质。指出Tb3+的发光是该离子的 5D3- 7DJ5D4- 7DJ两种跃迁产生的;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 5D4- 7DJ跃迁增强,发光颜色由蓝变绿。并把该材料的长余辉性质归结为基质结构中有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提出余辉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57.
毛双  蒲雪梅  李来才  舒远杰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6,64(14):1429-143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15种分子式为N6H6的氮氢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且应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e Bond Orbital, 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 In Molecules, 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 NBO分析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主要因素, AIM计算的氮氮键的键临界点电荷密度与键长呈反比关系. 而且, NBO的立体和超共轭分析表明立体交换排斥能和超共轭作用对这些分子的相对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G3MP2计算结果表明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 并且环状分子的能量和生成热都高于链状分子.  相似文献   
58.
掺杂B^3+在SrA12O4:Eu,Dy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H38O3在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中的作用,发现H38O3不但影响固相反应速度,还对粉体晶相组成、粒径以及长余辉发光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TG—DTA,XRD和SEM分析表明,H3803参与了固相反应,降低了成核温度与界面反应能垒,使晶粒生长反应速度加快,粉体粒径增大。激发与发射光谱、发射峰强度衰减以及热释光谱分析表明,H3BO3的掺人使发光中心离子浓度增加、陷阱深度和密度加大,从而使发光亮度增加,余辉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59.
Er3+,Ho3+和Tm3+在硫氧化钆中的余辉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new Er^3 , Ho^3 and Tm^3 doped gadolinium oxysulfide phosphors with the long afterglow emission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synthesized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excitation and photolumineseenee spectra, afterglow spectra and afterglow decay curve were exa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afterglow spectra of Gd2O2S:Er^3 , Mg, Ti showed typical transitions of Er^3 at 528(2H11/2→4I15/2), 548 (^4S3/2 →^4I15/2) and 669 nm (^4F9/2→^4I15/2). In the afterglow spectra of Gd2O2S: Ho^3 , Mg, Ti,typical transitions of Ho^3 at 546 nm (^5S2→^5I8), 651 and 661 nm (^2F5→^5I8) were observed. In Gd2O2S:Tm^3 , Mg,Ti, the afterglow emission at 800 nm (^1G4→^3H5) of Tm^3 was seen. The meehnism and model of afterglow energy transfer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60.
有机化学中几个键参数的讨论周文富,赖文忠(福建三明师专化学系365004)有机化学中共价键的一些重要属性,如键能、键长等。这些属性是判断有机分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参数;近年已引起不少学者的相继讨论 ̄[1-4]。有些教科书和文献在理论上提法的准确性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