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5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627篇
化学   1006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242篇
综合类   133篇
数学   2019篇
物理学   10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双抗转基因烟草纯合系的选育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将双抗转基因烟草推向实用,进行了双抗转基因烟草纯合系的选育。在试验田中利用人工攻毒进行了T1代植物的抗病毒特性的分离试验;在抗性良好的T1植株的后代T2代植物上进行了田间的病毒接种试验和转基因表达的分析,从中选育出双抗转基因烟草纯合系。又于试验田中,在这些纯合系后代T3代上验证了抗病毒特性的遗传稳定性。在转基因表达分析中,发现CMV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2.
翁维正  万惠霖 《分子催化》1993,7(5):339-346
采用XRD、Raman、XPS及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手段,考察了Bi_3(FeO_4)(MoO_4)_2和Fe_2(MoO_4)_3分别存在及两者共存时对Bi-Mo复氧化物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Fe物种的存在都有助于改善Bi-Mo系复氧化物催化剂对丙烯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但两者在作用机理上有所不同.Fe_2(MoO_4)_3本身无催化活性,但在反应条件下可部分还原为FeMoO_4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且其地结构上与α-Bi_2(MoO_4)_3相匹配,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从而提高催化性能.Bi_3(FeO_4)(MoO_4)_2在反应条件下也可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但由于其Fe~(3-)所处的化学环境与Fe_2(MoO_4)_3很不相同,且Fe的含量也不及Fe_2(MoO_4)_3,因此它在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等方面的性能较差,但它对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Bi-Mo对)数目有贡献.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二茂基镧系金属氯化物Cp2LnCl(Cp=C5H5;Ln=Dy,Ho,Yb)与等摩尔的NaOAc(Ac=CH3CO)及烷基醇HOR(R=-CH2CH2CH3,-CH2CH—CH2)在四氢呋喃溶剂中混合一步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含三种不同配位基的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符合通式CPLn(OR)(OAc),红外光谱显示了η5-CP、OR及OAc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质谱显示了化合物的三聚碎片离子峰.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数据,建议化合物可能为三聚体结构,即:[CpLn(OR)(OAc)]3.  相似文献   
74.
镧系乙酰丙酮-5,10,15,20-四(4-吡啶基 )卟啉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乙酰丙酮-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稀土配合物Ln(TPyP)acac[In:Dy,Ho,Yb,Lu;H~2TPyP: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Hacac:乙酰丙酮].配合物由一 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乙酰丙酮和一个四(4-吡啶基)卟啉组成,乙酰丙酮以氧双卤配位,卟啉以氮四卤配位,因此配合物有六配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75.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298.15 K时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及其稀释焓, 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hxy, hxxyhxyy). 结果表明, 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异系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xy均为负值, 并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 hxy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6.
固定n(Ce)/n(Zr)比为0.67/0.33,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CeO2-ZrO2-Al2O3固溶体.采用这些固溶体作载体,以Fe2O3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BET结果显示,将适量Ce0.67Zr0.33O2引入到Al2O3载体中有助于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TPR结果显示,载体中引入适量的Ce0.67Zr0.33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XRD结果表明,Fe2O3在CeO2-ZrO2-Al2O3载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况,老化前后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基本无明显变化.特别是当载体中m(Ce0.67Zr0.33O2)∶m(Al2O3)的值为1∶2时,Fe2O3/CeO2-ZrO2-Al2O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和抗高温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77.
在298.15 K条件下, 利用等压法研究了四元轻稀土硝酸盐水溶液{H2O La(NO3)3 Pr(NO3)3 Nd(NO3)3}及其3个二元亚系{H2O La(NO3)3}, {H2O Pr(NO3)3}和{H2O Nd(NO3)3}的热力学性质. 以NaCl或CaCl2水溶液为参考溶液, 测定了不同水活度条件下该四元溶液的渗透系数及各溶质组元的活度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 上述四元系与其3个二元亚系之间存在简单共性,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Δ|≤0.0010), 该四元系符合偏理想溶液模型.  相似文献   
78.
将改进的基本度量理论与热力学微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胶体/高分子系统排空相互作用的IRDFT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在实际胶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排斥体积效应和高分子链内相关性的竞争机制。应用该IRDFT,分别以线性链状和环状结构的高分子及其单体为排空元,计算了不同排空元条件下的胶体间排空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对于絮凝破坏,自由环状高分子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
采用聚丙烯酰胺法制备了La1-xCuxSrCoO4(x=0.2-0.8)复合氧化物,考察了Cu离子掺杂量(x)对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并运用XRD、IR、TPR和TPD等多种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x的变化而变化,Cu部分取代A位La能提高LaSrCoO4催化剂的CO及C3H8氧化反应活性,当x=0.4时La1-xCuxSrCoO4催化剂的晶格氧和Co3 含量较多,晶格氧的活动性较高,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80.
球笼烯(C_(60)/C_(70)载体钕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研究赵春英,陈滇宝,仲崇祺,董文寰,徐玲,唐学明(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青岛266042)杨海滨,李明辉,邹广田(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3)关键词球碳载体钕系催化剂,聚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