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5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化学   1125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862篇
综合类   59篇
数学   420篇
物理学   34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与互补色原理,利用QQ截图读取色块RGB三原色组成的功能,获得不同亚甲基蓝浓度色阶对应的红色和绿色信号,设计了亚甲基蓝测定的简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方案。该方案包括标准色阶制作、颜色信号读取、标准曲线绘制,以及待测样品测试等。通过学生实验,获得了满意的可靠性。该实验方案尤其适用于线上教学或缺少分光光度计的线下教学。  相似文献   
162.
以原电池一节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了将PBL课例融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对PBL课例与对分课堂有机融合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3.
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功能材料专业的特点和民族高等院校学生的学情,构建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的“四模块、三阶段、两时空、双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重塑了“价值引领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多学科融合模块和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的“四模块”内容体系。通过“四模块”嵌入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学习成绩,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并藉由调查问卷来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经过刻苦学习获得了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4.
时凯歌 《化学教育》2022,43(12):124-129
因课程设置、学情等不同, PBL教学模式在中美高校化学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各具特色。本文从教材、课程考核、师资培训、研究机构和基金等4个角度客观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中美2国高校化学实验课应用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差异,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5.
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自建立伊始,以创新型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人才为根本目标,历经1993年开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09年开始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2020年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与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的实施,通过近30年化学基地的持续建设,形成了具有吉大特色的以“厚基础、强能力、会创新”的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基地持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科发展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断推进拔尖班、强基班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优质课程建设、探索国家化培养模式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66.
介绍了大学有机化学“强理念、重思维、活课堂、共育人、乐钻研”五维度教学新策略的内涵与实践。以线下教学为主,腾讯会议和慕课为辅助,践行“有机化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循环“疑探式”教学方式,辨析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多种科学思维的综合运用;强化“文献预习”“练习讲解”“综合作业”“师生互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67.
王龙  刘金妮  刘帅  邓阳 《化学教育》2022,43(18):64-70
融合线下教育和线上平台教育,构建学生的认知脉络,使教学视角由教师转变为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贯穿-翻转”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留问题、查成效、齐互动、知识成脉络、测达标等5个步骤实施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8.
建设具有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是当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大学化学是本校非化学类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相比于数学和物理,学生重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基础性、应用性及创新性问题,引导学生分层次解决,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所设置的应用性问题包括科技前沿、专业相关、社会热点等,以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检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采取累加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9.
赵冬艳  周静峰  施思 《化学教育》2021,42(12):80-87
在全国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扩招生表现出与统招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根据扩招生的学情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已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食品化学课程,从课时设置、课前、课中、课后等几个方面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利用线上学习成绩、线下课堂成绩、期末成绩等多维度评价理论课学习效果。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表明扩招生的学习自律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高,考试不及格率下降,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同度也较高。通过教学重构力图达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培养标准不降低的目的,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课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了一种基于包层模谐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它是通过将三包层石英特种光纤(TCQSF)两端分别与普通单模光纤(SMF)电弧熔接构成的SMF-TCQSF-SMF结构. 根据耦合模理论, 首先将TCQSF等效为三个同轴波导, 按各波导模场的分布特点标量计算其传输模式的色散曲线, 并深入研究其耦合长度与传输谱线之间的关系; 其次根据光纤的热光效应及热膨胀效应, 分析计算该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 最后选取耦合长度为一个拍长时的传感器进行温度传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35-95 ℃的温度变化范围内, 其温度灵敏度为73.74 pm/℃, 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因此, 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容易、灵敏度高、包层模激发可控等优点, 可用于工业生产、生物医学等温度传感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